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药制剂生产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药制剂生产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药制剂生产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x有限公司报告说明从全球农药市场的收入构成看,前六大跨国农药企业占据了超过60%的市场份额,形成了“产权农药—丰厚利润—研发投入—新产权农药”的良性循环,农药新品种的开发创制业务已基本由这些公司垄断,呈现寡头垄断格局。

以前六大跨国农药企业为代表的创制类农药企业通过技术、资金、品牌、渠道方面的优势,专注新活性成分的农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形成了全球农药行业第一梯队。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

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4809.6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1379.3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6.17%;建设期利息164.1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66%;流动资金3266.1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3.16%。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374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30964.39万元,净利润3801.47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7.45%,财务净现值2923.09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49年。

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

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

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

综合判断,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发展形势总体向好有利,将通过全面的调整、转型、升级,步入发展的新阶段。

知识经济、服务经济、消费经济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和创新功能不断强化,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报告对项目市场、技术、财务、工程、经济和环境等方面进行精确系统、完备无遗的分析,完成包括市场和销售、规模和产品、厂址、原辅料供应、工艺技术、设备选择、人员组织、实施计划、投资与成本、效益及风险等的计算、论证和评价,选定最佳方案,作为决策依据。

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

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

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论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第三章行业发展及市场分析第四章产品方案第五章选址分析第六章建筑工程说明第七章原材料及成品管理第八章工艺技术方案第九章环境保护方案第十章劳动安全第十一章项目节能说明第十二章组织机构管理第十三章项目进度计划第十四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第十五章项目经济效益分析第十六章项目招投标方案第十七章项目风险防范分析第十八章项目总结第十九章附表第一章项目概论一、项目名称及投资人(一)项目名称农药制剂生产制造项目(二)项目投资人xx有限责任公司(三)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

二、编制原则1、项目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和法令,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方向及行业和地区的规划。

2、采用的工艺技术要先进适用、操作运行稳定可靠、能耗低、三废排放少、产品质量好、安全卫生。

3、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竞争力为出发点,产品无论在质量性能上,还是在价格上均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4、项目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业卫生和安全生产。

环保、消防、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措施必须与主体装置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入使用。

污染物的排放必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并保证工厂安全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健康。

5、将节能减排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系,以企业发展提高节能减排水平,以节能减排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6、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全新的建设模式进行规划建设,要统筹考虑未来的发展,为今后企业规模扩大留有一定的空间。

7、以经济救益为中心,加强项目的市场调研。

按照少投入、多产出、快速发展的原则和项目设计模式改革要求,尽可能地节省项目建设投资。

在稳定可靠的前提下,实事求是地优化各成本要素,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的目标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增强项目的市场竞争力。

8、以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公正、客观的反映本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工程投资坚持“求是、客观”的原则。

三、编制依据1、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部门与地区规划,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任务、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和技术经济政策以及国家和地方法规等;2、经过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在项目建议书批准后签订的意向性协议等;3、当地的拟建厂址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基础资料;4、有关国家、地区和行业的工程技术、经济方面的法令、法规、标准定额资料等;5、由国家颁布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及经济评价的有关规定;6、相关市场调研报告等。

四、编制范围及内容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市场需求预测;3、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4、建设地点与建设条性;5、工程技术方案;6、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方案;7、环境保护、安全防护及节能;8、企业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9、建设实施与工程进度安排;10、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1、经济评价。

五、项目建设背景国内原药企业产品基本均为仿制型原药,由于进入者增多,仿制品种的盈利性虽有波动,但一般是长期下降趋势。

因此,过度依赖单一产品的企业经营容易陷入困境,除了在合成工艺、生产效率、产能规模方面进行提升从而降低成本外,增加原药产品储备,及时把握专利过期后的产品销量上升周期也是原药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关键点。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非专利农药生产国和出口国,虽然产量和出口量占据世界农药市场的主导地位,但绝大部分是仿制品种,创制农药的品种和数量有限,在农药新品种的原创性上缺乏核心竞争力,技术力量与研发水平仍有待提高。

