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环境材料学第6章材料的环境友好加工及制备
环境材料学第6章材料的环境友好加工及制备
无害或低害原料替代 工艺优化内部处理有害物 排放前转化
有毒有害物 质零排放
环境材料学第6章材料的环境友好加 工及制备
1. 用无害材料替代有害材料
• 氯碱行业用无(低)汞触媒替代汞触媒 • 无氰电镀 • 铅替代技术(蓄电池、印刷模子、无铅涂
料、油漆) •…
环境材料学第6章材料的环境友好加 工及制备
2. 用环境友好的生产工艺代替污染较重 的生产工艺
环境材料学第6章材料的环境友好加 工及制备
6.2.3 清洁生产的内容
清洁生产
清洁能源 清洁资源 清洁工艺 清洁设备 清洁产品 清洁服务 清洁管理 清洁审计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社会效益
环境材料学第6章材料的环境友好加 工及制备
(一)清洁的能源
1、最少的能量消耗;常规能源的清洁利用, 如采用洁净煤技术,逐步提高液体燃料、天然气的 使用比例;
6.1.2 污染控制技术
资源 能源
生产
废物处理
产品 无害废物
• 对向环境排放的污染物,在排放到环境以 前进行处理的工艺过程和技术。
环境材料学第6章材料的环境友好加 工及制备
6.1.2 污染控制技术
• 分离处理,减少有害物排放 • 无害化转化处理 • 有害物收集储存处理
环境材料学第6章材料的环境友好加 工及制备
• 避害技术 • 污染控制技术 • 再循环利用技术 • 补救修复技术
环境材料学第6章材料的环境友好加 工及制备
6.1.1 避害技术
• 通过改变生产方式、技术更新和工艺置换来减 少有害物的产生,改善环境,减少污染。
苯类 二氯甲烷 四氯乙烷 四氯化碳
甲苯类 二甲苯类 三氯乙烷 三氯乙烯
氯仿 甲基酮类 镍及其化合物 氰及其化合物
材
生态设计,绿色材料、环境降
料
解材料、环境协调材料、环境
产
工程材料
原料
业
工艺
资源、材料流、F-4、F-10
污染控制、治理和修复,清洁生产, 再利用,再循环
环境材料学第6章材料的环境友好加 工及制备
6.1 降低材料环境负担性的技术
细节性的具体措施
环境材料学第6章材料的环境友好加 工及制备
6.1 降低材料环境负担性的技术
• 饲料、肥料:还田 • 基料:食用菌养殖 • 原材料:造纸
环境材料学第6章材料的环境友好加 工及制备
6.1.4 补救修复技术
广义上包括对由于过去污染物排放的积累造成的环境污染 的补救和修复,和由于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对环境造成的 污染的补救修复处理
资源 能源
生产
产品 补救修复 无害
废弃物
环境材料学第6章材料的环境友好加 工及制备
典型的再循环工艺原理
催化剂循环利用 废气排放
原料 反应
蒸馏
产品
催化剂再生
废热 回收利用
副产品
处理
失效催化剂 废弃物
环境材料学第6章材料的环境友好加 工及制备
案例 秸秆利用
• 燃料:
一、空气氧化气化法,气化炉中不完全燃烧,CO为主的低热值可燃气 二、干馏热解法,热解炉中进行隔绝空气干馏,获得以CH4、H2为主 的中热值可燃气,同时获得人造木炭和木焦油等工业产品 三、气化发电法,气化获得可燃气,再通过燃气发电机发电。
环境材料学第6章材料的环境友好加 工及制备
社会化大生产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用最少的劳动消耗, 生产出最多的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是社会 主义建设的最高准则。马克思曾预言:机器 的改良,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 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 式,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化学的进步,发现 了那些废物的有用性。当今社会化大生产和 科学进步,为清洁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环境材料学第6章材料的环境友好加 工及制备
(三)清洁生产可Biblioteka 避免和减少末 端治理的不彻底而造成的二次污染。
因为清洁生产采用了大量的源头削 减措施,既可减少含有毒成分原料 的使用量,又可提高原材料的转化 率,减少物料流失和污染物的产生 量及排放量,因此而减少二次污染 的机会。
环境材料学第6章材料的环境友好加 工及制备
环境材料学第6章材料的环境友好加 工及制备
(二)通过循环或重复利用,提高资 源效率
清洁生产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通 过循环或重复利用,使原材料最大限度地转化 为产品,把污染消灭在生产过程之中。通过改 进设备或改变燃烧方式,进一步提高能源的利 用率,既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与排放量,又 可节约资源与能源,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 收益,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1)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 资源的代用、二次能源的利用,以及 各种节能、降耗、节水措施,合理利 用自然资源,减缓资源的耗竭。
(2)减少废料与污染物的生成和 排放,促进工业产品的生成、消费过 程与环境相容,降低整个工业活动对 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环境材料学第6章材料的环境友好加 工及制备
6.2.2 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
环境材料学第6章材料的环境友好加 工及制备
清洁生产的意义
