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投资入门指南第一章基础知识1.1黄金概述1.1.1黄金的概念金,又称为黄金,化学元素符号为Au,是一种带有黄色光泽的金属。
黄金具有良好的物理属性,稳定的化学性质、高度的延展性及数量稀少等的特点,不仅是用于储备和投资的特殊通货,同时又是首饰业、电子业、现代通讯、航天航空业等部门的重要材料。
在20世纪70年代前还是世界货币,目前依然在各国的国际储备中占有一席之地,是一种同时具有货币属性、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的特殊商品。
黄金的用途有:国家货币的储备金、个人资产投资和保值的工具、美化生活的特殊材料、工业、医疗领域的原材料。
黄金衍生工具。
随着收藏的逐步成熟,黄金市场可望逐步推出黄金远期、黄金期货乃至黄金期权等。
1.1.2黄金的属性黄金是人类最早发现并利用的金属,人类很早就能从自然界拣拾到这种反射着耀目黄色光彩的单质金属。
黄金之所以被人类最早认识,是因为黄金的特殊物理性质所决定的,黄金在自然界可以以单质形态存在,而其他金属往往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
黄金因为极其稀有而十分珍贵,黄金开采成本非常高、诸多物理特性非常好,具有极好的稳定性便于长期保存,这些特点使得黄金得到了人类社会的格外青睐。
由于黄金具有的这些特殊自然属性,被人类赋予了社会属性,也就是流通货币功能。
黄金成为人类的物质财富,成为人类储藏财富的重要手段。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写道:“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在人类历史过去的几千年里,黄金基本上属于帝王贵族才能拥有的财富,拥有黄金意味着权势的象征,是黄金使得古埃及及古罗马的文明显得异样的辉煌,在世界上的几大古代文明中,黄金都在当时的社会中有着极高的地位;黄金除了为帝王贵族所拥有外,还被人类社会普遍认为是神灵才能拥有的神物,人们将黄金进献给崇拜的神灵,黄金成为供奉器具和修饰保护神灵形象的特殊材料。
黄金的物理特性:黄金是一种带有黄色光泽的贵金属,是金属王国中最珍贵、最罕有的金属之一。
黄金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在金属市场上黄金与钌、铑、钯、锇、铱、铂、银等金属统称为贵金属。
纯黄金能够反射出艳丽的黄色,掺入其他金属后颜色变化较大,如金铜合金呈暗红色,含银合金呈浅黄色或灰白色。
当黄金被熔化时发出的蒸汽是绿色的,黄金在冶炼过程中它的金粉通常是咖啡色,若将黄金打造成薄薄的金箔时,对着光亮处看黄金是发绿色的。
1.1.3金融货币体系的黄金演变史人类发现和使用黄金的历史比铜、铁等金属要早,在距今10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被人类发现。
因为黄金本身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稀有性,黄金成为贵金属,被人们作为财富储备。
由于黄金具有特殊的自然属性,被人们赋予了社会属性,也就是货币功能。
(1)黄金被皇权贵族垄断时期在19世纪之前,因黄金极其稀有,黄金基本为帝王独占的财富和权势的象征;或为神灵拥有,成为供奉器具和修饰保护神灵形象的材料;虽然公元前6世纪就出现了世界上的第一枚金币,而一般平民很难拥有黄金。
黄金矿山也属皇家所有,当时黄金是由奴隶、犯人在极其艰苦恶劣的条件下开采出来的。
(2)金本位制黄金作为世界性的交易媒介和财富计量标准有几千年的历史。
在长期的人类社会发展中,黄金被赋予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货币价值功能,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最后黄金的金本位制金融制度逐渐确立,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货币金属进行流通的货币制度,它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期欧美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货币制度。
金本位制即黄金就是货币,在国际上是硬通货。
金币本位制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用黄金来规定所发行货币代表的价值,每一货币单位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国货币按其所含黄金的重量而形成一定的比价关系;②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都可按法定的含金量,自由地将金砖交给国家造币厂铸造成金币,或以金币向造币厂换回相当的金砖;③金币是无限法偿的货币,具有无限制支付手段的权利;④各国的货币储备是黄金,国际间结算也使用黄金,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当国际贸易出现赤字时,可以用黄金支付。
随着金本位制的形成,黄金承担了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成为商品交换过程中的媒介,金本位制是黄金的货币属性表现的高峰。
全世界共有59个国家实行过金本位制,“金本位制”虽时有间断,但大致延续到二十世纪的20年代。
由于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有的国家实行”金本位制“长达二百多年,有的国家仅有几十年的“金本位制”,而中国一直没有施行过金本位制。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资本主义各国为了准备世界大战,加紧对黄金的掠夺与控制,使金币的自由铸造、所发行纸币与金币之间的自由兑换制度受到严重冲击,黄金在世界各国之间的输入输出受到严格限制。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帝国主义国家军费开支猛烈增加,纷纷停止金币铸造和金币与纸币之间的兑换,禁止黄金输出和输入,这些行为从根本上破坏了金币本位制赖以存在的基础,导致了金币本位制的彻底崩溃。
(3)金砖本位制英国在1919年停止金本位制度,于1926年恢复使用金砖本位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纸币只能兑换400盎司的国际认许金条。
同期欧美其他国家纷纷加强了贸易管制,禁止黄金自由买卖和进出口。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受到通货膨胀、物价飞速上涨的影响,加之黄金分配极不均衡,已经难以恢复金币本位制。
