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工作总结
横岩乡开展美丽乡村工作以来,立足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科学规划,广泛动员,创新破难,进一步改善了全乡的环境卫生和精神风貌,现将开展工作以来的情况总结如下:一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
成立了有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横岩乡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美丽乡村建设推进。
同时,制定并下发《横岩乡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实施方案》,以文件的形式确定乡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工作重点、保障措施。
为了强化工作推进,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通知》,指出重点部位、问题整治、具体措施,落实到村、到人,定期开展交流汇报、进度督查,确保工作执行有力,不打折扣。
2、营造氛围,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建设“美丽乡村”农民群众是主体,全民参与是关键。
为充分调动全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村分别利用宣传栏、党员学习会等形式,对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进行了广泛宣传、深入动员、全面部署,全乡形成上下联动、齐心协力、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
2016年以来,召开美丽乡村相关会议5次,协调、调度、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在重要路口、公路沿线悬挂8条宣传横幅、8块宣传牌,安装2块大型喷绘,发放倡议
书200余份。
在村庄环境建设中,充分发挥党员骨干带头示范作用,营造出了全民关注、全民参与、献计献策的良好氛围。
组织乡机关干部、村干部、党员,主动参与到美化环境的各项工作中来。
3、多措并举,全面整治村庄环境。
我乡紧紧围绕“三化一改”要求,通过村庄整治、新农村建设,环境面貌不断改善。
一是治理村庄内外环境。
加大卫生死角、难点治理力度。
通过与各部门协调、督促各村协力清除卫生死角,从根本上扭转个别地方“脏、乱、差”的面貌。
二是完善垃圾收集网络系统。
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提高垃圾围清运次数和效率,在较边远的村庄建设垃圾焚化炉,规范各村保洁员管理,鼓励各组聘请兼职保洁员,每个自然村设一个垃圾箱,实施农户卫生三包,垃圾实行集中清运,从而形成户—组—村—乡完善的垃圾收集网络系统。
同时,以村民公约的形式确立垃圾收集长效管理办法,每个行政村配备保洁人员、清运工具,定期打扫,及时清运,确保垃圾收集网络系统运行正常,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三是美化村庄环境。
我村以楠竹林为主色,在各村主干道两旁、农户房前屋后栽种2000株桂花树,在洪黔公路沿线播撒花种。
加大庭院绿化、美化,使居民生活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加大楠竹资料资源的保护力度,禁止滥砍滥发、过度挖笋、组织老党员、组长巡查山林。
4、淳化乡风文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创新形式,
利用乡村开会、乡干部下村走访,在会议室、在田间地头,宣讲社主主义核心价值观,各村开展道德模范评比,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美德“四德”建设。
通过村民会议,完善村规民约,形成公信力,对违反村规民约的行为,做出相应的处罚,提高村规民约执行力,逐渐确立村规民约的约束效力,从墙上走进村民的心里。
结合三联七到户、精准扶贫,整合各种力量,送科技、文化、法律、信息到村,人人都是志愿者,个个都是帮扶人。
5、加强农村建房管理,改善村民住房条件。
目前,我乡完成易地扶贫搬迁4户的审核、公示,其中三户安置在仁园小区,一户安置在村内。
菖蒲村26户集中建房点主体工程接近完成。
鸬鹚村计划申报集中建房项目,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
各村大部分农户都完成了旱厕改造,进行进一步摸底,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解决。
二、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因地制宜,进一步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一是做好村庄环境建设的后续工作,进一步维护好优美的人居环境。
严格落实卫生保洁、绿化美化、环境保护和村容环境的长效管理制度。
积极发动群众参与义务护绿保洁活动,积极提倡清洁能源的利用和推广。
二是继续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积极开展有益的精神
文化活动,继续在本乡开展“文明户”、“卫生清洁户、“道德模范”等创评活动。
通过各种载体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风气的改善;通过舆论引导、树立典型示范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强化对群众生态理论教育及自觉维护优美生态人居环境的宣传,进一步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把生态环保理念转化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横岩乡楠竹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巩固和深化建设成果,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把横岩乡建设成为全市美丽乡村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