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便道施工方案)

便道施工方案)

目录2工程概况................................................. 3便道的规划方案...........................................3.1设计标准...........................................3.2特殊地段的设计要求................................. 4便道的施工...............................................4.1施工工艺...........................................4.2施工方法........................................... 5施工组织安排............................................. 6施工标准化管理...........................................6.1管理制度标准化.....................................6.2人员配备标准.......................................6.2.1拟投入本工程的劳动力配置计划表................6.3现场管理标准化.....................................6.3.1设备配置 .....................................6.4过程控制标准化.....................................6.4.1质量保证措施 .................................6.4.2安全保证措施 .................................6.4.3雨季及日常维护措施............................ 7环境保护.................................................施工便道方案1编制依据(1)沪昆铁路客专湖南段建设标准化管理体系(2)施工便道设置修建标准(沪昆湘工管【2010】37号)(3)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4)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10035-2006)2工程概况三分部工程范围起讫里程为DK202+520~DK217+366.15,正线长度14.85km。

主要工程数量:特大桥4456米/3座;大桥1400米/8座;隧道5253米/4座;路基3.056公里;无砟轨道铺设14.85公里;制(存)梁场1处,制架298榀;混凝土集中拌和站3处。

本管段主要利用省道S312、S217,县道X054,Y351乡道作为本管段的引进交通主便道。

DK205+400右侧、DK212+800右侧、DK213+330右侧、DK216+950左侧、S217至芦桥村村道,均可以利用原有村道,通过对其加宽、加固、设置排水沟及靠近险沟侧设置防护墩来作为辅道,其余地方都需新建施工便道,已满足整个工程的物资运输需求及大临建设的需要。

本分部新建便道40.7 km,扩建便道3.4km,利用乡道14km。

便道施工的总体平面布置图见附图1;便道施工段落布置图见附表2。

3便道的规划方案3.1设计标准为了确保施工便道行车畅通,雨季能正常行车,施工便道统一设计和统一施工标准,严格执行。

便道道路设计为:路面宽度7m(双车道);一般转弯半径不小于20m,特殊条件下为15m;坡度一般情况不大于8%,特殊地段不大于10%,路基横坡填方双面坡2%,挖方单面坡3%。

本便道在软土或水田地带,基底抛填宕渣处理并作好防护,必要时采用浆砌片石骨架防护。

路基采用不低于60cm宕渣,路面为20cm 厚泥结碎石路面。

横断面结构下部为90%压实度的填土,基床压实度为93%。

各场(站、区)、重点工程施工等大型作业区,进出场的便道200m 范围应进行硬化,标准为C20砼,厚度不小于20cm,基础碾压密实。

经过水沟的地段,埋置钢筋混凝土圆管或设置过水路面。

本工程道路两侧设置40cm×40cm排水沟。

各场(站、区)道路两侧,实施植树绿化。

施工便道横断面结构见下图《图1施工便道横断面结构图》。

图1施工便道横断面结构图3.2特殊地段的设计要求根据实际勘察结果显示,本工程中DK204+200、DK205+605、DK205+800、DK211+980等多处需要高填深挖。

对于高填深挖段的放坡比不得小于1:1.5,并采取边坡防护加固,边坡用干砌石护坡。

路基每侧加宽0.4m,必要时修建碎落平台,保证路面无落石、落土,便于交通运输车的行走。

4便道的施工4.1施工工艺土场取土,采用装载机、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振动压路机碾压。

4.2施工方法不同性质的填料应分层填筑,且应尽量减少层数,每一水平层的全宽用同一种填料填筑,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度不小于40cm。

填土区段按照网格化布料,用推土机摊铺,达到每填筑层在纵向和横向大致平整,以保证压路机碾压轮表面能基本均匀接触层面进行压实,达到最佳碾压效果。

推土机摊铺平整的同时,对路肩进行初步压实,保证压路机进行压实时,压到路肩而不致滑坡。

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振压。

碾压顺序按先便道路基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

压路机的最大碾压行驶速度不超过4km/h。

各区段交接处,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不小于3.0m。

施工中坚持层层检测,确保压实度符合要求。

含水量适宜的填料及时碾压,防止松散填料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导致含水量损失难以压实。

