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明史 总论
中西方文明交流史
授课教师:常建军 邮 箱:jianjunchang@ 电 话:630323
2016/4/11
1
本课程
总论: 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第一章 天上人间:大旅行时代东去西来 第二章 竞逐海上 :中西力量进退消长 第三章 扶清灭洋:悬在中西之间的双刃剑 第四章 现实无奈:莫名的敌意与恐慌
唐和新罗 日本 波斯 大食 鉴真东渡 玄奘西游
18
2016/4/11
华夏化就是现代化
国家强大,文化国力自然溢出国界 1.对东亚的同化影响基本确立 2.华夏文化圈形成
2016/4/11
19
三, 中国转动世界
对西方文明的启发 英国著名哲学家弗朗西斯科· 培 根在《新工具》中写道: “……印刷术、火药和磁铁。 因为这三大发明首先在文学方 面,其次在战争方面,第三在 航海方面,改变了整个世界许 多事物的面貌和状态,并由此 产生无数变化,以致似乎没有 任何帝国,任何派别,任何星 球,能比这些技术发明对人类 事务产生更大的动力和影响。”
2016/4/11
24
2016/4/11
4
文明进行的两条道路
2016/4/11
5
文明的冲突
在美苏冷战结束后,世界上的国际关系框架是以几个文明为基 准的,他指出七大或者八大文明:中华文明,西方基督教文明, 东正教文明,印度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拉美文明, 或者再加个非洲文明,这些文明大多数都有一个代表性的核心 国,比如中华文明的是中国,东正教文明的是俄国,西方文明 的是美国,这些文明互相间的利益和博弈,就决定世界秩序。 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 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
2016/4/11
23
中国的崛起,已经不可避免地触动了国际格局的均衡,并开始逼近美国。既然中国的崛起已 经不可阻挡,美国的目标就是以和平的方式,把中国纳入全球体系,控制中国的崛起。但是, 目前美国阻挠中国崛起的工具已经十分有限。过去,它可以用阻碍中国加入W TO,反对中国 举办奥运会,在联合国提出反华议案,将西藏、台湾、人权等问题与国会需要通过的一些对 华贸易政策挂钩等手段,来限制中国。但现在呢?纺织品、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劳工标 准、军力装备等,或想方设法,或无中生有,千方百计遏制中国。但中国已经成为国际格局 中一支新生的力量,并正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开始在国际事务中阐明鲜明的立场, 如在联合国“增常”问题上对日本大声说“不”;在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中设而复撤关税; 在台湾问题上通过《反分裂国家法》,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保障大陆军队对台独行使权力。 这届政府组成后,更多地开展周边外交和多边外交,在亚太、南美、非洲诸地都留下了中国 领导人的身影,他们与当地对话中国经济、中国产品、中国市场、健康、环境等话题,这要 比美国总统布什的反恐话题中听得多,也实用得多,也为中国在全球赢得了更多的朋友。
我把希望留给自己!它将给我带来 无穷的财富!
2016/4/11
“让我们把战争带给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
13
2016/4/11
14
两个世界中心之比较
西方分裂(马其顿帝国→罗马帝国) 中国统一 秦→汉 世界中心
版图390—450 可耕地 8倍 农业—商业
边境征服 共同价值与信念基础 稳定的政治,富足的经济, 繁荣的文化 分裂与战乱
2016/4/11
15
丝绸之路 (长安--罗马)
张骞出使西域
长安
2016/4/11
16
二 ,大唐帝国—中国就是世界
世界气象
2016/4/11
17
市舶使唐朝开始在广州等地设置的对外贸易官署,其职责为:检查出入海港的外商船舶,征收关税,收
购政府专卖品等。元、明两代称为市舶司。
造纸术
指南针
四大发明
火药
印刷术
2016/4/1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0
中国对西方现代化的启示
地理大发现
大汗的国土
到达美洲
2016/4/11
21
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一个自信与自我超越的楷模 中国潮
茶叶被当作珍贵的药, 瓷器被当作东方的魔玻 璃
西方思想启蒙利玛窦毫不避讳地说:"我处心积虑地借用儒家先师孔子来证实我们
2016/4/11
2
参考书
沈福伟 :中西文化交流史(第2版) 周 宁 : 世 界 是 一 座 桥 , 中 西 文 化 的 交 流 与 建 构
2016/4/11
赵 毅 衡 : 对 岸 的 诱 惑
3
布罗代尔:现代世界是一个由不同国家、 民族,不同力量在不同领域的相互创造 生成的系统,离开了这个系统,任何所 谓普遍有效的假设,诸如理性或进步、 自由,都不足以成为历史的尺度。 本课在世界背景下探讨中西文化关系中 的一些重要而有趣的问题。中华文明对 世界文明的贡献是什么?中西交通史上 动人的故事又如何发生又为何被遗忘? 在不同民族国家竞逐富强的世界现代化 进程中,谁称霸海洋谁就称霸世界,失 去海洋的民族也将失去家乡。郑和或郑 芝龙,谁是真大英雄?西方与中国,遭 遇与冲突,彼此之间的认识与想象,有 多少理解与谅解?又有多少误解与曲解?
的见解,因为我把某些含义模糊的文字解释得对我们有利。"
2016/4/11
22
四、中国文化的当代意义:为整个东亚的现代化提供 了儒家文化资源
中华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在公元第一个一千年创立了覆盖整个东亚、远播南洋与塞北的华夏文化圈; 二是在第二个一千年启发了西方的现代文明,为现代性的确立、现代主义的超越提 供了文化灵感; 三是为整个东亚的现代化提供了儒家文化资源,并完成中华文化自身从衰落到复兴 的艰难历程。 在此我们特别强调的是第三个方面。西方现代扩张冲击了华夏文化圈的整体性并突 然窒息了其活力。但是,当东亚国家先后开始其现代化运动时,华夏儒家文化遗产 则作为某种深远的文化内核,不仅成为东亚现代化的动力,也成为东亚现代化的个 性基础。
2016/4/11
7
文明的交流与汇融
自文明生成至今,各文明体之间的交流一直存在, 而且,随着冲突时代的到来,这种交流日益强化。
2016/4/11
8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 结果就是最大限度地拉近不同文明之间、不同人群 之间的距离,使之互相依赖、互相依存,使人们的 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不断趋同。
2016/4/11
6
轴心时代
雅斯贝尔斯 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至 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 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 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 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 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 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2016/4/11
9
中华文明的历史作用
3个1000年 沃勒斯坦: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将会在决定人类共同 命运中起重大作用
2016/4/11
10
中国与世界的交流
秦王扫六合 兴义兵,诛残贼, 平定天下
2016/4/11
11
汉朝 公元前202年 —公元 220年
2016/4/11
12
罗马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