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研究的发展、现状及影响
NO, 4
Au . 01 g2 l
是 由两 种思 想 的互 相作 用得 到 的 。并 且指 出传统
类 。1 2世纪 南 宋 陈骥 第 一 次 在 汉 语 修 辞 学 上 提
隐喻理 论 的缺 陷在 于忽 视 隐喻是 思想 间 的交 流 和 语境 对 其 的作用 。 自2 纪 6 0世 0年 代 以来不 少学 者 在理查 兹 的 互 动论 的基 础上 继 续 研 究 , 出 隐喻 中两 个 词 项 提 或概 念 的相 似点 不一 定 都 是 预 先 存 在 的 , 是 通 而 过 互动 创建 的 , 中 的代 表 人 物 就 有 布 莱 克 。布 其 莱 克发 表 的一 系 列 著 作 有 : dladM tpo: Moe n eahr
现 在 隐喻作 为一 种认 知现 象 , 对人类 的思维方 式 、 语 言使 用 、 艺术创 造 等等 , 响 巨大 而深 远 。本文 影 对 隐喻 研究 的历 史 做 一 个 梳 理 , 总 结其 在 不 同 并
历 史 阶段在 中西 方 的影 响 。
一
段, 两者之 间 的 关 系是 一 种 对 比关 系 。隐 喻 的 主
辞 手法 的局 限 , 隐喻 研 究 从 词 汇 层 次提 高 到 句 把 子 层次 , 以语 义 学 的 眼光 重 新 审 视 这 一语 义 现 并 象 。 “ 动论 ” 互 的思想 在 于 : 喻是 两 种 不 同事 物 隐 的思想 在一 个词 或 短 语 中 活 动 , 这个 词语 的意 义
要作用是修辞功能 , 隐喻与明喻在本质上是一致
的。
在亚 里士 多 德 提 出 “ 比论 ” 的公 元 1世 对 后
纪 , 辞学 家 昆 提 良把 隐 喻 的 研 究 总 结 为 “ 代 修 替
论” 昆提 良的观 点 是 : 。 隐喻 就 是 用 一 个 词 去 替
、
西 方 隐喻研 究 的发展 史及 主要 思想
Su is n L nu g n hlsp y 16 ) tde a g aea d P i o h ( 9 2 ,Moe i o r a o tMe p o ( 9 7) H w Meah rWok : bu t h r 1 7 , o tp o rs A a R pyt D n l aisn 17 )a dM t h r n el o adD v o ( 8 n ea o d o d 9 p a
约从 公 元 前 30年 到 2 0 0世 纪 3 0年 代 , 亚 从 里 斯多 德 的“ 比论 ” 始 , 2二 千 年关 于隐 喻 对 开 近 的研 究 , 都停 留在 把 隐喻 作 为 一种 修 辞 手 段 的研
( 语义学下的隐喻研究 二) 自2 0世纪 3 年代到 7 年代初 , 0 0 学者们开始 转 向从 语 言学 、 辑 学 和哲 学 角 度 对 隐 喻 的语 义 逻 进行研究 , 研究 的主要对 象是 隐喻在语境下的语 义功能。 2 世纪 3 0 0年代 , 随着理查兹 的著作《 修辞哲 学》 T e h o p y f ht i) ( h is h e r 一书的问世 , P lo oR oc 隐喻 互 动理 论开 辟 了一 个 新 视 角 , 破 了近 两千 年 传 突 统 修辞 学 只把 隐喻作 为一 种词 汇对 比和 替换 的修
接影响了西方修辞界近二千年对隐喻的研究。亚 里士 多德 提 出的 “ 比论 ” 对 的主要 观 点 是 : 喻 是 隐 用一个词来代替 另一个 同一 意义的词 的语 言手
收 稿 日期 :0 1 0 2 1 — 5—1 2
作者简介 : 苏岚(9 0一) 女 , 18 , 汉族 , 州贵 阳人 , 阳学 院外语 系讲师 , 贵 贵 硕士。
2 1 第 4期 0 1年 ( 第 18期 ) 总 2
贵州 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 科学版 )
Junl f uzo n e t fr a oa ts( hl oh n oi c ne ora o i u U i  ̄i t nli P ispya dSca S i c ) G h v y o N i ie o l e
究, 研究的焦点放在隐喻在修辞上的功能。 西 方对 隐喻 的系 统研究 始 于亚里 士 多德 。亚 里 士多德 在 其 著作 《 学 》 Pei ) 《 辞 学 》 诗 ( ots 和 修 c 隐喻作 为 一种修 辞方 式 的构 o i 成方 式 和功能 。他 对 隐喻 的定义 和功 能 的界定 直
NO. 4
Au . 0 1 g 2 1
隐 喻研 究 的发 展 、 状 及 影 响 现
口 苏 岚
( 阳学院 外语 系 , 州 贵 阳 贵 贵 500 ) 503
摘
要: 隐喻最初被人们视为一种修辞手段 , 现在 国内外学者都认为隐喻是一种基本的人类认知方
式。通过回顾 隐喻研 究在不 同时期的发展和变化 , 对隐喻研究的历史进行 系统的梳理 , 试图论述 隐喻研 究在 不 同时期 在 国 内外的影 响 , 以期 对 隐喻 研 究提供 一 定的借 鉴 。 关键 词 : 隐喻 ; 辞 ; 修 认知 ; 响 影 中图分类 号 :0 文献标 识码 : 文 章编 号 :03— 64 2 1 )4— 17— 3 H3 A 10 64 (0 10 00 0 隐喻是个在国内外都受到瞩 目的热点话题 , 特别是隐喻的认知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 的重视。
2 I 争第 4蝴 0 1. ( 第 18期 ) 总 2
贵 州 民族 学 院 学 报 ( 学 社会 科 学 版 ) 哲
Ju n l fGuz o nv ri rN t n l is( hlsp ya dS ca S in e o ra i u U iest f ai aie P i o h n oil ce c ) o h yb o t o
隐喻在 生活 中是 一 种普 遍 现 象 , 们 经 常 都 我
代另一个词的修辞现象 。这两种在当时都产生巨 大影响的学说都只是把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方式来
研 究 一。
在使用大量 的隐喻。国外的隐喻, 从研究 的范 围 和 方法来 看 , 可划 分 为三个 时期 :
( ) 辞 学 下的 隐喻研 究 一 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