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2__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实验2__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姓名:
班级:
实验一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谐振放大器电压增益、通频带、选择性的定义、测试及计算。

2.掌握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谐振回路Q值的影响。

3.掌握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动态范围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1.调测小信号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状态。

2.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与偏置及回路并联电阻的关系。

3.观察放大器输出波形与谐振回路的关系。

4.调测放大器的幅频特性。

5.观察放大器的动态范围。

三、实验仪器设备:
1、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箱GP-4。

2、数字存储示波器TDS-1002
3、高频信号发生器WY-1052A
4、数字万用表
四、实验步骤:
实验用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电路如图1所示。

图中,R1、R2、RE用以保证晶体管工作于放大区域,从而放大器工作于
甲类。

C2是RE的旁路电容,C1、C7是输入、输出耦合电容,L、C3、C4是谐振回路,C3用来调谐,K1、K2、K3用以改变集电极回路的阻尼电阻R3,以观察集电极负载变化对谐振回路(包括电压增益、带宽、Q值)
的影响。

K4、K5、K6用
以改变射极偏置电阻R4,
以观察放大器静态工作
点变化对谐振回路
(包括电压增益)的
影响。

为了减轻负载
对回路Q值的影响,
输出端采用了(部分
接入方式),即电感
抽头输出方式。

(一):单级单调谐电路
用示波器在小信号放大器的模块的TT2处观察,调节小信号放大器的T2,CC2,适当调节该模块的w3,使TT2处信号V o的峰值V op-p 最大不失真。

记录各数据,填表中。

电压增益系数:
放大器的谐振回路对应的电压放大系数Avo 称为谐振放大器的电压增益系数。

当电路处于谐振放大状态时,Avo 计算公式如下: Avo = V o / Vi 或Avo = lg(V o / Vi)dB
仿真结果:
(二)单极双调谐放电路1.实验原理及步骤
2.仿真电路图
3.实验结果:
总结
一:误差的分析
(1)由于在调谐工程中,通过直接观察波形的输出值大小来确定电路是否谐调。

因此测量结果与实际值之间存在一定误差。

(2)实验仪器的老化导致调制过程中出现一定的误差。

二:高频谐振电压放大器的谐振增益具有与谐振回路相似的谐振特性,只有当输入信号的频率恰好等于f0 (即回路谐振)时,放大器的增益最大。

为了提高谐振放大器稳定性,可以采取中和法以及失配法
的措施。

三:问题讨论
1.单级单调谐放大器的电压增益AV0与什么因素有关?当谐振回路中的并联电阻R 变化时,AV0及BW0.7 将怎样变化?
答:AV0与电路的直流工作点有关,还和负载有关,在此中即和谐振回路的阻抗有关,因此在回路发生谐振的时候,增益会变大。

而由于增益带宽积一定的,所以当增益变大时,贷款会减小,反之亦然。

2.影响小信号放大器不稳定的因素有那些?如果实验中出现自激现象,如何解决呢?
答:有温度,电阻电容值,信号源等等。

如果实验中出现自激现象可以使用:
(1)中和法:在晶体管的输出和输入端之间插入一个外加的反馈电路,使它的作用恰好和晶体管的内反馈互相抵消。

(2 ) 失配法:失配法一般采用共射一共基级联放大器实现,失配法是用牺牲增益换来提高放大器的稳定性。

实验项目二集成电路振荡器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集成电路振荡器的电路构成及工作原理。

2.熟悉集成电路振荡器的调整、测试方法。

3.观察各参数对振荡频率的影响,学习振荡频率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步骤
四:实验结果及仿真结果图
讨论:
改变负反馈深度可以改变振荡器的幅值条件以及输出波形。

实验体会:
在本次试验中,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电路板的损坏导致波形的失真,而且波形的下半部分没有失真,上半部分却分为了两个波,经过排查,我们否定了其他故障发生的可能,最后确定是由于板子的问题导致实验的失败,更换板子之后,问题得到解决,顺利完成实验。

建议是以后应该更加熟练实验的操作和原理,这样能够更快的排查出故障发生的部位和原因,也就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纠结于一些明显又好像看不出来的错误了。

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