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九讲 贸易政策的非关税措施精品PPT课件
第九讲 贸易政策的非关税措施精品PPT课件
发达国家对商品贸易的国家垄断主要体现在以下 三方面。
第一类是对烟和酒的垄断,并从中获得巨大的财 政收入;
第二类是农产品贸易,国家往往把对农产品的对 外垄断销售作为国内农业政策措施的一部分;
第三类是武器贸易。
9.1.5.3 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
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 (Discriminatory Government Procurement Policy)
按照进口许可的程度来分,进口许可证 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公开一般许可证, 一种是特种进口许可证。
9.1.5.2 对外贸易国家垄断制
对外贸易国家垄断制(Foreign Trade Under State Monopoly)又称进出口的国家垄断,是指 国家对某些商品的进出口规定由国家直接经营, 或者是把某些商品的进口或出口的垄断权给予某 个垄断组织。
2.关税配额(Tariff Quotas) 对商品的进口绝对数额不加限制,
而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的配额以内 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 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 税或附加税甚至罚款。
关税配额措施的显著特征是它拥有两个调控手 段:一是配额数量,二是配额内外的税率。
三种形式
第9讲 贸易政策的非关税措施
9.1 非关税措施概述
9.1.1 历史变迁与特点
重商主义时期,限制和禁止进口的非关税性措 施就开始盛行。
20世纪70年代把非关税措施作为保护贸易政策 的主要手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关税壁垒更的特 征:
(一)有效性。 (二)隐蔽性。 (三)歧视性。 (四)灵活性。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数量性外汇管制。
另外,有些发展中国家还实行复汇率制度, 利用外汇买卖成本的差异,间接影响不同 商品的进出口。一般被称之为成本性外汇 管制。
9.1.5.6 设置海关障碍 ⑴海关任意估价。 ⑵改变进口关道。 ⑶制定独特的商品分类。
9.1.5.7 外汇管制
外汇管制(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是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 卖实行限制来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 币汇价的一种制度。
一些国家往往与许可证制度结合使用来控 制进口商品品种、数量和进口国以及用汇 数额,从而达到平衡国际收支、保护国内 市场的目的。
9.1.2 非关税措施的类型
第一类:从制定主体角度,可分为内生性非关 税壁垒与外生性非关税壁垒。
第二类:从实施手段的特性角度,可分为制度 性非关税措施与技巧性非关税措施。
第三类:从影响方式及程度角度,可分为直接 影响性、间接影响性以及溢出或旁及影响性非 关税措施。
第四类:从实施目的或作用机制角度,可分为 数量限制型与成本价格型非关税壁垒。
1.绝对配额(Absolute Quotas)
即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 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限额,达到 这个数额后,便不允许进口。在具体实 施过程中它又有三种方式:
⑴全球配额(Global Quotas;Unallocated Quotas)。
⑵国别配额(Country Quotas)。 ⑶进口商配额(Importer Quotes)。
通常的做法是对国内货物和进口货物征收较大 差幅的消费税,通过对进口货物征收高于国内 产品的消费税,来削弱进口商的竞争力,从而 抑制进口。
9.1.5.5 最低限价
最低限价(Minimum Price)是指进口国 对某一商品规定最低价格,进口价格如 低于这一价格就征收附加税。
最低限价往往是根据某一商品生产国在 生产水平最高的情况下生产出的价格而 制订的。
9.1.4.2 采取自愿出口限额措施的原因
1.与传统手段被GATT限制有关。 2.自愿出口限制像出口税那样发挥作用,全部租金都被
转移到出口国,所以自愿出口限制会提高出口企业的利 润和出口国的福利。 3.自愿出口限制在出口国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 4.从政治的角度来看,自愿出口限制特别容易实施。 5.出口国偏爱于自愿出口限制是因为这种协议为它提供 了一种每隔几年就可以对进口国施加压力,使其取消限 制的选择,或者至少改变或放宽自愿出口限制种类的定 义,使之更好地符合出口国的出口产品组合。
是一些国家通过法令,规定政府机构在 采购时必须优先购买本国产品,从而对 国外产品构成歧视。
9.1.5.4 各种国内税
各种国内税(Internal Taxes)是一些国家特 别是西欧国家,广泛采用国内税制度来限制进 口。
这是一种比关税更加灵活和更易于伪装的贸易 壁垒手段。
因为国内税通常不受贸易条约或多边协定的限 制,国内税的制定和执行是属于本国政府机构 有时甚至是地方政府机构的权限。
9.1.4 “自愿”出口限额
9.1.4.1 自愿出口限额的实质
“自愿”出口限额(“Voluntary” Export Quotas)又称“自动”限制出口,这 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非关税壁垒中很流行的一 种形式。
具体是指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出口 国“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某些商品对该国的 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 过配额即禁止出口。
9.1.3 进口配额及其经济效应
9.1.3.1 进口配额(Import Quotas)的类别
进口配额又称进口限额,是一国政府在一 定时期(如一季度、一年)内,对于某些商品 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
在规定的期限内,配额以内的货物可以进 口,超过配额不准进口,或者征收较高的关税 或罚款。
它是进口国实施数量限制的主要手段之一。 根据控制的力度和调节手段,进口配额可分为 绝对配额和关税配额两种类型。
9.1.5 常见的其他非关税措施简释
9.1.5.1 进口许可证制
进口许可证制(Import License System)是指商品的进口,事先要由进 口商向国家有关机构提出申请,经过审 查批准并发给进口许可证后,方可进口, 否则一律不许进口。
从与进口配额的关系上看,进口许可证 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有定额的许可证, 一种是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