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领导者的非语言沟通技巧

领导者的非语言沟通技巧

领导者的非语言沟通技巧
所谓非语言沟通,是指人们之间除了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进行沟通外,还运
用其他的方式,比如眼神、手势、表情、触摸等进行沟通。

学术界把这种类型的沟通称
为“身体沟通”。

作为一名领导者,了解和掌握非语言沟通技巧,并能恰当地将之运用
到实际工作中,将会有利于领导工作的开展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一、良好的面部表情
表情是心理的一种反映,也是人性的一面镜子。

对于领导者来说,是否具有良好
的亲和力是至关重要的,而亲和力的营造离不开和蔼可亲的表情。

具有良好表情的领
导者,能让下属如沐春风,让下属愿意接近。

相反,有些领导者对下属总是冷若冰霜,一
脸的严肃,让下属惧怕,下属也会对其敬而远之。

那么,如何塑造良好的面部表情呢?
一是学会运用目光语。

运用目光语首先要注意注视的部位。

领导者在与下属沟通时应用亲切、友好的目光注视下属的面部,与下属进行直接的目光接触和交流。


的面部可以分为两个区域,额头至双眼之间是正三角区,注视这一部位表示双方谈话
都处于非常严肃、认真状态;双眼到嘴之间是倒三角区,注视这里有利于传递礼貌友
好的信息。

领导者可以根据谈话性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注视部位。

其次要注意目光
停留的时间。

领导者在与下属交流时既不可以说话不看下属,也不可以直盯着下属不
放,应自然
大方地与下属进行目光交流,让下属在你的目光中看到亲切、友好和自信,感受
到温暖和舒适。

再次要注意注视的方式。

领导者与下属交流时应保持“正视”,即要一
本正经地看着下属,让下属感受到你的认真和对他的重视。

一般平视(平等注视会让
对方感到自然亲切,不要居高临下俯视对方,更不可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表情。

有时,
领导者可根据工作场景的不同灵活调整注视方式。

比如开会,领导者在开大会发
表讲
话时,目光应自然落在最后一排人的头顶上,要让全体人员感觉到你看到了每一个人,
他们都在你的目光里;开小会时,随着说话的内容,领导者的目光应自然地与每一
个与
会者接触,切忌盯着一个人说,那样既会让被你盯着的人感到不安和心慌,也会让
其他
产生被冷落感。


二是善用微笑。

微笑是友好的表现,也是自信的表现。

微笑的表情让人感觉温暖
、亲切和美好,容易使人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亲切
感和愉悦感。

美国俄亥俄州的RMI公司曾一度生产滑坡,濒临破产。

公司派丹尼尔任总经理,企业很快改变了面貌。

丹尼尔的办法很简单,他在工厂里到处贴上这样
的标语:“如果你看到一个人没有笑容,请把你的笑容分给他一些。

”“任何事情只有做
起来兴致勃勃,才能取得成功。

”标语下签了丹尼尔的名字。

丹尼尔还把工厂的厂徽
改成一张笑脸。

平时,丹尼尔总是春风满面,笑着同人打招呼,笑着向工人征询意见。

在他的微笑管理下,三年后,工厂没有增加任何投资,生产效率却提高了
80%。

美国人把丹尼尔的这个方法叫做“俄亥俄州的笑容”。

可见,微笑的力量是巨大
的。

同时,领导者在运用微笑时应注意两点:其一,微笑应发自内心。

“笑取决于感情,是
感情的流露”。

只有发自内心的笑,才显得自然、亲切、真诚和动人。

其二,微笑应合乎
规范。

不能勉强敷衍,不能机械呆板,不能为笑而笑、无笑装笑。

因为假笑也好,
装笑也
好,都是皮笑肉不笑,其结果必然使人反感,从而适得其反。

二、恰当的身体动作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的口头沟通经常要借助于人体的各种姿态,这就是我们常说
的体态语言,包括身体姿态、手势、触摸等。

