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北斗”与高考作文

“中国北斗”与高考作文


通信功能、测距精度达到厘米量级,这个难度可想 而知。 最终,星间链路技术让北斗三号“太空兄弟 手拉手”,不仅解决了没有地面站的问题,还将定 位精度提升到了7万公里测距精度达到厘米级!相
当于能看清几十公里外的一根头发丝!测量精度甚 至高于GPS!年轻的北斗团队再一次交出了令世界 震惊令国人满意的答卷!
谢 谢!
克服困难,迎难而上
• 最令人气愤的是欧洲人傲慢地认为中国不可能造出自己的卫星导 航系统!这也让我们愈发清醒地认识到,“北斗”导航系统是国之 重器,必须靠自己、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 北斗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在央视的节目中层回忆说:“因为原 子钟技术难度太高,当时我们想从欧洲引进,本来已经谈差不多 了,但人家突然就不卖给你了。” 技术的突然封锁,给北斗团队当头一棒!核心关键技术必须要突破, 不能受制于人。当时北斗人有这样一句话:“六七十年代有原子弹, 我们北斗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子钟”。 为了加快原子钟的研制进 度,北斗一下成立了三支队伍同时开展研发。当时,只有20多岁 的李春景,成为原子钟研发团队的骨干。
三、大国自信,靠的是实力和担当
中国有了自己的北斗!”从北斗组网完 成后中国网民热议的“奔走相告”中,不 难看出这项国之重器是如何深入人心。大 国自信,靠的是实力和担当。相信“中国 造”的北斗导航系统今后必将服务更多国 家和地区,点亮世界道路,指引前行方向。
四、青年人家国情怀,责任担当
中国第一“ 巨星天团 ” ,曾经的年轻人和现在的年轻人! 26年,55颗北斗卫星环绕琼宇,正式宣告中国第一“ 巨星天团 ”北斗 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宣告全面完成。然而,很多人可能不 知道,55颗北斗“出道”的背后,还有一个中国当之无愧的“天团”级 别的队伍!他们的队伍庞大,人数竟有30万人之多,在过去26年的时间 里,他们把一颗颗北斗卫星打上天。“北斗”这支以80后、90后为主力 的团队,平均年龄才只有31岁,比国外相关团队年轻了十几岁!整整奋 斗了26年,今天,当我们骄傲地指向天际大声说:“这就是我们中国人 的北斗星辰!”时;当我们享受着北斗导航系统,为我们打网约车、点 外卖、开车导航、借还共享单车提供众多便利时;今天,当我们在享受 和平,享受着北斗为我们的国防带来的安全时,我们必须向他们说一声自己ຫໍສະໝຸດ 命运自己把握,自己的道路自己指引。
• 北斗导航系统打破国际垄断,战略意义重大。
• 曾几何时,美国的GPS几乎成了“卫星导航系统”的代名词, 而由于GPS在全球的垄断地位,更是成为美国维系战略优势的工 具之一。一个例子是,有报道称,1999年南亚两个国家发生军事 冲突,其中一方要求美国提供战争地区GPS数据,但遭到了拒绝。 如今放眼全球,还有两家导航系统欧洲伽利略(GALILEO)、俄 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也在运行,且各有千秋。从这个意义 上说,中国“北斗”的横空出世,不仅让我们拥有了太空中的 “千里眼”,更在卫星导航上从此不再受制于人,战略意义重 大。
• 现在,用在北斗三号上的原子钟,其精度 已提升到每300万年才会出现1秒误差。 中国人不仅自己有了原子钟,随着北斗在
全球布局,中国人正在用北京时间给世界 定位! 可问题来了,
欧美等西方国家并不希望中国有自己的
定位导航系统,中国的地面站,在境外很 难建立!
这时,北斗团队年轻的80后们站了出来, 不让我们在境外建?我们还就真不在境外 建了!我们有更大胆的想法:星间链路!
从1994年北斗一号系统工程立项至今,整 整26年的努力,其间的每一个足迹,都曾举国 牵挂、全球关注。
一、科学技术与国家安全
在21世纪的今天,卫星导航系统对一个国家 安全的重要性,怎样强调都不为过。而从中国 近代以来的历史中,我们也深深懂得了一个道 理: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国家安全才能有所 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中国自主建设、 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堪称 国之重器。这一点,连国外媒体都看得十分清 楚。英国《每日邮报》就曾发文表示,北斗系 统是中国最雄心勃勃的事业之一,是一项“非 凡的壮举”,是中国减少对外国技术依赖的举 措的一部分。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北斗导航是中国的, 也是世界的
有外媒注意到,早在2018年,北斗卫星在轨 运行数已超过美国制造的GPS卫星,在世界三分 之二的国家上空可见数量最多。这意味着北斗 不仅是中国的“千里眼”,还将走出国门,成 为造福全球的“后起之秀”。时至今日,在印 尼、科威特、缅甸、泰国、巴基斯坦、俄罗斯 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北斗系统已经在建筑施工、 国土测试、仓储物流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这 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也是中国努力打造人类 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写照。 •

29岁的康成斌
• 星间链路就是让卫星与卫星之间建立起稳定的链接, 将遍布全球的卫星编织成一张网,只要有一颗卫星
在中国的领空,所有卫星便能通过它联系到国内地 面站!
• 星间链路技术对北斗能否成功全球组网至关重要, 在方案确立的关键阶段,当时只有29岁的康成斌大 胆提出了某关键技术的验证方案。
然而,要在太空七万公里之间两颗卫星实现建链、
• 李春景带领着年轻的团队,通过大量的分析和计算,无数的试验 分析和验证,终于在2007年4月,让着一颗"中国心"原子钟伴随 我国首颗北斗二号试验卫星成功发射上天! 仅仅两年时间,中国的年轻科学家就攻克了这项世界难题,而同 时欧洲的伽利略导航系统,却因原子钟故障,不得不补发卫星! 外国人惊叹中国科研的神奇速度,但北斗人心里最清楚,这种能 力是被逼出来的,是靠着不服输的骨气、玩命干的勇气拼下来的。
向英雄致敬,为祖国骄傲! ——“中国北斗”与高考作文
有了它,中国不再受制于人! ——北斗全球组网完成,令中国再添大国重器。
从久远的亘古时代起,人们就通过抬头仰 望北斗,寻找脚下的道路,确定前行的方向。 6月23日上午9时43分,随着长征三号乙运载火 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中国北 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 至此,中国“北斗”正式进入服务全球的新时 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