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答辩状(精简版)

答辩状(精简版)

答辩状
答辩人:深圳xx食品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原深圳市xx 工贸有限公司),住所:深圳市宝安区xx街道xxxx路东x 工业区x号,营业执照注册号码:xxxxxxxxxxxxxxx 法定代表人:梁xx,男,任公司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刘xx,男,汉,住深圳市龙华新区xxxx 小区,任公司法务专员,手机:xxxxxxxxxxx
被答辩人:葛xx,男,汉族,1972年4月18日出生,住址:广州市xx区xxx路xxx号xxx室,邮编:xxxxxx,手机:xxxxxxxxxxx
因原告诉我方产品责任纠纷一案,现依法作出如下答辩意见:
一、针对原告的第1、2项诉讼请求,我方认为其陈述的理由与事实、法律不符,依据如下:
第一,我方涉案xx牌蚕豆产品(200g装)(生产期期:2012年7月19日)经合法取得相关第三方权威机构出具的检测合格报告,并经检验合格出厂,且在保质期内(保质期10个月),无食品安全质量问题,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质量标准的规定,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任何损害。

有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出具的合格《检验报告》
(WT111024164号)【证据1】、我方关于涉案产品当批次的出厂合格《检测报告》(编号:20120719001)【证据2】为证,另外,2011年6月20日正式实施的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第95页表A.2《可在给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证据3】表明,我方涉案产品添加的增味剂5’-呈味核苷酸二钠属于国家允许添加的合法食品添加剂,并非国家禁止添加的增味剂。

以上事实及标准规定均可说明我方该批次的xx牌蚕豆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且在保质期内,可以安全食用,客观上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任何损害。

2004年的国标《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2004-7718)第三页5.1.2.2.1规定:“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应标示具体名称,其他食品添加剂可以按照国标2760的规定标示具体名称或种类名称。

……”自2012年4月20日实施的新国标《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2011-7718)公布以后,要求标示食品添加剂的具体名称。

我方按照新国标规定印刷了新的包装,对之前已按照老国标(GB7718-2004)印刷还未使用完的剩余包装袋,从既节约成本又符合新国标的角度出发,统一在此部分包装袋上加贴了印有符合新国标规定的配料标识标签。

至于原告提交的包装袋缺少加贴的不干胶标签的情形,有可能是产品在搬运、分拣、顾客挑选时掉落。

目前在一些超市中可能仍有在售的部分贴有不干胶标签的旧
包装蚕豆产品,相信这在我方的合作卖场均可以得到证实,提请人民法院据实调查,我方并无愚弄消费者的主观故意。

第二,《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我方认为,从法律体系解释的原则出发,本条第一款、第二款应当作为整体来理解,第二款是对第一款的补充,第二款的适用应以第一款为前提,而不能割裂理解。

同时,《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另有,《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

……。

”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草案)的说明(2007年12月26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证据4】中在第一部分“草案的总体思路”中提到:“草案在总体思路上把握了以下几点:……五是建立畅通、便利的消费者权益救济渠道。

食品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食品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因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食品相关产品遭受人身、财产损害的,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
利。

”从以上立法精神、法律规定,可以看出,适用十倍罚则需满足消费者因食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而遭受人身、财产损害的前提条件,且食品包装标签标示不规范并不必然导致食品安全问题,不能随意拆解法律规定、断章取义,扩大相关法律概念内涵、外延。

否则,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违背了法律的公平原则及立法宗旨,如被人大量随意滥用,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综上所述,我方主观上没有愚弄、隐瞒消费者的故意;且涉案产品无产品质量问题,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客观上不会对消费者人身、财产造成任何损害。

原告并未举证证明自己因食用涉案产品而遭受了人身、财产方面的损害事实且该损害与我方涉案产品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原告仅以单个产品包装增味剂标注不规范为由要求退货及十倍赔偿,系对相关法律条文的误读,同时也混淆了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的界限范畴,人为扩大了“食品安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其主张显然无法律、事实依据,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判令驳回原告的此两项诉讼请求。

二、针对原告第3项诉讼请求,我方认为其主张无事实、法律依据,理由如下:
原告主张赔偿其律师费、误工费及交通费的损失,但其并未举证证明该损失系因购买、食用我方涉案产品所致,因此,无证据表明其主张的损失与我方涉案产品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既然原告不能证明其主张的损失与我方涉案产品有
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故我方也就无赔偿其任何费用损失的法律义务,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判令驳回原告的此项诉讼请求。

基于上述理由,请求人民法院判令驳回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

此致
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
答辩人:深圳xx食品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六日
附件:1、证据复印件5份共10页;
2、答辩状副本贰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