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塔架质量检验规程文件编号:JD/GC-0202版次: A/1编制:荣红审核:黄惠聪批准:黄华章使用人:编号:2013年6月30日修订 2013年7月1日实施钢管杆质量检验规程1. 检验依据1.1 DL/T646-2012《输变电钢管结构制造技术条件》 1.2 GB/T2694-2010《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2. 各道工序检验要求2.1原材料2.1.1验证原材料质量合格证明书a )公司直接从钢厂进来的原材料:出厂质量合格证明书必须有炉批号、数量、规格且与实物相一致。
b )对于转供材料:转供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明书必须清楚,且在质量合格证明书上加盖所转供单位公章。
质量合格证明书上的炉批号、数量、规格必须与实物相一致。
c )采购员负责验证质量证明书,核对正确,在采购合同“货质票款”章的“质”上打“√”。
2.1.2 几何尺寸的检查GB/T709钢管种类 钢管尺寸允许偏差热轧管外径±1%D 或±0.50取其中较大者 热轧管壁厚外径≤102±12.5%S 或±0.40取其中较大者 外径>102S/D ≤0.05 ±15%S 或±0.40取其中较大者 S/D >0.05~0.10±12.5%S 或±0.40取其中较大者外形尺寸的取样数量及检测方法:采用合适的量具,每炉批号随机抽取3~4个试样进行检测。
角钢肢宽用游标卡尺在长度方向上每边各测量三点,分别取其算术平均值;角钢厚度用游标卡尺在每边各测量三点,分别取其算术平均值;钢板厚度测量三点,取其算术平均值。
测试时,测试点应均匀分布,离边缘距离不小于10mm。
2.1.3 外观质量检查2.1.3.1钢材表面不得有裂缝、折叠、结疤、夹杂和重皮;表面有锈蚀、麻点、划痕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值的1/2,且累计误差应在负允许偏差范围内。
2.1.3.2型钢不得有大于5mm的毛刺。
型钢的表面缺陷允许清除,但不得进行横向清除,清除处应圆滑无棱角。
清除宽度不得小于清除深度的5倍,清除后的型钢尺寸不得超出钢材尺寸的负允许偏差。
2.1.4 理化试验2.1.4.2取样数量a)钢材成批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号、同一质量等级、同一品种、同一尺寸、同一交货状态的钢材组成。
进厂材料规格每批重量≤30吨,做1组理化检验;30吨<进厂重量≤60吨,做2组理化检验;60吨<进厂重量≤90吨,做3组理化检验。
b)Q235材质厚度不小于12mm或直径不小于16mm的钢材,Q345材质厚度不小于6mm或直径不小于12mm的钢材应做冲击试验。
c)任何试验如有一项结果不符合要求,则从同一炉、批中再任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目的复检。
复检结果(包括该项试验结果所要求的任何一指标)即使有一个指标不合格,则整批判为不合格。
2.1.4.3化学成分含量及偏差表(偏差取自:GB/T222-2006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2.1.4.4力学性能表机械性能表(一)机械性能表(二)Q235 纵 a 2a 横 1.5a 2.5aQ345 Q420 宽度小于600mm 纵2a 3a 宽度不小于600mm 横B为试样宽度,a为试样厚度(或直径)。