1922年在意大利热那亚城召开的世界货币会议上决定采用“节约黄金”的原则,实行金砖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4)金汇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又称为“虚金本位制”,其特点是:国内不能流通金币,而只能流通有法定含金量的纸币;纸币不能直接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外汇。
实行这种制度国家的货币同另一个实行金砖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比价,并在该国存放外汇和黄金作为准备金,体现了小国对大国(“中心国”)的依附关系。
通过无限制买卖外汇维持本国货币与金砖本位国家货币的联系,即”钉住“后者的货币。
金砖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都是被削弱了的国际金本位制,本质上是反映了黄金紧缺和纸币发行泛滥之间冲突的妥协。
从1914年至1938年期间,西方的矿产金绝大部分被各国中央银行吸收,黄金市场的活动有限。
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迫使各国放弃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各国纷纷加强了贸易管制,禁止黄金自由买卖和进出口,公开的黄金市场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伦敦黄金市场关闭。
一关便是15年,直至1954年方后重新开张。
从此资本主义世界分裂成为相互对立的货币集团和货币区,国际金本位制退出了历史舞台。
(5)黄金--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据统计数据显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美国拥有的黄金占当时世界各国官方黄金储备总量的75%以上,几乎全世界的黄金都通过战争这个机制流到了美国。
1944年5月,美国邀请参加筹建联合国的44国政府的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后各方签定了”布雷顿森林协议“,建立了”金本位制“崩溃后一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又称美元-黄金本位制。
它使美元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美元成了黄金的”等价物“,美国承担以官价兑换黄金的义务,各国货币只有通过美元才能同黄金发生关系,美元处于中心地位,起世界货币的作用。
从此,美元就成了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各国的主要储备货币。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
布雷顿货币体制从另一个角度看,黄金实际上是被美元囚禁在牢笼里的货币制度,将世界黄金控制在自己手中,用发行的纸币---美元取代过去黄金的作用。
(6)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60年代,美国由于陷入越战泥潭,政府财政赤字不断增加,国际收入情况恶化,美元出现不可抑制的通货膨胀,美元的信誉受到极大的冲击。
同期战后的欧洲国家经济开始复苏,各国都因为经济复苏财富增长而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美元。
由于美国引发的通货膨胀,各国政府和市场力量都预期美元即将大幅贬值,为了资产保值黄金就成了最好选择,于是各国为了避险美元危机和财富保值需求而纷纷抛出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使美国政府承诺的美元同黄金的固定兑换率日益难以维持。
到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减少了60%以上。
美国政府被迫放弃按固定官价美元兑换黄金的政策,各西方国家货币也纷纷与美元脱钩,金价进入由市场自由浮动定价的时期,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彻底崩溃。
1.1.4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金价格的变动,绝大部分原因是受到黄金本身供求关系的影响。
因此,作为一个具有自己投资原则的投资者,就应该尽可能的了解任何影响黄金供给的因素,从而进一步明了场内其他投资者的动态,对黄金价格的走势进行预测,以达到合理进行投资的目的。
其主要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美元走势简单的说,美元强黄金就弱;黄金强美元就弱。
通常投资人士才储蓄保本时,取黄金就会舍美元,取美元就会舍黄金。
黄金虽然本身不是法定货币,但始终有其价值,不会贬值成废铁。
若美元走势强劲,投资美元升值机会大,人们自然会追逐美元。
相反,当美元在外汇市场上越弱时,黄金价格就会越强。
(2)战乱及政局震荡时期战争和政局震荡时期,经济的发展会收到很大的限制。
任何当地的货币,都由于可能会由于通货膨胀而贬值。
这时,黄金的重要性就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了。
由于黄金具有公认的特性,为国际公认的交易媒介,在这种时刻,人们都会把目标投向黄金。
对黄金的抢购,也必然会造成金价的上升。
但是也有其他的因素共同的制约。
比如,在89至92年间,世界上出现了许多的政治动荡和零星战乱,但金价却没有因此而上升。
原因就是当时人人持有美金,舍弃黄金。
故投资者不可机械的套用战乱因素来预测金价,还要考虑美元等其它因素。
(3)世界金融危机当美国等西方大国的金融体系出现了不稳定的现象时,世界资金便会投向黄金,黄金需求增加,金价即会上涨。
黄金在这时就发挥了资金避难所的功能。
唯有在金融体系稳定的情况下,投资人士对黄金的信心就会大打折扣,将黄金沽出造成金价下跌。
(4)通货膨胀我们知道,一个国家货币的购买能力,是基于物价指数而决定的。
当一国的物价稳定时,其货币的购买能力就越稳定。
相反,通货率越高,货币的购买力就越弱,这种货币就愈缺乏吸引力。
如果美国和世界主要地区的物价指数保持平稳,持有现金也不会贬值,又有利息收入,必然成为投资者的首选。
相反,如果通涨剧烈,持有现金根本没有保障,收取利息也赶不上物价的暴升。
人们就会采购黄金,因为此时黄金的理论价格会随通涨而上升。
西方主要国家的通涨越高,以黄金作保值的要求也就越大,世界金价亦会越高。
其中,美国的通涨率最容易左右黄金的变动。
而一些较小国家,如智力、乌拉圭等,每年的通涨最高能达到400倍,却对金价毫无影响。
(5)石油价格黄金本身是通涨之下的保值品,与美国通涨形影不离。
石油价格上涨意味着通涨会随之而来,金价也会随之上涨。
(6)本地利率利率与黄金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本国利息较高,就要考虑一下丧失利息收入去买黄金是否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