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六章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第一课时教案
第六章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第一课时教案
2.思考:从以上可以得出亚洲地势有什么特点?
3.在图中找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指出它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体会亚洲地势的特点。
4.如果我们沿着30°N纬线把亚洲切开,看到的地形剖面图会是下面的哪一幅呢?
5.亚洲这样一种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点,对其河流的流向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找出长江、黄河、湄公河、印度河、恒河、伊洛瓦底江、鄂毕河、叶尼塞河,看看它们各流入哪个大洋,并说说与地形分布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1.了解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2.学会使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等资料归纳一个地区的地形和河流特点。
教学难点
1.分析河流的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共享备课
二次备课
第二节自然环境(第1课时)
导入:听歌曲《亚洲雄风》。
【自学指导】读图6.8回答
1.看图例,注意海拔5000米以上,3000-5000米,以及200米以下分别用什么颜色表示。然后找出这几种颜色分别在图中的哪些区域。
【合作探究】分小组完成P8活动: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当堂作业
1、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是()
A.里海B.黑海C.死海D.贝加尔湖
2、亚洲最大的平原是()
A印度洋平原B华北平原C西西伯利亚平原D东北平原
3、世界上最大的湖是( )
A.贝加尔湖B.里海C.苏必利尔湖D.坦噶尼喀
4、下列河流注入北冰洋的是( )
河流: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高原:G________,H________。
平原:①________,②________。
半岛: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2)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四周,发源于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入周边的海洋,形成众多的长河。
唐家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七年级地理学科下册第六单元第2节第1课时新授教案
主备课人:陈柳授课人:七年级教师
教学课题
第二节自然环境
教学时间
第2周
教学目标
1.了解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2.学会使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等资料归纳一个地区的地形和河流特点。
3.学会分析河流的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4.培养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后反思A.恒河B.湄 Nhomakorabea河C.长江D.叶尼塞河
5、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原因是( )
①跨纬度最广②跨经度最广③周围被大面积海洋包围④东西距离最长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读下面的“亚洲地区图”,回答问题:
(1)将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写在下面的横线内:
山脉: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