2.2 杆段加工2.2.1下料a. 杆段下料可采用切割或采用其他方式,钢材切割面或剪切面应无裂纹、分层和大于 1.0 mm的边缘缺棱,切割面平面度为0.05t(t为厚度),且不大于2.0mm,割纹深度不大于0.3 mm,局部缺口深度不大于1.0 mm。
项目允许偏差mm长度与高颈法兰对接L≤8000 ±1.5L>8000 ±2.0 其他L≤8000 ±2.0L>8000 ±3.0 宽度±2.0 圆盘直径D钢板厚度允许偏差Pt≤20 1.036≥t>20 1.5T>36 2.0项目允许偏差mm钢管下料端面斜度P钢管外径D≤95 1.0 钢管外径180≥D>95 1.5 钢管外径400≥D>180 2.0e.下料所需测量工具:卷尺、卡尺、直角尺、直尺。
2.2.2 杆段折边a. 杆段折边应按技术要求的折边数和宽度进行。
2.2.3 杆段合缝钢管杆杆段长度+L/1000 ~ 0对口错边t/10且≤2.0间隙 1.0b. 测量工具:直尺、细线。
2.3标识2.3.1 标识的钢印应排列整齐,字形不得有缺陷,字体高度为8mm~18mm。
材料厚度不大于8mm时,钢印深度为0.3mm~0.6mm,材料厚度大于8mm时,钢印深度为0.5mm~1.0mm。
钢印附近的钢材表面不应产生明显的凹凸面缺陷,并不应在边缘有裂纹或缺口。
2.3.2 钢印不宜压在孔位或火曲部位,焊接部件的钢印不应被覆盖。
必要时应标记出法兰的安装方向。
2.4制孔2.4.1 制孔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凹面缺陷,大于0.3mm的毛刺应清除,制孔后孔壁与零件表面的边界交接处,不应有大于0.5mm的缺棱或塌角。
2.4.2钢材材质为Q235且厚度大于16mm、钢材材质为Q345且厚度大于14mm、钢材材质为Q420且厚度大于12mm、钢材材质为Q460的所有厚度及挂线孔均应采用钻孔。
2.4.3 制孔允许偏差2.5 制弯2.5.1 钢管制弯后,表面不应有裂纹和明显的折皱、凹面和损伤,划痕深度不应大于0.5 mm,钢管最薄处不应小于原厚度的90%。
2.5.2 钢管热弯后宜自然冷却,必要时采取适当保温措施使其缓冷。
2.5.3 钢管制弯后,制弯处应进行无损探伤检测,不得出现裂纹或分层。
项目允许偏差曲点(线)位移±5.0制弯角度±0.5°制弯处圆度2D/100,且不大于102.6焊接2.6.1焊缝的外形尺寸a.形坡口对接焊缝(包括Ⅰ形带垫板对接焊缝),其焊缝宽度c=b+2a。
非Ⅰ形坡口对接焊缝,其焊缝宽度C=g+2a。
它们的余高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焊缝宽度 mmb.焊缝最大宽度C max和最小宽度C min的差值,在任意50mm焊缝长度范围内偏差值4.0mm,整个焊缝长度范围内偏差值5.0mm。
c.焊缝边缘直线度f,在任意300mm连续焊缝长度内,焊缝边缘沿焊缝轴向的直线度f,其符合表2的规定。
d.焊缝表面凹凸,在焊缝任意25mm长度范围内,焊缝余高h max~h min的允许偏差值2.0mm 。
e. 角焊缝的焊角尺寸K值由设计或有关技术文件注明,其焊角尺寸K值的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2.6.2焊接接头内部缺陷分级应符合GB11345的规定,焊缝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焊缝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 mm2.6.3 局部探伤的焊缝,有不允许的缺陷时,应在该焊缝的延伸部位增加探伤长度,增加的长度不应小于该焊缝长度的10%,且不应小于200mm;当仍有不允许的缺陷时,应对该焊缝100%探伤检查。
