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版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程序及设计规范

新版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程序及设计规范

新版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程序及设计规范设计的质量决定着空调工程的投资大小、空调系统的性能好坏和能耗高低。

为了使空调工程设计能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目标,在设计时应做到:既要设计合理,又要经济适用;既要把握设计标准,又要满足建设方要求;既要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新型材料,又要注意节能和环保。

各阶段设计文件要完整,内容和深度要符合国家建设部颁布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的要求,文字说明和图样准确、规范、清晰,无错、漏等。

建筑分类:建筑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

民用建筑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居住建筑包括:住宅、集体宿舍、公寓、招待所、托幼建筑及部分旅馆建筑等。

公共建筑则包含办公建筑(包括写字楼、政府部门办公楼等),商业建筑(如商场、金融建筑等),旅游建筑(如旅馆饭店、娱乐场所等),科教文卫建筑(包括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体育建筑等),通信建筑(如邮电、通讯、广播用房)以及交通运输用房(如机场、车站建筑等)。

其他分类方法:按其用途可分为:居住建筑;旅馆、饭店;办公楼;商业建筑;医疗建筑;体育建筑;综合楼等。

综合楼:由二种及二种以上用途的楼层组成的公共建筑。

高层建筑:根据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

表中未列入的建筑,其类别应根据本表类比确定。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宿舍、公寓等非住宅类居住建筑的防火要求,应符合本规范有关公共建筑的规定。

裙房的防火要求应符合本规范有关高层民用建筑的规定。

裙房:在高层建筑主体投影范围外,与建筑主体相连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附属建筑。

暖通空调工程设计前的准备:一.了解设计对象情况并收集相关资料在设计前,应进行充分地调查研究,把与设计有关的基本情况了解清楚,并收集必要的相关设计基础资料。

1)弄清建筑物的性质、规模和功能划分,了解建设方对空调的具体要求,掌握当地水、电、汽、燃料等能源的供应情况(包括价格)。

作用与目的:恰当选择空调方案;进行空调分区和系统划分;确定空调设备类型和冷热源类型。

2)弄清建筑物在总图中的位置、四邻建筑物及其周围管线敷设情况。

作用与目的:计算负荷时考虑风力、日照等因素;决定冷却塔安装位置和管道外网设置方式。

3)明确建筑物所在地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和建筑物中各类不同使用功能的空调房间的室内空气设计参数要求。

作用与目的:空调负荷计算、管路系统设计计算和设备选择的依据。

4)注意建筑物层数、层高及建筑物的总高度,看其是否属于高层建筑。

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应遵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5)弄清各类功能房间、走廊、厅堂的空调面积;各朝向的外墙或玻璃幕墙及屋面的尺寸和面积,构造做法和热工性能;外窗的大小和层数,外窗框与玻璃的种类和热工性能。

作用与目的:为计算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做准备。

6)弄清各空调房间的使用时间、人员数量和活动情况,以及室内装置、设备、器具等散热量和使用情况。

作用与目的:作为计算负荷及划分空调子系统的依据7)了解建筑结构形式、梁的位置和高度、柱的布置和尺寸、吊顶高度、各层空间的实际尺寸以及剪力墙的位置。

作用与目的:为设备和管道的布置做准备。

8)明确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防烟分区的划分、防火墙的位置,以及火灾疏散路线。

作用与目的:便于划分空调子系统及决定防火阀的设置位置9)了解可能提供做冷热源机房和空调机房的位置,冷却塔可能放置的位置和设备层的安排,热力点位置等。

作用与目的:以便充分、合理地利用。

10)了解建筑物是自用还是出租,室内装修是一次完成还是不确定。

作用与目的:考虑采用合适的空调系统和划分相适应的子系统。

11)了解其他专业如建筑电气、给水排水、消防、室内设计等的设计方案及其要求。

作用与目的:便于与其协调,减少今后产生的矛盾。

12)对建筑物周围环境还应了解:①周围是开敞的还是被楼群包围的(被楼群包围时计算负荷要考虑阴影区),周围环境的背景噪声水平如何。

②有无会反射太阳辐射热给本建筑物,增加太阳辐射热量的水面、沙地、停车场及较低的建筑物屋顶。

③有无可能会对设置新风口有影响的工厂、锅炉房、厨房等。

二.熟悉有关规范和技术标准国家和政府部门颁布的规范和技术标准是设计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其规定的原则、技术数据及要求是设计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设计文件的主要标准。

