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苁蓉质量标准
外观形态肉苁蓉-中药材原植物
多年生寄生草本,高80~100cm。
茎肉质肥厚,不分枝。
鳞叶黄色,肉质,覆瓦状排列,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
穗状花序顶生于花茎;每花下有1苞片,小苞片2,基部与花萼合生;背面被毛,长约为花茎的1倍,花萼5浅裂,有缘毛;花冠管状钟形,黄色,顶端5裂,裂片蓝紫色;雄蕊4。
蒴果卵形,褐色。
种子极多,细小。
花期5~6月。
不分枝,下部较粗。
叶肉质,鳞片状,螺旋状排列,淡黄白色,下部叶紧密,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5一15毫米,宽10-20毫米,上部叶稀疏,披针形或窄披针形,长10一40毫米,宽5一10毫米。
穗状花序顶生,伸出地面,长15一50厘米,有多数花;苞片线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4厘米,宽5一8毫米、与花冠近等长;小苞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与花萼近等长;花萼钟状,长10一15毫米,5浅裂,裂片近圆形;花冠管状钟形,长3-4厘米,淡黄白色,管内弯,里面离轴方向有2条鲜黄色的纵向突起,裂片5,淡黄白色、淡紫色或边缘淡紫色;雄蕊4,2强,近内藏;子房椭圆形,白色,基部有黄色蜜腺,花柱细长,与花冠近等长,柱头近球形。
蒴果卵圆形,2瓣裂,褐色;种子多数,微小,椭圆状卵圆形或椭圆形,长0.6一1毫米,表面网状,具光泽。
分布地区主产内蒙、甘肃、新疆、青海。
生于湖边、沙地梭梭林中。
寄生于藜科植物梭梭(盐木)Haloxylon ammodendron Bunge的根上。
世界濒危保护植物。
保护价值肉苁蓉-原植物
肉苁蓉为名贵中药,有经济价值。
它也是古地中海残遗植物,对于研究亚洲中部荒漠植物区系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濒危种。
肉苁蓉由于被大量采挖,
其数量已急剧减少。
据调查,每千株寄生植物梭梭中,仅有7株肉苁蓉。
又因梭梭是骆驼的优良饲料和当地群众的燃料,因此过度放牧和大量砍挖梭梭,也促使肉苁蓉处于临危的境地。
肉苁蓉,又称地精,是当前世界上频临灭绝的物种,药用价值极高,
素有“沙漠人参”的美誉,是中国所发现的60多种补益中药中品位最高的药物,含有大量氨基酸、胱氨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珍稀营养滋补成份,对男性肾、睾丸、阴茎、海绵体等性器官都有极大的补益效果,对阳痿、早泄更是立竿见影,应验如神。
《本草拾遗》中曾记载:“肉苁蓉三钱,三煎一制,热饮服之,阳物终身不衰”。
但肉苁蓉极其稀有,频临灭绝,而中国也只在新疆天池峡谷中才有少量分布,产量极其稀少,当地百姓称为“活黄金”,民间也流传着“宁要苁蓉一筐,不要金玉满床”的谚语,它与人参,鹿茸一起被列为中国三大补药。
保护措施应建立较大面积的以保护肉苁蓉为重点的梭梭保护区,严
禁砍伐梭梭和采挖肉苁蓉,并积极进行人工繁殖,扩大其分布区。
现阿拉善专区已经退耕还林建立保护区200百万亩,人造林地40万亩。
栽培要点肉苁蓉-原植物
现在内蒙古等地已经成功地进行人工繁育种植,并形成规模种植。
具体栽培要点是:
1.选地、整地宜选砂土或半流沙荒漠地带,以土壤呈c扣性或偏碱性、阳光充足、雨量少、排水良好、昼夜温差大为佳。
可利用天然棱梭林较集中的沙漠地,进行圈拦,防止牛羊和骆驼啃食,浇水施肥,保护扶壮寄主。
也可培育人工棱棱林,秋后采收梭梭种子,春天作畦播种育苗;种子播种后1-3天出苗,1-2年后定植,行株距1 - 1.5m,定植2-3年以后,生长健壮,可以嫁接肉苁蓉。
棱梭也可直播,但应注意防风保水保苗。
2.繁殖方式用种子繁殖在野生棱梭东侧或东南侧方向挖苗床,距寄主50 - 80厘米处,苗床大小不一,长1-2m,宽1m左右,深50 - 80厘米;或寄主密集处,呵挖一一条大苗床沟围绕许多株寄主,将种子点播于苗床上,施入骆驼粪、牛羊粪等,覆土30-40厘米。
上面留沟或苗床坑,以便浇水。
人造棱梭林生长整齐、成行,可在植株两侧开沟作苗床。
播种后保持苗床湿润,诱导寄主根延伸到苗床上。
春天或秋天播种,第二年部分苗床内有肉苁蓉寄生上,少数出土生长,大部分在播种后2-4年内出土、开花结果。
3.田间管理沙漠里风大,寄主根经常被风吹裸露,要注意培土或用树枝围在寄主根附近防风,苗床要经常浇水保墒,除掉其它植物。
肉苁蓉5月开花
时,要进行人工授粉,提高结实率。
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生产购进的肉苁蓉。
3.责任:品质管理部、中心化验室、化验员对本标准负责。
4.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5.内容:本品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