实践证明,沿用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 经营为特征的传统模式,经济发展正愈来愈 深地陷入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两大困境: 一是传统的发展模式不仅造成了环境的极大 破坏,而且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加速了自然 资源的耗竭,使发展难以持久;二是以末端 治理为主的工业污染控制政策忽视了全过程 污染控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而清洁 生产恰能较好地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具有 以下显著优点。
6.1.4 补救修复技术
• 核工业:废物 缩减 固化 深埋 分离 转化
环境净化材料 环境修复材料
环境材料学第6章材料的环境友好加 工及制备
6.2 清洁生产技术
提高资源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的工业模式 环保可持续发展概念 整体预防和组织管理的环境策略
有效避免排放废物带来的环境风险和处理处置费用 提高资源效率,降低产品成本
(四)清洁生产可最大限度地替代有毒 的产品、有毒的原材料和能源,替代排污量 大的工艺和设备,改进操作技术和管理方式, 从而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提高 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五)清洁生产可改善工业企业与环境 管理部门间的关系,解决环境与经济相割裂 的矛盾。
环境材料学第6章材料的环境友好加 工及制备
• 不产生有害物质(中间排放)的工艺 • 将有害物质无害化并回收利用的工艺
资源 能源
有污染的工艺
产品 无害废物
环境友好工艺
环境材料学第6章材料的环境友好加 工及制备
• 苯胺生产
铁粉还原硝基苯
氢气催化还原 流态化技术
铁泥废渣废水 含大量硝基苯和氨基苯
大大减少了有害物排放
环境材料学第6章材料的环境友好加 工及制备
清洁生产最好地体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废物产 生最小化,环境污染无害化。
环境材料学第6章材料的环境友好加 工及制备
最优化理论
清洁生产实际上是求解满足生产特 定条件下使其物料消耗最少,而使产品 产出率最高的问题。此问题的理论基础 是数学的最优化理论。很多情况下,废 物最小量化可表示为目标函数,而清洁 生产则是求它在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
系统性 把污染物消除在它产生之前
环境材料学第6章材料的环境友好加 工及制备
1994年的“中国21世纪议程”,将清洁生产列 为“重点项目”之一
• 定义、意义、目标 • 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 • 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 • 清洁生产的实现途径 • 清洁生产实践
环境材料学第6章材料的环境友好加 工及制备
6.2.1 清洁生产定义、意义、目标
资源 能源
零部件
产品
材料
废弃
无害废物
环境材料学第6章材料的环境友好加 工及制备
1 资源再生回收利用
矿石资源消耗 “第二矿业” 能否保持原有使用性能?
循环生产 改性使用(如汽车保险杠回收再生) 降级使用(汽车钢材做建筑钢材使用) 固废 建筑材料(尾矿、钢渣、灰渣)前景好 有机废料 化学助剂(塑料用作还原剂等) 回收处理成本与技术支持
环境材料学第6章材料的环境友好加 工及制备
(一)节能、降耗、降低成本, 增加竞争力
一方面用节能、降耗、减污和降低生产成本, 改善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 业的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可大大减少末端治理的污染负荷, 节省大量环保投入(一次性投资和设施运行 费),提高企业防治污染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环境材料学第6章材料的环境友好加 工及制备
2 能源回收利用:节能&减排
• 可回收能源
工业部门 钢铁
电力 化学 石油
可用能源 高炉焦炉煤气 高炉余压余热 冷却水余热 碳黑厂尾气 油田伴生气
用途 发电、供暖 发电、供暖 养鱼、塑料大棚、供暖 发电、供暖 发电、供暖
垃圾、秸秆、etc.
环境材料学第6章材料的环境友好加 工及制备
环境材料学第6章材料的 环境友好加工及制备
2020/11/23
环境材料学第6章材料的环境友好加 工及制备
6.1 降低材料环境负担性的技术 6.2 清洁生产技术
目标:提高资源能源效率,减少污染排放, 实现可持续发展
环境材料学第6章材料的环境友好加 工及制备
可持续发展的工艺范畴
可持续发展
评价
产品
LCA、指标、标准、数据库
定义(1996年联合国环境署) :清洁生产 是指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 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期增加生态效率并 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对生产,节约原材料,淘汰有毒原材料, 减降所有废物的数量和毒性。
对于产品,旨在减少从原材料的提炼到产 品的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
对服务,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
• 废物与资源转化理论 • 生产过程最优化理论 • 社会化大生产理论
环境材料学第6章材料的环境友好加 工及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