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级临床医学本科流行病学考试试卷(A卷)考试日期:,试卷应答时间:120分钟,阅卷老师:姓名:学号:成绩:试题类型应得分实得分名词解释 20分选择题 40分填空题 15分简答题 25分合计 100分答题注意事项:1.请首先在试卷首页准确填写答题者姓名和学号(切记)2.仔细阅读试题,理解题意后再回答问题3.卷面整洁,字迹工整,容易辨认二00六年五月二十四日印制一、名词解释(请回答下列10个名词,每个二分,共20分)1.流行病学:2.病死率:3.传播媒介:4.个案调查:5.双盲试验6.RR:7.留验:8.流行9.疾病监测:10.生物战剂二、单选题(每道题下面均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题时从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合适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以示你的选择。
每题一分,共40题40分):1.关于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分为3大类B.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分为4大类C.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分为5大类D.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分为6大类E.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分为8大类2、下列哪一项可作为感染性疾病的传染源A.牛奶B.污染的食物C.宠物D.节肢动物E.病毒3.关于传播途径的下列说法中哪项是正确的A.经饮水传播引起的疾病流行形式以散发为主B.间接接触传播引起的疾病有明显的季节性C.经食物可传播呼吸道传染病D.飞沫核在空气中漂不远就会沉降到地面E.经节肢动物传播也称生物性传播4.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过程称为A.传播过程B.传播途径C.传播媒介D.传播机制E.传播链5.下列哪一组合是描述疾病分布最常用的三个指标A.发病率,病死率,患病率B.病死率,感染率,续发率C.感染率,续发率,死亡率D.续发率,死亡率,罹患率E.上述组合都不对6.关于个案调查下列说法中哪项是正确的A.个案调查是一种病例对比调查方法B.个案调查是其他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基础C.个案调查的主要方法是进行现场观察D.个案调查不用对疫源地卫生状况进行调查E.个案调查先从追查传染源开始7.下列哪一项是不适宜用现况调查解决的问题A.早期发现可疑患者B.描述疾病的分布C.发现病因线索D.进行诊断实验的评价E.验证病因假设8.前瞻性队列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A.信息偏倚B.失访偏倚C.混杂偏倚D.抽样误差E.无应答偏倚9.以社区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所选病例的优点是:A.病例代表性好B.混杂偏性少C.耗费人力物力少D.产生回忆偏倚少E.疾病诊断可靠9.对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措施适用于下列哪个疾病A.霍乱B.伤寒C.鼠疫D.登革热E.流行性出血热11.为查明某地区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患病情况可采用下列哪种调查方法:A.个案调查B、队列研究C、现况调查D、爆发调查E、回顾性调查1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中使用最多的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法C.理论法D.干预法E.预测法13.下列描述中的哪一项适用于筛查A.自然史不明确的疾病B.患病率低的疾病C.早期诊断可改善预后的疾病D.病情严重难以治愈的疾病E.给病人群带来精神压力的疾病14.验证病因假设最可靠的方法是:A.病例对照研究B.生态学研究C.分子生物学实验D.现况调查E.流行病学实验性研究15.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特征不包括:A.随机B.对照C.前瞻D.匹配E.干预16.下列哪项不属于传染源管理的具体内容:A.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病人B.对接触者进行检疫C.对某些人群进行定期体检D.病原体携带者应登记和治疗E.对饮食行业人员加强卫生教育17.实验流行病学方法不包括:A.社区实验B.病例报告C.临床实验D.现场实验E.类实验18.疾病爆发时最常用的流行病学方法是:A.病例对照研究B.实验性研究C.生态学研究D.实验室检验E.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19.随机选择5岁儿童100名进行免疫接种预防试验,在2年的观察期间80%的接种者未患所研究的疾病。
下列哪个观点正确:A. 该疫苗有效,因为有80%的儿童未患此疾病B.该疫苗无效,因为有20%的儿童患了此疾病C. 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进行统计学检验D. 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设对照组E. 不能下结论,因为观察时间不够长20.在分析疾病的人群特征时首先考虑的个体因素是A.性别B.年龄C.民族D.血型E.职业21.下列描述疾病常用指标的说法中哪项是不正确的A.感染率是患病率的一种特殊形式B.发病率是反映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C.续发率的分母是同传染源有过接触的人D.罹患率的性质与发病率一致E.病死率可用来衡量医疗技术水平。
22.下列哪个疾病不经受染哺乳动物传播A. 细菌性食物中毒B.钩体病C.森林脑炎D. 霍乱E.莱姆病23.关于疾病分布的描述中下列说法中哪项是不正确的A.散发病例之间在时间和地点上无明显联系B.疾病的周期性是不能改变的C.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一类特殊的自然地方性疾病D.三间分布的综合描述有利于全面反映疾病的分布特征E.疾病流行时多存在特殊的致病原因24.以下说法哪个是对的:A.检疫的期限根据该病的平均潜伏期而制定B.隔离的期限根据该病的症状是否消失而制定C.医学观察的期限根据该病的最长潜伏期而制定D.留验的期限根据该病的最短潜伏期而制定E.传染病治疗的期限根据该病的传染期而制定25.下列哪种乙类传染病在管理上与甲类传染病相同A 白喉 B.肺炭疽 C.疟疾 D.伤寒 E.狂犬病26.可引起内源性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是A.接触传播B.空气传播C.易位传播D.共同媒介传播E.生物媒介传播27.下列关于传播途径的说法中哪项是错误的A.经疫水传播的疾病多见于水网地区和雨季B. 飞沫传播的距离多在2米内C.肠道传染病不经节肢动物传播D.性病可经间接接触传播E.土壤可以传播寄生虫病28.下列说法中哪项是正确的A."不吃不病.病者必吃"是判断致病食物的根据之一B.个案调查时不追查传染源C.病例对照调查样本小时用OR估计RRD.队列研究属流行病学方法中的实验法E.现况调查方法可分为抽查和普查。