Cistanche deserticola Y.C.Ma或管花肉苁蓉Cistanche tubulosa(Schrenk)Wight的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
春季苗刚出土时或秋季冻土之前采挖,除去茎尖。
切断,晒干。
5.1性状
5.1.1肉苁蓉呈扁圆柱形,稍弯曲,长3~15cm,直径2~8cm。
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密被覆瓦状排列的肉质鳞叶,通常鳞叶先端已断。
体重,质硬,微有柔性,不易折断,断面棕褐色,有淡棕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波状环纹。
气微,味甜、微苦。
5.1.2管花肉苁蓉呈类纺锤形、扁纺锤形或扁柱形,稍弯曲,长5~25cm,直径2.5~9cm。
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
断面颗粒状,灰棕色至灰褐色,散生点状维管束。
5.2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近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松果菊苷对照品、毛蕊花糖苷对照品,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µ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层板上,以甲醇-醋酸-水(2:1:7)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c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5.3检查
5.3.1 水分照《水分测定法检验标准操作规程》项下的第一法测定,不得过10.0%。
5.3.2 总灰分照《灰分测定法检验标准操作规程》测定,不得过8.0%。
5.4 浸出物照《浸出物测定法检验标准操作规程》中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冷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肉苁蓉不得少于35.0%。
管花肉苁蓉不得少于25.0%。
5.5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标准操作规程》测定。
5.5.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为流动相A,以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B,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
5.5.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松果菊苷对照品、毛蕊花糖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2mg的混合溶液,即得。
5.5.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1g,精密称定,置100ml棕色量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50ml,密塞,摇匀,称定重量,浸泡30分钟,超声处理40分钟(功率250W,频率35kHz),放冷,再称定重量,加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静置,取上清液,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5.5.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肉苁蓉含松果菊苷(C
35H
46
O
20
)和毛蕊花糖苷(C
29
H
36
O
15
)的总
量不得少于0.30%;管花肉苁蓉含松果菊苷(C
35H
46
O
20
)和毛蕊花糖苷(C
29
H
36
O
15
)的总
量不得少于1.50%。
5.6 炮制
肉苁蓉片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管花肉苁蓉片切面散生点状维管束。
酒苁蓉取净肉苁蓉片,照《药材炮制通则》项下酒炖或酒蒸法炖或
蒸至酒吸尽。
5.7 性味与归经甘、咸,温。
归肾、大肠经。
5.8 功能与主治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
5.9 用法与用量 6~10g.
5.10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