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税法练习题

财税法练习题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财税法学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财政法2.预算3.农业税4.税收保全5.税收公平6.税法7.政府采购8.税务代理9.增值税10.税收法定二、判断改错题1.预算具有法律效力,因此预算就是法律。

2.政府采购的方式就是公开招标。

3.税法的调整对象是税收法律关系。

4.所得税为间接税。

5.我国现行的增值税为生产型增值税。

6.消费税在销售环节征收。

7.所得税中的应税所得包括合法所得和违法所得。

8.会计师、审计师、律师可直接从事税务代理工作。

9.我国营业税的征税范围是服务业。

10.购买国债的利息要依法纳税。

11.《预算法》规定,我国统一实行单式预算。

12.税务登记证既可以由纳税人使用,也可转让他人使用。

13.税收法律关系主体中,征税主体指的是税务机关。

14.我国现行的消费税既对特定的消费品征税,也对特定的消费行为征税。

15.农业税的计税依据为常年产量。

16.增值税为直接税。

17.纳税人违反税收法律、法规被处以的滞纳金、罚金和罚款等,可以计算在应税所得额内。

18.企业纳税人的计税依据是企业每一纳税年度内的收入总额。

19.税收保全措施与税收强制执行措施应同时实行。

20.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点。

三、简答题1.税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税法的构成要素是什么?3、我国消费税有什么特点?4.我国增值税的税收优惠规定有哪些?5、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是什么?6、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条件、程序和内容是什么?7.政府采购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8.消费税的征税范围是什么?9.税法的构成要素有哪些?10.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和税目是什么?11.税法有什么特征?12.财政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四、论述题1.试论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2.试论税法的基本原则?五、案例分析1. 2002年9月某机床厂销售机床10台,每台单价200000元,价外收取包装费、运费、装卸费50000元。

该月企业购进原材料支出840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款142800元;购入燃料支出120000元,20400元;购入低值易耗品支出140000元,专用发票注明税款为23800元。

试计算该企业该月应纳增值税额?2.张某为某公司职工。

今年某月其取得如下收入:(1)公司本月工薪5000元;(2)购买某上市公司股票获股息5000元;(3)储蓄存款利息所得2000元;(4)购买国债获利息5000元。

(5)发表论文获得稿酬3000元。

假如均没有代扣代缴,试问:1.张某应如何纳税;2.张某该月共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3.某饭店附设卡拉ok厅,并能准确单独核算其营业额。

某月取得收入共80万元,其中餐饮收入50万元,客房收入14万元,卡拉ok厅收入16万元。

服务业营业税税率为5%,当地人民政府确定的娱乐业的税率为20%。

试问该饭店该月应纳营业税税额是多少?4.李某今年某月收入如下:(1)所属单位支付工薪4000元;(2)业余时间帮某单位提供专业服务取得劳务报酬30000元;(3)购买国债获得利息5000元;(4)储蓄存款利息5000元。

(5)购买福利彩票中奖5000元。

假如均未代扣代缴,试计算李某该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财政法:财政法是调整国家在财政活动和财政管理中与财政管理相对人所形成的财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预算:预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各级人民政府和实行预算管理的各部门、各单位一定期间的财政或财务收支计划。

3.农业税:农业税是国家向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农业收入征收的一种税。

4.税收保全:税收保全措施是为确保国家税款不受侵犯而由税务机关采取的行政保护手段。

税收保全措施通常是在纳税人法定的缴款期限之前所作出的税收行政行为。

5.税收公平:所谓税收公平主义原则,是指纳税人的地位必须平等,税收负担必须在纳税人之间进行公平分配。

税收公平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两个方面。

横向公平是指经济情况相同、纳税能力相等的纳税人,其税收负担也应相等,即实行普遍纳税原则。

纵向公平是指经济情况不同、纳税能力不相等的纳税人,其税收负担亦应不同。

6.税法:广义的税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而狭义的税法,是指调整税收关系的基本法,即税法典。

一般所称税法,多指广义的税法。

2.政府采购: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3.税务代理:税务代理是指税务代理人在法定的代理范围人,接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委托,代为办理税务事宜的一种民事代理行为。