规范和技术标准所提供的结论和数据,既是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的高度概括与浓缩,同时也集中反映了国家和政府部门在经济、能源、安全、环保等方面的现行政策,具有权威性和约束性。

规范和技术标准的条文在执行过程中,一般有两种情况①必须严格执行的条文,又称为强制性条文,如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重要影响的条文,应该坚决执行。

若遇到特殊原因,在条文执行过程中确实存在困难或严重不合理而不能执行时,应该提出新的、技术可靠的措施,而且应该通过上级主管职能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采用。

②原则上应该执行的条文,如一般的技术数据、布置形式等。

若遇到特殊情况不能按规范和标准规定执行时,应在把握规范和标准规定有关条文的精神实质基础上,提出解决方案,报技术会议研究,上级主管职能部门审定。

在规范和技术标准中,除了国家颁布的(用GB、GBJ、GB/T表示的编号)外,由于存在行业特点,国内还有许多专业性的行业规范和标准,以及一些地方性的法规,设计中也应参考执行。

即便是在不能套用的特殊情况下,也应尽量与之接近。

GB—“国家标准”的汉语拼音缩写GBJ—“国家建议标准”的汉语拼音缩写GB/T—“国家推荐标准”的汉语拼音缩写空调工程设计常用的部分规范和技术标准:(最新)1.专业类:1)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2)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1l4—2010)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1993)4)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12)。

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7)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2013)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9)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10)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11)工业锅炉水质(GB/Tl576—2008)2.防火类: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3)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3.环保类:1)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2)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50087—2013)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4.工程质量、施工及验收类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2)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2010)3)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5—2010)4)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由于国家和政府部门还制订有各种类型建筑的专门建筑设计规范,如《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2014)等,因此在进行设计前还应了解相关建筑设计规范中对空调设计方面的规定和要求。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2012)*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10)*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13)*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 50364-2005)*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技术规范(GB 50495-2009)*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2009年版)*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2007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力*200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其他地方规范、标准(最新规范、标准及相关参考可到南社论坛查找。

三.准备专业设计资料除了有关规范和技术标准外,在进行空调工程设计时还要用到以下专业设计资料,也应事先准备好。

1)专业设计手册、技术措施、参考书籍。

2)专业标准图——暖通空调标准图T1-T9。

3)冷热源设备、空调设备、辅助设备、有关装置等的产品选型资料,包括生产厂家、品种规格、产品质量、市场使用情况及价格等。

4)若干相同或类似工程的设计资料(如图纸)、有关文字资料(如工程设计总结、技术报告、论文等)。

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程序与内容:一个有暖通空调要求的建筑工程设计,一般是由以建筑专业为主体,结构、给水排水、建筑电气、暖通空调等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综合性设计,而且是一个不断由粗到细,由整体到部分,逐步深入和完善的过程。

建筑工程的设计过程通常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设计阶段。

大型和重要的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在初步设计之前,一般要进行方案设计并优选。

小型和技术要求简单的建筑工程设计,一般可在方案设计审批后直接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

住建部颁布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对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或称设计深度)要求是不同的,其设计文件内容的要求也不相同。

当设计合同对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另有要求时,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应同时满足《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和设计合同的要求。

一个建筑工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一项工程项目(比如一个工厂、一座医院、一所学校、一幢大厦等等)的完成,牵涉到许多工种(如土木结构、建筑、给排水、消防、建筑电气、装修、暖通空调、通讯等等),各工种在项目开始进行时就要不断地进行协调配合,那么配合的依据,就是各工种的设计文件。

空调设计过程是一个不断由粗到细、由整体到部分且不断深入和完善的过程。

因此,空调设计过程一般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

见下图:一.方案设计方案设计阶段应在建筑专业方案设计阶段中进行,配合建筑方案一起完成。

对于现代建筑来说,建筑功能日益复杂,设备投资比重日益增大,因此在建筑方案阶段就应充分考虑设备所需占用的空间位置、中央空调风道的敷设路线与竖井位置等。

也就是说,一个完美的建筑必须是建筑设计和设备紧密配合且协调一致的产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