29.下列哪一项是疾病监测的目的:A.预防和控制疾病B.收集和分析疾病资料C.分析与确定致病因素D.监视疾病的流行状况E.追踪病原体的变异30.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慢性病的一级预防措施:A.戒烟B.婚前检查C.水源消毒D.心理平衡E.良好卫生习惯31.某人观察了1945年~1975年制作夜光表的1000名女工患骨癌的情况,发现患者20例,而同期1000名女话务员有4人患骨癌。
该研究方法为A.实验流行病学B.队列研究C.临床实验研究D.病例对照研究E.现况调查研究32.平行试验较单一诊断试验可使试验的A.灵敏性增加B.特异性增加C.灵敏性下降D.特异性下降E.两者均不变33.以下哪项是AIDS的传播途径A.经接触传播B.经飞沫传播C.经疫水传播D.经昆虫传播E.经土壤传播34.我国儿童腹泻最常见的病毒性病原体是A.诺瓦克病毒B.扎幌样病毒C.星状病毒D.轮状病毒E.肠腺病毒35.关于性传播疾病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性传播疾病也称为性传播感染B.世界艾滋病日是每年的12月1日C.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我国“性病防治管理办法”规定对10种性传播疾病进行监测E.我国艾滋病已经开始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36.关于2型糖尿病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2型糖尿病也被称为社会病B.2型糖尿病在不同国家间患病率相似C.2型糖尿病城乡间的患病率差别不明显D.与1型糖尿不同,2型糖尿病不具有遗传易感性E.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职业关系不密切27.下列哪项关于生物战剂的说法是错误的A.敌方施放生物战剂的主要方式是喷洒生物战剂气溶胶B.生物战剂可以长期贮存C.生物战剂所致的传染病时间分布异常D.生物战剂的危害作用时间较长E.生物战剂无立即杀伤作用38.生物战剂所致的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特征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流行形式异常B、地区分布异常C、流行季节异常D、职业分布异常E、临床表现异常39.要取得敌人进行生物战确凿证据的一条最关键的措施是A.询问目击者B.检查敌投物C.拍摄现场实况D.正确采集标本E.收治可疑病人40.下列哪一项不是伤害按地点分类的地点A.家庭B.机动车C.公共场所D.高速公路E.劳动场所三、填空题(共有15个空需要填写。
每空一分,共15分)1.外源性医院感染的种类包括、医源性感染和三种类型。
2.DME是、、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
3.疫源地消毒又分为和两种。
4.疫苗流行病学效果的指标是和。
5.伤害预防的“四E”干预是干预、干预、教育干预和经济干预四种干预措施。
6.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需“三环节”和“两个”因素,“两个”因素是指因素和因素。
7.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病毒等生物因素和机体因素四大类四、简答计算题1.何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何主要特征(5)2.在队列研究中,对照的设计可以采取哪些形式(3)3.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4.请写出病因判断的标准(4)5.一项探讨儿童白血病病因的研究中,研究者从肿瘤登记处获得100名白血病儿童,从病者邻居中选取20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
研究者调查得知患儿与健康儿童母亲在妊娠期间分别有40和20名做过放射检查。
问:这是何种病因研究方法何种设计类型列表计算研究因素与疾病的联系强度并解释结果。
(8)2001 年级临床医学本科流行病学考试试卷( A 卷)标准答案一 . 名词解释1. 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和健康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阐明流行和分布规律、揭示病因、制定防制对策和措施并评价其效果,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的一门学科。
2 . 病死率:指在一定时间内,患某种疾病的病人中因该病的而死亡的频率。
3. 传播媒介:参与传播的外环境的各种媒介物包括:空气水食物土壤等4. 个案调查:(又称病例调查病家调查)是对个别病例及其周围环境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
5. 双盲试验:是指研究对象和研究者都不知道试验分组情况而是由研究设计者来安排和控制全部试验。
6. RR :相对危险度也叫危险比或率比,表示暴露组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
是反映暴露发病关联强度最游泳的指标。
7. 留验:即隔离观察。
甲类传染病接触者应留验。
即在指定的场所进行观察,限制活动范围,实施诊断,检验和治疗。
8. 流行: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时称流行。
9. 疾病监测:又称流行病学监测,是对疾病的发生和分布情况进行长期、系统的观察,其效果,使之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以达到控制和消灭疾病的目的。
10. 生物战剂:是指战争中用来伤害人,畜或毁坏农作物的致病性微生物及其所产生的毒素。
二 . 单选题三 . 填空1. 交叉、带入2. 设计、测量、评价3. 随时消毒、终末消毒4. 保护率、效果指数5. 工程、强制6. 社会、自然7. 行为生活方式、环境恶化四. 问答题1.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众社会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共健康事件其特征主要为时间地点和影响人群不确定性对公众有心理影响和后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