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贝U (3)1.目的 (3)2.适用范围 (3).宗曰 (3)二培训体系 (3)4.培训职责 (3)5.培训内容 (4)6.培训形式与考核 (4)7.培训档案管理 (5)三培训资源建设与管理 (5)8.培训讲师 (5)9.培训教材 (7)10.培训设施 (8)11.培训经费 (8)四年度培训计划与实施 (8)12.年度培训计划与实施 (8)五新员工岗前培训 (10)13.新员工岗前培训 (10)六岗位技能培训 (11)14.岗位技能培训 (11)七外部培训 (12)15.外部培训 (12)八培训纪律 (12)16培训纪律 (12)九处罚 (13)17.培训处罚 (13)十实施 (13)18.实施 (13)1.目的为规范和促进公司培训工作持续系统地进行,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员工能更快更好的融入公司,并提升员工专业技能和素质,增进团队绩效,促进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和公司与员工的共同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培训体系、培训资源的建设与管理和培训计划实施所涉及各个环节3.宗培训制度化、培训流程化、培训规范化、培训标准化二培训体系4.培训职责4.1人事行政部为公司培训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其职责为:4.1.1制定和修改公司培训管理制度。
4.1.2拟定实施全公司年度培训计划。
4.1.3组织或协助完成全公司各项培训课程。
4.1.4检查、监督和评估培训的实施情况。
4.1.5管理和控制培训费用。
4.1.6管理和建设公司内部讲师队伍。
4.1.7负责对各项培训记录的存档和教材的建设管理。
4.1.8负责培训效果追踪考查。
4.2各部门负责人培训职责:4.2.1制订和实施部门培训计划。
4.2.2收集部门员工培训需求。
4.2.3负责部门专业培训教材建设。
424负责部门培训的实施和效果反馈。
425确定部门内部讲师人选,支持讲师培训工作5.培训内容5.1专业知识培训。
员工从事本职或相关联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
5.2专业技能培训。
员工胜任本职或相关联工作应具备的岗位专业技能。
5.3道德素质培训。
构建公司和员工之间信任与和谐劳动关系的职业道德培训。
5.4文化制度培训。
公司推行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规章制度方面的培训。
6.培训形式与考核6.1内部培训6.1.1新员工岗前培训:人事行政部和相关部门对新员工进行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
6.1.2岗位技能培训:各部门根据培训计划有针对性组织的岗位技能培训。
6.1.3转岗培训:员工调换工作岗位时由调入部门组织的岗位技能培训。
6.1.4增值培训:员工晋升或需扩大管理责任时所做的岗位技能培训。
6.2外部培训外部培训是指公司根据发展需要,统一组织的外派培训或部门根据部门工作需要经申请且批准的外部学习,培训完成后需撰写心得报告(详见附件五《培训心得报告》)6.3培训考核6.3.1培训结束后,由讲师根据课程自行决定培训考核方式。
培训考核方式包括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培训座谈会、建设提案、课堂随机抽查、现场操作等。
6.3.2以下培训必须组织试卷类考试考核:6.3.2.1新员工入职通用培训。
6.3.2.2与体系认证、客户审厂关联紧密部门的岗位技能培训。
6.3.2.3生产部、质控部新员工取得上岗证的培训。
6.3.2.4公司有特殊要求的其它培训。
6.4员工培训实行学分制。
6.4.1学分要求:生产部一线作业员6学分/年,技师以上、办公室职员12学分/年。
6.4.2学分认定:培训课程结束经考核合格,每课时对应1学分,以培训记录为准。
(详见附件十一《员工培训记录表》)643学分统计:每年1月份对员工上年度所取得的学分进行统计。
生产部、质控部员工由主管或助理负责学分统计,办公室职员由人事行政部负责学分统计。
644学分与晋升:培训学分列入公司员工职位晋升的考核项目,因个人原因未到达规定学分的不得晋升,但特殊情况经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核批可不受此限。
6.4.5学分与年终奖:学分统计后,由人事行政部汇总,报总经办和财务部,作为员工年终奖考核参考项目。
7.培训档案管理7.1人事行政部负责培训档案的归档管理,并负责建立员工培训档案。
(详见附件十一《员工培训记录表》)7.2培训档案包括培训需求调查、培训计划、培训教材、讲师档案、培训签到表(详见附件十七《培训、会议签到表》)、考试试卷、培训心得报告、考核记录等。
7.3培训档案的存档管理7.3.1内部培训前,授课讲师将该培训课程的教材或试卷交人事行政部审核存档。
培训结束后,讲师在一个星期内将员工接受培训的过程和结果记录交由人事行政部存档保管。
(详见附件十九《培训考核表》)7.3.2经公司批准的外部培训,外训员工在培训结束后一个星期内,将培训资料及所取得的证书复印件交人事行政部存档。
7.3.3人事行政部根据培训记录资料,建立纸质或电子类员工培训档案进行管理。
7.3.4人事行政部每年1月份将上一年度培训档案进行分类整理,交文控中心存档。
7.4 培训档案存档期限。
培训档案存档期限一般为3年,培训档案到期经公司领导审核批准后予以销毁。
三培训资源建设与管理8.培训讲师8.1公司整个培训体系中,以内部培训讲师为主,着重建立一支知识水平高、业务精湛、素质优秀的内部讲师队伍8.2内部讲师队伍建设与管理821公司内部讲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由副总经理直接领导。