含水量不适宜的填料进行调整处理后再碾压。

泥结碎石在场内拌好运至现场摊平,泥结碎石厚度为20cm。

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平整。

路基整修在便道工程陆续完毕、所有排水构造物已经完成并在回填之后进行。

边坡受雨水冲刷形成小冲沟时,应将原边坡挖成台阶,分层填补,仔细夯实。

如填补的厚度很小(100~200mm),而又是非边坡加固地段时,可用种草整修的方法以种植土来填补。

便道施工完毕后,人工挖水沟,水沟底设置2%的排水坡,将路基水引至地方排水沟中。

5施工组织安排根据我项目部实际情况及我项目施工便道的施工方案,我项目本着少占用耕地、林地的原则,所有施工便道均利用已有便道和永久征地,待将永久征地征迁完毕之日起,我项目部在50日内将施工范围内的施工便道分段施工完毕,预计从9月20日开工至11月10日完成。

6施工标准化管理6.1管理制度标准化根据工程特点和总体安排,结合施工条件,统一进行施工便道总平面布置,具体遵循的原则如下:(1)方便施工、便于管理的原则本着因地制宜、方便施工、有利管理和缩短场内倒运距离来统一规划便道。

(2)确保环保和文明施工的原则按照布局合理、紧凑有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要求布置,满足环保和创建标准文明工地的要求。

(3)珍惜土地、保护耕地、林地的原则便道尽量在工程用地界内且不影响工程施工,必须占用农田的,待工程结束后进行复垦还田。

(4)避免交叉干扰的原则根据施工方案规划临时设施,尽量避免与铁路线、公路交叉。

6.2人员配备标准6.2.1拟投入本工程的劳动力配置计划表岗位职责:负责人:主要负责便道施工的全面管理工作。

对便道质量、施工技术等负直接责任,做好技术交底、人员培训、严格按图施工等管理工作。

现场管理员:负责便道的施工组织安排,保证施工进度,施工安全、施工质量,人员机械调配以及施工过程中各项协调工作。

现场施工员:负责便道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实施,做到安全生产,完成每天任务。

机械司机:做好机械使用,配合施工员完成工程任务。

施工工人:按照施工员的安排,做好每一项工程任务。

6.3现场管理标准化6.3.1设备配置为保证本工程的施工进度,现配置以下机械以供临建使用。

拟投入本工程主要机械设备使用计划表6.3.2标识标牌便道应设置必要的标识标志,进入施工现场的路边,设置“进入施工现场,请减速慢行”警示牌(详见“标志”铁警18);在道路施工段设置“前方施工,减速慢行”警示标志(详见“标志”铁警17),在施工现场(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等)拐弯处,设置拐弯指向标志,并设置防撞墩、防撞柱等防护措施;在便道的施工现场侧,按铁路正线里程设置里程标和半公里标,标识为10cm×10cm×20cm的长方体泥碎石混凝土桩。

6.4过程控制标准化6.4.1质量保证措施(1)在潮湿或水田地段填筑便道时,应在便道外侧开挖纵向排水沟,排除积水,切断或降低地下水。

(2)在护坡道外侧的排水沟,应按要求在沟的外侧填筑土埂,防止田水流入,在路基范围内开挖的排水沟,如为切断或降低地下水位作用时,将回填渗水性良好的砂砾料,以起到盲沟的作用。

(3)在有大片低洼积水地段填筑便道时,将先作土埂排除积水,并将杂草、淤泥以及不适宜的材料清除出便道铺设地面以外,并翻晒湿土,再进行填筑与压实。

(4)在山体半开挖或全开挖段落,开挖坡比不得小于1:1.5,路基两侧设置排水沟。

6.4.2安全保证措施(1)施工前对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专项的岗前教育。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3)加强职工安全生产教育,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坚持“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

(4)深化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施工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发给《安全上岗证》方准上岗。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地方劳动局等有关部门培训合格后,方准持证上岗。

(5)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作业制度和防护措施。

建立以各类人员(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遵照操作规程条款严格执行。

(6)经常检查和保养施工机具,保证安全装置灵敏可靠,防护罩完好无损。

加强用电管理,选择正确输电线路、配电箱、漏电保护开关。

电器设备和照明灯具设置接地保护。

(7)施工便道在危险地段、拐弯处设置拐弯指向标志并设置防撞墩、防撞柱等防护措施,在急转变、S型地段、大坡度、靠近居民区地段设置警示标志。

进入施工现场的便道边上设置“进入施工现场,请减速慢行”警示牌,在道路施工段设置“前方施工,减速慢行”警示标志。

(8)施工便道派专人进行检查、维护与养护,确保安全、畅通、平顺和无扬尘。

通往各项目部和工点的岔道口处,设置醒目规范的指示标识,并注明相应距离,主要的交通路口必要时设标志、标线,并视现场实际需要派专人指挥、疏导交通。

(9)在易塌方地段设路堑浆砌挡护,在小半径急弯和路基松软陡坡区段,进行硬化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