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节奏
课堂教学的节奏,一般指课堂教学进程中的速度及其规律性变化。
实践证明:凡是课堂教学效率较高的教师必定善于控制教学节奏。
课堂教学采取适当节奏:有张有驰,张驰得法:有疏有密,疏密得当;有高有低,错落有致:新颖多变,起伏和谐。
能够撩拨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智力.增强每节课的课堂教学效果。
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的水平,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也是教学艺术的一种表现。
下面谈谈如何使用控制论的反馈原理来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
一、有效把握教学内容和目标
就新英语课程标准来说,对于课堂教学节奏的要求更是“快”,而这个“快”又是相对的,也需要“慢”。
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学节奏密而不疏。
学生就因长时间紧张造成疲劳,产生抑制:一般说来,复习旧知识,新课的导人,语言操练形式的转换,教学中的过度和衔接,教学环节的变替应力求简洁、明快、紧凑,浅易的内容,教师可简略的讲,节奏宜快,还能够“跳跃”,让学生不感到拖沓,不感到厌烦尤其是教师发出指令、评价性语言等更应简化语言、加快语速。
但是如果盲目追求过快的节奏,学生的各种感观难以对其充分感知。
容易使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教学的进程,思维无法拓展,造成“消化不良”,效果适得其反,如果疏而不密,学生就因过于松弛分散了注意力,则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防碍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有效把握教学内容和目标,恰当分配时间,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学节奏宜缓,缓而不松.疏而不虚,多层次、小台阶分步训练。
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动脑筋思考、理解消化。
这样的教学节奏,高低起伏,张驰得当,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高中英语阅读第一册(下) Unit22 Britain and Ireland Passage 2 British Festivals 时,作者设计的课件第一步是表现一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给出相对应的单词,因为本课单词多,枯燥,很难用英语解释,让画面快速闪动,引导学生快速认读、感知和领悟单词。
接着多媒体课件表现一组东西方不同节日的庆祝画面如西方的圣诞节、感恩节,中国的春节和中秋节。
根据课件创设的情景,学生能迅速调节大脑神经和情感节奏,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不失时机地制造了教学活动的“小高潮”,以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涨的积极状态,能很快感知本课的话题是与节日相关,并全力把重点的教学活动推向“大高潮”。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听、说、读、写的综台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整体理解、判断、归纳推理等水平。
所以,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减缓教学的坡度,作者设计了多层次、多形式的训练,确保课堂设计层次分明,节奏快慢结台,讲解详略得当,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二、善于把握学生心埋节奏
节奏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也就是生理和心理的统一,人体中各种器官的功能都是一起一伏,川流不息,自成节奏的,这种生理节奏又引起了心理节奏,即情绪的起伏、注意力的张驰。
一般说来,课堂教学节奏以紧张些为好。
比较紧张的节奏,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让学生处于兴趣盘然,情绪高涨、思维活跃的状态,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不过,教师还须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反映来调控教学节奏。
如果很多学生因熟悉正在讲析的教学内容而表现出松懈情绪,教师就要加速节奏,让学生振奋精神,集中注意力,绷紧思维的弦,动脑筋思考问题,紧张起来;例如,在阅读中,教会学生各种快速阅读技巧如:略读、扫读、跳读等处理文章中浅显的内容,查找相关信息。
例如,在教高中英语阅读第一册(下)Unit22 Britain and Ireland Passage 2 British Festivals 时,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文章,找出 How many British Festivals are mentioned in this passage? 的答案:给出一组句子让学生迅速判断正误。
迅速校对答案,因为内容简单,应让学生处于适度紧张的心理状态,不使学生分散注意力,精神涣散。
如果很多学生因听不懂教学内容或不能独立完成教学任务而忧心忡忡,愁眉苦脸,教师就要放慢教学节
奏。
《英语课程标准》对话篇水平的较高要求为能区分主要观点、事实与一般支撑性事实,能辨识文段主旨的发展脉络:其基本要求为能分辨和理解文段、语篇中主要信息及观点的逻辑组织结构,了解各部分的相互关系。