据不完全统计,从1985年至2014年,我国创制并已登记或生产的农药品种仅有50个,其中杀虫剂14个,占28%,杀菌剂25个,占50%,除草剂8个,占16%,植物生长调节剂3个,占6%。

综合判断,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发展形势总体向好有利,将通过全面的调整、转型、升级,步入发展的新阶段。

知识经济、服务经济、消费经济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和创新功能不断强化,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六、结论分析(一)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62.52亩。

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二)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农药制剂00000吨的生产能力。

(三)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四)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

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4809.6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1379.3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6.17%;建设期利息164.1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66%;流动资金3266.1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3.16%。

(五)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24809.68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有限责任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8109.68万元。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6700.00万元。

(六)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37400.00万元(含税)。

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30964.39万元。

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3801.47万元。

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7.45%。

5、全部投资回收期(Pt):6.49年(含建设期12个月)。

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9169.34万元(产值)。

(七)社会效益本项目实施后,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增加国家及地方财政收入,带动产业升级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另外,由于本项目环保治理手段完善,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本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一、行业背景分析1、全球农药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从全球范围看,作为一个相对成熟的行业,无论从技术水平、经营模式、市场成熟度来看,农药行业都是一个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存在各种类型和规模的企业,市场竞争激烈。

与其他制造业相比,农药行业具有新产品开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因此,具有高额利润的农药新产品开发业务主要集中在资本雄厚且能够承担昂贵的开发费用和开发损失的跨国农药巨头。

在此背景下,农药企业逐步被划分为创制类农药企业和仿制类农药企业两类。

创制类农药企业,是指具有很强的研发和技术能力,能够开发拥有知识产权的创制农药产品的企业,国际上创制类生产企业主要为先正达、拜耳、巴斯夫、陶氏益农、孟山都和杜邦六大跨国农药巨头。

创制类企业的最大优势在于企业能凭借产品专利保护在保护期内获得独家生产权利,从而获得巨额垄断利润。

而且专利保护到期后,这些企业在产品的技术水平上仍要高于仿制型企业,其产品毛利率也将长期高于业内平均水平。

仿制类农药企业,主要生产专利期已满或是不受专利法保护的农药。

国际上仿制型企业主要是以安道麦(ADAMA)、富美实(FMC)、纽发姆(NUFARM)、住友化学、联合磷化等公司为代表的企业。

仿制农药在应用上已经得到实践的检验,在使用对象、施用方法和安全性能上都得到市场的认可,而且在技术上也比较成熟。

生产仿制型农药可以为企业节省大量的研发费用,同时又能保证产品的市场需求,这成为许多中小型农药生产企业和初创农药企业的选择,随着国际产业分工的全球化发展,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作为全球农药产能转移的主要目的地,仿制类农药企业发展迅速。

从全球农药市场的收入构成看,前六大跨国农药企业占据了超过60%的市场份额,形成了“产权农药—丰厚利润—研发投入—新产权农药”的良性循环,农药新品种的开发创制业务已基本由这些公司垄断,呈现寡头垄断格局。

以前六大跨国农药企业为代表的创制类农药企业通过技术、资金、品牌、渠道方面的优势,专注新活性成分的农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形成了全球农药行业第一梯队。

在仿制类农药企业中,安道麦(ADAMA)、富美实(FMC)、纽发姆(NUFARM)、住友化学、联合磷化等企业凭借各自在研发、生产、分销、市场推广等产业链环节的优势或通过收购兼并的途径,有效整合资源,迅速扩大市场份额,组成了全球农药行业的第二梯队,占据约20%的市场份额。

前两大梯队的企业占据了全球农药市场约90%的份额,剩余的分布于全球各地的中小农药企业则主要通过聚焦区域市场或作为前两大梯队企业的原料及产品供应商来谋求一席之地。

2、中国农药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化程度我国农药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包括科研开发、原药生产和制剂加工、原材料及中间体配套的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并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非专利农药生产国和出口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