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习题一1.简释下列概念:稀缺答:指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充分的或者说不足的。

微观经济学答:西方经济学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它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以及单个产品市场)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宏观经济学答:西方经济学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及其相互关系。

总体经济问题包括经济波动、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等。

存量答: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

流量答: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变动的数值。

2.你认为研究人们的消费问题是属于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的对象?答: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不是仅从概念上就可简单加以区分的。

消费这个概念和问题,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中都有,但含义和研究的角度不一样。

在微观经济学中,研究消费主要是研究消费者行为(选择),即根据预算约束,消费者如何按自己的偏好选购消费品以实现效用极大化;而在宏观经济学中,研究消费主要是研究社会的总消费支出水平如何决定,及如何影响总需求水平等。

习题二需求答: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某一商品的各种价格,人们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规律答:一种普遍经济现象的经验总结,指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的依存关系,即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需求的变动答:指当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时,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化。

供给答:是指生产者(厂商)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供给规律答:一种普遍经济现象的经验总结,指: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正向的依存关系,即商品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商品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

供给的变动答:指当商品本身的价格既定时,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的供给数量的变化。

需求的价格弹性答: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通常简称为需求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答: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之比。

均衡价格答:是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等于生产者所提供的该商品的供给量时的市场价格。

供求规律答:指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与需求均呈同方向变动,均衡价格与供给呈反方向变动,而均衡产量与供给呈同方向变动。

1.下列情况发生时,某种蘑菇的需求曲线如何移动?⑴卫生组织发布一份报告,称食用这种蘑菇会致癌;⑵ 另一种蘑菇价格上涨了;⑶ 消费者收入增加了;⑷ 培育蘑菇的工人工资增加了。

答:⑴对此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左移。

因为卫生组织发布的该蘑菇会致癌的报告会使得人们普遍产生对食用此种蘑菇的恐惧心理,从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大大减少对它的需求量。

⑵此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

因为各个品种的蘑菇属于互替商品,当另一种蘑菇的价格上涨后人们会减少对那种蘑菇的需求量,并通过多消费此种蘑菇来实现替代。

因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增加了对此种蘑菇的需求量。

⑶此种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

因为消费者收入的增加意味着他们购买力的增强,这将使他们增加对这种蘑菇在内的正常商品的需求量,并且在任一价格水平下都是如此。

⑷此种蘑菇的需求曲线不变,如果不考虑培育蘑菇的工人作为消费者对此种蘑菇的需求的话。

因为培育蘑菇的工人工资增加只影响蘑菇的供给成本进而影响其供给曲线,对需求曲线则不发生影响。

2.下图中有三条为直线的需求曲线。

Peda b cO I K G H Q⑴试比较a 、b 和c 点的需求价格弹性。

⑵试比较a 、d 和e 点的需求价格弹性。

答:⑴用E a 、E b 和E c 分别代表a 、b 和c 点的需求弹性,则由于a a K J O E a F J F ==,b b G J O E b F J F ==,c c H J O E c F J F== 因而E a =E b =E c⑵用E a 、E d 和E e 分别代表a 、d 和e 点的需求弹性,则由于a a K I K E a F I O ==,d d G I G E d F I O ==,e e H I H E e F I O== 又由于IK IG IH <<因而E a 〈E d 〈E e7.某君对消费品X 的需求函数为100P Q =P=60和产量Q=900时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答:由100P Q =2(100)Q P =-故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可一般地表述为222(100)(1)(100)100d dQ P P P E P dP Q P P =⋅=-⨯-⨯=-- 当P =60时,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2260310060100d P E P ⨯===--- 当Q =900时,1001009001003070P Q ===-=,故此时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227014*********d P E P ⨯===--- 10.在商品X 市场中,有10000个相同的个人,每个人的需求函数均为122d P =-;同时又有1000个相同的生产者,每个生产者的供给函数均为20s P =。

⑴推导商品X 的市场需求函数和市场供给函数。

⑵在同一坐标系中,绘出商品X 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并表示出均衡点。

⑶求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⑷假设每个消费者的收入有了增加,其个人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了2个单位,求收入变化后的市场需求函数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并在坐标图上予以表示。