所以,当第二遍理解课文时,要求学生了解语篇体裁,把握特定的语篇含义:培养分析语篇结构、找准获取语言信息的切八点,从关键词或句中整合出语篇的内容、主旨、观点,作者态度、作者意图等阅读水平。
要求学生找出段落主题句并且把文章划分成相对应的几部分再给出每部分的中心思想。
这个阅读任务对于少数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教师就应放慢教学节奏,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间回归课本,阅读课文,有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教师应注意观察不同学生作出的反映,掌握学生所反馈的信息,给予必要的解释和指导,或要求同学之间合作完成,引导学生,教会学生准确的方法,以得到准确的答案,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更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如果很多学生因过度紧张而显得疲惫,教师就要舒缓一下节奏,采取适当方法调节一下课堂气氛:当发现有部分学生明显产生疲劳感,作者即时变换教学方式,设计 pair work 任务,对文章第二、三段落实行细节性的理解,要求学生合作完成表格所列信息,迅速而准确地理解关于 Bonfire Night 这个节日的历史和庆祝方式。
展开简笔画和游戏比赛。
把整个班级分成两大组,各推选三位代表,其中一位根据对课文内容的准确理解画出 Bobbing for apples 的游戏圈,一位同学用英语发出指令,另一位同学参与游戏来咬苹果,看哪一组完成得既快又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实行语言的操练,又有效地调节了课堂教学气氛。
当发现有些学生过度兴奋,课堂出现暂时的零乱和失控状态时,作者要球学生边听课文录音边再次对文章整体理解,然后完成课文缺词填空。
使课堂气氛由动转为静,动静结台,增强课堂教学的节奏感,学生思维得到了缓冲,从而系统化、条理化地掌握了知识,巩固和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三、恰当灵活使用教学方法
凡是比较好的课堂教学,其教学节奏必定是波澜起伏,清新活泼,张驰得当的。
如果 45 分钟都采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学生会感到乏味,提不起精神。
每堂课应该根据
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持续变换课堂教学结构,有时采用步步深入、环环相扣的纵式渐进的教学结构,有时采用横向联系、分层讲析的横式并进的教学结构等等。
这就要求教师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如:讲练法、听说法、交际法、讨论法、辩论法、发现法、情景法等。
一般说来,一堂课能够使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或两三种教学方法交叉使用。
不管采用哪种教学方法来调控,都必须使学生的反馈信息即时传送到教师,教师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进程,恰当灵活地使用教学方法,从而使教学节奏变化活泼、富有新鲜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智力,提升教学质量。
例如,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学过程的设计始终以听、说、读,写为训练形式,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采用听说法、交际法、讨论法、辩论法等。
教师应创设尽可能真实的交际环境,围绕所学语言内容和知识实行具有交际性特征的语言实践活动。
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当一回 China Daily 的记者和英国社会学家实行 pair work,展开对话操练。
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所学内容由小组合作的形式自编自已喜欢的节日,重点解释庆祝节日的方式,自由交际,然后分组汇报,展示学习成果。
这个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埋需求和兴趣爱好。
感性又有趣,学生思维异常活跃。
既缓冲了对话操练带来的疲劳。
又训练了听说的语言技能,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和水平,热烈的课堂气氛将教学活动推向了高潮。
学生能顺利完成这些阅读任务之后,布置一道情最性、交际性很强的作业题:现在西方的节日如圣诞节等在中国越来越流行。
假设你是一家英语学习报的记者,请你为该报投稿,发表你对此的看法。
这样,整个教学活动围绕教学重点,从感知、理解、操练到表演、使用,教学流程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课堂教学节奏明快中见舒缓,学生获得了独特而丰富的审美享受。
总来说之,课堂教学节奏是客观存有的。
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善于使用控制论的反馈原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精心设计丰富多彩、新颖多娈、起伏有致的活动形式。
并且搭配合理,穿插得体,衔接有序,融洽统一,构成英语课堂整体节奏的和谐美,增强教学的艺术感染力。
从而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益。
参考书目:
昝淑华,巧妙把握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节奏,《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