对领导者来说,掌握不同的体态语言是与
他人顺利沟通的重要保证。

一是身体姿态。

一个人的身体姿态能够表现出其是否有信心、是否精力充沛。

通常人的身体姿态有站、坐、行三种。

站立的姿态体现了个人的精神风貌和道德修养。

如果一个领导者站立时东倒西歪或耸肩驼背,就会给人一种不稳重、不自信的感
觉。

在坐姿方面,领导者要注意不可前俯后仰、抖腿摆脚,以免给人粗俗之感。

当别人与你
说话时,身体应稍稍前倾,用以表示你对对方的尊重。

走路的姿态最能体现一个人的
精气神。

走路时应轻而稳,注意昂首挺胸收腹,肩要平、身要直,男士要稳定、矫健,女士
要轻盈、优雅,以显示领导者的风度和修养,这样的领导往往会得到下属的爱戴和尊
重。


二是手势。

手势语是通过手和手指的动作来传情达意的,是人们交往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富有表现力的体态语言。

领导者使用手势时,应注意做到几点:其一,表意明确。

当我们的手势和口头表达不一致时,人们常常会更相信我们手的动作。

领导者在说
话、演讲时,手势应该与口头表达保持一致,起到增强表现效果的作用。

其二,自然适
度。

领导者在讲话时手势不宜太多,动作不宜过硬,速度不宜太快,幅度不宜太大。


该是“情到于此,手自然来帮忙”,切忌手舞足蹈,矫揉造作。

其三,不要经常使用消极手
势。

比如用手指对方,用手敲
击桌面,手掌向下、双手交叉抱着臂膀等手势,都会给人以不尊重人、颐指气使、拒绝他人的感觉。

领导者应多使用富有积极意义的手势,如手掌向上、竖起大拇指、
举手致意等,这些会让下属感受到你的友好和亲切,从而更喜欢你。

三是人体触摸。

领导者还可以通过与他人的身体接触来实现沟通。

比如可以用与下属握手、拍拍下属的肩膀、给别人一个拥抱等方式来表达友好、鼓励、安慰等情
感。

恰当地运用人体触摸,可以更好地拉近与下属的距离。

不过,领导者在使用人体触
摸方式时必须考虑双方的年龄、级别、性别、场合等因素,不可随心所欲、任意妄为,
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

比如,一个员工刚晋升为主管,领导者想向其表示祝
贺,如果双方为同性别,且领导者年龄比对方大很多,那么热烈握手甚至拍对方的
肩膀
都会让对方感受到友好和鼓励。

但是,若对方为异性,且年龄相差不大,领导者握着对
方的肩膀的手不放或拍打对方都不妥,容易使对方感到尴尬。

三、适度的空间距离
人在文明社会中与他人交往而产生的关系,其远近亲疏可以用空间领域的距离
大小来衡量。

按照美国的爱德华.T.霍尔教授的划分,人际距离一般分为四个区域,即
亲密距离、私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

领导者在使用空间距离进行沟通时,应
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空间侵犯。

在很多单位都能看到这样的情况:领导到下属的办公室可以不敲门,但是下属到领导的办公室必须先敲门,然后站在门外等到允许才能进入。

如果领
,公室办去下属的领导成等会儿再来。

如果换,退出去轻轻着脚踮下属会,电话在打导
下属在打电话,领导则会满不在乎地留在房间,以此强调自己的身份。

这反映出领导
是需要被尊重的,他(她的私人空间相当重要,而下属则不需要被尊重,他
(她的私人空间常常可以被侵犯。

于是在很多单位就出现了上下级之间的权力距离,
形成了上下级之间、领导与普通员工之间的隔阂与障碍。

因此,领导者在人际交往中,
应该尊重所有人,尤其要尊重自己的下属和员工,要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有私人空间,都
需要他人的尊重。

当领导者在工作和人际交往中注意给他人保留私人空间、尊重他
人时,一定会赢得他人的尊敬与爱戴。

二是把握适度的空间距离。

领导者在实际工作中与交往对象保持适度的空间距离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要注意不能与他人走得太近,过于亲密的距离被称为交往中
的禁忌距离,会使人感到压抑或是被冒
犯。

领导者与上级交往时距离太近,有“拍马屁”之嫌;与下属交往时距离太近,则
会引起“结党”的非议。

其次,也要注意不能与他人太疏远。

距离太远会造成隔阂。


们常说,要想得到组织的重用,先要进入组织的视野。

如果领导者与上级的交往距离
远到上级都不认识你、不了解你,又怎么会重用你呢?而领导者与下属交往时距离太
远,则会让下属感到你高高在上,拒人于千里之外。

因此,领导者在人际交往中与他人
保持适度的空间距离才是明智的选择。

另外,领导者在工作中还应注意一视同仁,与
人等距离交往,过分接近个别人,必然会疏远其他人,不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