⑸假设每个生产者的生产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其个人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了40个单位,求技术变化后的市场供给函数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并在坐标图上予以表示。

⑹假设政府对售出的每单位商品X 征收2美元的销售税,而且对1000名销售者一视同仁,这个决定对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有何影响?实际上谁支付了税款?政府征收的总税额为多少?⑺假设政府对生产出的每单位商品X 给予1美元的补贴,而且对1000名商品X 的生产者一视同仁,这个决定对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有什么影响?商品X 的消费者能从中获益吗?答:⑴商品X 的市场需求函数1000010000(122)12000020000D d P P ==-=-商品X 的市场供给函数100010002020000S s P P ==⨯=⑵见下图⑶由D=S ,即1200002000020000P P -=得 120000340000P == 20000360000Q =⨯=⑷此时个人需求函数变为'21222142d d P P =+=--=-市场需求函数相应变为''1000010000(142)14000020000D d P P ==⨯-=-于是,由D ‘=S ,即1400002000020000P P -=得 14000073.5400002P === 20000 3.570000Q =⨯=⑸此时个人供给函数变为'402040s s P =+=+市场供给函数相应变为''10001000(2040)2000040000S s P P ==⨯+=+于是,由D=S ‘,即120000200002000040000P P -=+得 80000240000P == 2000024000080000Q =⨯+=⑹征收2美元销售税会使每一销售者供给曲线向上移动,且移动的垂直距离等于2美元。

此时个人供给函数变为"20(2)2040s P P =-=-市场供给函数相应变为""10001000(2040)2000040000S s P P ==⨯-=-于是,由D=S “,即120000200002000040000P P -=-得 160000440000P == 2000044000040000Q =⨯-=即这一征税措施使均衡价格由3美元上升为4美元,均衡销售量由60000单位减少到40000单位。

尽管政府是向销售者征收税款,但该商品的消费者也分担了税额的支付。

在政府向销售者征税后,消费者购买每单位商品X 要支付4美元,而不是征税前的3美元,单位产品实际支付价格比征税前多了1美元。

同时每单位时期仅消费40000单位的商品X ,而不是税前的60000单位。

销售者出售每单位商品X 从消费者手上收到4美元销售款,但仅留下2美元,其余的2美元作为税金交给了政府,单位产品实际得到价格比征税前少了1美元。

因此在政府征收的这2美元销售税中,消费者和销售者实际各支付了一半。

在这种情况下,税额的负担由消费者和销售者平均承担的。

政府征收的总税额每单位时期为2×40000=80000美元。

⑺1美元补贴会引起每一生产者供给曲线向下移动,且移动的垂直距离为1美元。

此时个人供给函数变为"'20(1)2020s P P =+=+市场供给函数相应变为"'"'10001000(2020)2000020000S s P P ==⨯+=+于是,由D=S “‘,即120000200002000020000P P -=+得 100000 2.540000P == 20000 2.52000070000Q =⨯+=即这一补贴措施使均衡价格由3美元降到2.5美元,均衡产销量由60000单位增加到70000单位。

尽管这一补贴是直接付给了商品X 的生产者,但是该商品的消费者也从中得到了好处。

消费者现在购买每单位商品X 只需支付2.5美元,而不是补贴前的3美元,并且他们现在每单位时期消费70000单位而不是60000单位的商品X ,其消费者剩余增加情况如下:在给补贴前即价格是3美元,产量是60000时,消费者剩余是:(6-3)×60000÷2=90000元;在给补贴后即价格是2.5元,产量是70000时,消费者剩余是:(6-2.5)×70000÷2=122500元,故消费者剩余增加:122500-90000=32500美元。

习题三效用答:是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并且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

边际效用答:是指消费商品或劳务的一定数量中最后增加或减少的那一单位商品或劳务所感觉到的满足的变化。

1. 如果你有一辆需要四个轮子才能开动的车子上有了三个轮子,那么当你有第四个轮子时,这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似乎会超过第三个轮子的边际效用,这是不是违反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答:这不违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