2.6.4钢管杆焊缝质量分级(设计无特殊要求时)一级焊缝:插接杆外套管插接部位纵向焊缝设计长度加200mm、环向对接焊缝、连接挂线板的对接和主要T接焊缝。
二级焊缝:钢管塔横担与主管连接的连接板沿主管长度方向焊缝、钢板的对接焊缝,并对焊缝内部质量施行100%无损检测。
无劲法兰、有劲法兰或者带颈法兰与杆体连接的角焊缝、钢管杆杆体与横担连接处的焊缝、连接挂线板角焊缝、钢管与钢管相贯连接焊缝应符合二级焊缝外观质量要求。
三级焊缝:钢管的纵向焊缝(应完全熔透),设计图纸无特殊要求的其他焊缝。
2.7法兰:分为带颈法兰和平面法兰。
2.7.1带颈法兰2.7.1.1 带颈法兰按连接形式分为对焊与平焊两种。
2.7.1.2 带颈法兰采用全平面接触的形式,连接接触面表面粗糙度应满足Ra≤6.3μm。
2.7.1.3 法兰表面不得有毛刺、划痕和其他降低法兰强度及连接可靠性的缺陷,圆角过渡处必须光滑,但不得减小其有效承载截面。
2.7.2.1 平面法兰分为有劲法兰和无劲法兰。
2.7.2.2 平面法兰尺寸允许偏差2.7.3锻造法兰在制造过程中不得进行焊补。
2.8 点装2.8.1 点装应严格按图纸要求进行。
编号。
编号应在明显位置。
在布置编号时应考虑焊缝位置,以免编号被焊缝覆盖。
2.9 镀锌2.9.1镀锌层外观:镀锌层表面应连续完整,并具有实用性光滑,不得有过酸洗、漏镀、结瘤、积锌和锐点等使用上有害的缺陷。
镀锌颜色一般呈灰色或暗灰色。
2.9.3 镀锌层均匀性:镀锌层应均匀,做硫酸铜试验,耐浸蚀次数不小于4次。
2.9.4 镀锌层附着性:镀锌层应与金属基体结合牢固,应保证在无应力作用下没有剥落或起皮现象,经落锤试验镀锌层不凸起、不剥离。
(锌层厚度与附着性有一定关系,过厚会导致附着性不好)2.9.5 修复:修复的总漏镀面积不应超过每个镀件总面积的0.5%,每个修复漏镀面不应超过10平方厘米,若漏镀面积较大,这些制件应返镀。
修复的方法可以采用涂富锌涂层进行修复,修复层的厚度应比镀锌层要求的最小厚度厚30微米以上。
2.9.6 需方对色差有要求时,镀锌温度、起吊方式、冷却速度、吊挂件数等应根据特殊技术要求进行。
2.10 成品装配2.11 包装和发运2.11.1包装应外观整齐、牢固,无部件因包捆时产生变形,保证运输过程包捆不松动,避免镀件与包装物之间的相互摩擦,损坏镀锌层。
法兰应用麻袋片进行包扎,长途运输时,管身也要用包装物包扎。
2.11.2 镀件进行叠放贮存时,应采用木头隔开。
装车时应自下而上分批进行,并对支点进行设计,上下批之间应用草包或木头隔开。
2.11.3标识要求2.11.3.1包捆喷漆标识如客户有特殊要求按客户要求执行,如无特殊要求的按以下标准执行。
2.11.3.2零件按企业标识(JS)、工程代号(必要时)、塔型、零件号、材质代号以钢字模压印作标识,国外产品按相关合同协议执行。
2.11.3.3包装标识是在每一包上标注工程名称、塔型、呼称高、捆号、公司标识(JS)等。
国外产品按相关合同协议执行,国外工程的塔材包捆应配置1-2张唛头,唛头标识与包捆标识相对应。
2.11.3.4包装标识均用大写英文字母和数字表示,字母和数字均使用黑体,字母或数字的高度均为5㎝,宽度为4㎝,字母和数字应均衡排列,不得出现歪曲与倾斜现象,喷漆的字体颜色一般为黑色,对由特殊要求的可用其他颜色。
3. 抽样方案3.1 零部件抽样方案应根据杆件的结构、型号进行抽样,抽样的样本内应含主杆、横担和法兰。
3.2 每个型号的杆件或单配的每种杆件均需进行试组装检验。
4. 输变电钢管结构制造中所涉及角钢的加工技术要求,除《钢管塔架质量检验规程》规定项目外,其余按《铁塔质量检验规程》执行。
5.记录表样试组装检验记录(钢管杆)试组装检验记录(钢管构支架)试组装检验记录(钢管塔)杆段加工检验记录零部件检验记录工程名称:塔型: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