8.2.2人事行政部负责讲师的评审、认定、发证、评级、聘任、考核等环节的组织和实施。
(详见附件十五《内部讲师清单》)8.2.3各部门负责人协助人事行政部管理内部讲师,支持本部门内部讲师工作。
8.3内部讲师任职资格(符合以下任两个条件即可)8.3.1具备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亲和力。
8.3.2具有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工作业绩突出,精通公司某方面业务。
8.3.3具有某方面专业资格证书(如职业资格证书、体系认证证书、各类等级证书等)8.3.4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特别批准的其他人。
8.4内部讲师评选流程8.4.1员工个人自荐或由所在部门推荐,填写《内部讲师自荐/推荐表》(详见附件六)报人事行政部。
8.4.2人事行政部收到《内部讲师自荐/推荐表》后,安排试讲或资质考察,初步确定名单。
8.4.3人事行政部将初步确定的讲师名单依次报副总经理、总经理审批。
8.4.4经最终审批通过者,由人事行政部颁发讲师证书,该证书有效期为一年。
8.5内部讲师工作职责8.5.1参与培训课程需求调研,向人事行政部提供准确的员工和部门培训需求信息。
8.5.2开发设计有关课程,如培训标准教材、案例、PPT试卷及答案等,并定期改进。
8.5.3制定和落实与己相关的培训计划,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授课任务。
8.5.4负责培训后的效果考核、阅卷,根据结果改进授课。
8.5.5协助负责人制订和实施所在部门的内部培训计划。
8.6内部讲师级别8.6.1内部讲师分以下三个级别:助理讲师、中级讲师、高级讲师8.6.2讲师级别从助理开始逐级升级,公司每年度组织一次级别升级,由讲师在年度考核中提出申请。
级别申请经批准后,人事行政部收回原有证书,换发新证书。
8.6.3讲师升级条件(详见附件七《讲师年度考核表》)8.6.3.1助理讲师:符合讲师任职条件,并经人事行政部初步确定。
863.2中级讲师:具备助理讲师资格,累计授课20课时或获得优秀讲师奖励。
863.3高级讲师:具备中级讲师资格,累计授课30课时或获得优秀讲师奖励。
8.6.4培训讲师享有以下权益8.6.4.1同等条件下,优先享有公司外派培训的机会。
8.642同等条件下,优先获得年度优秀管理人员、贡献奖和进步奖。
8.643同等条件下,优先享有内部职务升迁和调薪的权利。
8.6.5公司每年度评选1-2名优秀讲师名额,颁发证书和给予现金奖励。
8.7内部讲师考核方法8.7.1培训记录考核。
内部讲师应严格按培训流程授课,课程需有相应记录,人事行政部以文字性培训记录资料作为讲师考核的标准之一。
8.7.2授课即时考核。
内部讲师培训结束后,人事行政部以《培训效果评价表》(详见附件八)对讲师当堂授课质量进行评估考核。
8.7.3讲师年终考核。
人事行政部每年对内部讲师进行一次年度考核,(详见附件七《讲师年终考核表》),考核安排在每年12月份或次年1月份。
8.7.4在人事行政部组织的讲师考核中,如果考核成绩连续两次低于60分或年终考核不及格,报总经理批准后,给予降级或撤销内部讲师资格。
8.8培训授课人都必须持证上岗,无人事行政部颁发的讲师证不得授课。
9.培训教材9.1培训教材包括内部教材和外部教材,载体为文字、图片、电子文档、录音、录像等。
9.2培训教材分为公司级和部门级教材。
公司级培训教材是指适合多部门人员培训或与公司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提升相关系的培训资料,部门级教材是指维持本部门各岗位工作需要的各类培训资料。
9.3培训教材的管理。
公司所有培训教材由人事行政部指定部门或内部讲师编写提供,并由人事行政部统一管理。
9.4公司级培训教材9.4.1公司级培训教材目录(详见附件一《教材目录表》)。
9.4.2完整的培训教材包括教材、试题及标准答案等内容。
9.4.3公司级培训教材由副总经理审核批准后方能列入公司级教材目录,人事行政部以电子文档形式独立编制成册,统一存档管理。
944 非特殊培训需要,公司鼓励讲师采用节约资源、内容丰富的电子档教材的多媒体授课方式,减少纸质类印刷教材。
9.4.5各指定责任人或内部讲师负责教材内容的修改编辑等维护,保证教材的适用性。
9.5部门级培训教材9.5.1公司各部门建立本部门培训教材目录(详见附件一《培训教材目录》),目录中注明教材的适用对象或职位以及适用的培训阶段。
9.5.2各部门根据部门性质建立的部门培训教材,可以引用公司级教材目录中的有关教材。
9.6临时培训课程教材。
公司临时指定人员、指定内容进行的培训,其教材可以自编,但在使用前需经副总经理审核并报人事行政部存档。
10.培训设施10.1公司培训设施包含培训室、桌椅、白板、教材、电脑、投影仪、移动硬盘、U盘等。
10.2公司各项培训设施依照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的原则由人事行政部统一管理。
10.2因使用不当、粗心大意等原因造成可移动设施设备损坏或丢失,追究不到具体责任人的,由培训授课人照价赔偿。
11.培训经费11.1培训经费由培训设施投入、教材购置、讲师津贴、外部培训费用等组成。
11.2培训经费列入公司培训费用预算,按公司财务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四年度培训计划与实施12.年度培训计划与实施(详见附件三《培训计划制定流程》)12.1培训需求调查12.1.1根据公司整体战略,人事行政部每年12月在全公司范围内组织培训需求调查。
12.1.2人事行政部制订员工和部门培训需求调查方案并实施,各部门负责人将本部门需求信息进行汇总后交人事行政部(详见附件十六《部门培训需求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