4.增值税:增值税是指以商品生产流通和劳务服务各个环节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5.税收法定:是指税收的征纳必须基于法律依据才能进行,包括征税主体依法征税和纳税主体依法纳税。

税收法定主义原则的实质是有关征税权行使方式的原则。

二、判断改错题1.预算具有法律效力,因此预算就是法律。

错误。

预算具有法律效力,但预算本身不是法律。

2.政府采购的方式就是公开招标。

错误。

政府采购的方式包括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和询价等方式。

3.税法的调整对象是税收法律关系。

错误。

税法的调整对象是税收关系。

4.所得税为间接税。

错误。

所得税为直接税。

所得税税负不能转嫁。

5.我国现行的增值税为生产型增值税。

正确。

6.消费税在销售环节征收。

错误。

消费税在生产环节征收。

进口商品的消费税在进口环节征收。

7.所得税中的应税所得包括合法所得和违法所得。

错误。

所得税中的应税所得是指合法所得。

不包括违法所得。

8.会计师、审计师、律师可直接从事税务代理工作。

错误。

取得执业会计师、审计师、律师资格以及连续从事税收业务工作15年以上者,可不参加全国统一的税务师资格考试,其代理资格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考核认定。

9.我国营业税的征税范围是服务业。

错误。

我国营业税的征税范围是营业税的征税范围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行为。

10.购买国债的利息要依法纳税。

错误。

购买国债的利息依法免税。

11.《预算法》规定,我国统一实行单式预算。

错误。

《预算法》规定,我国统一实行复式预算。

复式预算是指根据收支性质的不同,制定不同的预算,在此基础上制定的总的预算。

12.税务登记证既可以由纳税人使用,也可转让他人使用。

错误。

税务登记证只能由纳税人使用,不可转让他人使用。

13.税收法律关系主体中,征税主体指的是税务机关。

错误。

税收法律关系主体中,征税主体主要指的是税务机关,还包括海关、地方财政部门。

14.我国现行的消费税既对特定的消费品征税,也对特定的消费行为征税。

错误。

我国现行的消费税是指对特定的消费品征税,不包括对特定的消费行为征税。

15.农业税的计税依据为常年产量。

正确。

16.增值税为直接税。

错误。

增值税为间接税。

增值税税负最后转嫁给消费者承担。

17.纳税人违反税收法律、法规被处以的滞纳金、罚金和罚款等,可以计算在应税所得额内。

正确。

18.企业纳税人的计税依据是企业每一纳税年度内的收入总额。

错误。

企业纳税人的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而应税所得额为企业每一纳税年度内的收入总额扣除法定项目后的余额。

19.税收保全措施与税收强制执行措施应同时实行。

错误。

税收保全措施与税收强制执行措施实行的条件不同,税收保全措施实施在前,税收强制执行措施实施在后。

20.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点。

三、简答题1.税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税法的基本原则,是指一国调整税收关系的规律的抽象和概括,是贯穿税法的立法、执法和守法全过程的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法律准则。

具体包括:(1)税收法定主义原则(2)税收公平主义原则(3)社会政策原则(4)税收效率原则2.税法的构成要素是什么?答:税法要素,又称课税要素,是指各种单行税种法具有的共同的基本构成要素的总称。

税法的构成要素包括:(1)纳税人。

纳税人,又称纳税义务人,是指税法制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2)征税对象。

征税对象,又称课税对象,是指税法规定对什么征税。

(3)税率。

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或计税依据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反映了征税的深度。

(4)纳税环节、期限和地点(5)减免税(6)税务争议3、我国消费税有什么特点?答:消费税是对消费流转额征收的一种流转税,是商品课税的一种主要形式。

消费税具有以下特点:1.征收范围的有限性。

从概念上,消费税应对全部消费品和消费行为课税,但由于消费税立法的目的通常是对特定的消费品的生产经营或消费行为进行调控,因此,各国实际上只是有选择地对部分消费品或消费行为征收消费税。

限制消费、节约资源、体现受益原则等均为众多国家采用为决定消费税征范围的依据。

我国在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选择少数消费品交叉征收消费税。

2.征收环节的单一性。

消费税只在消费品生产、流通或消费的某一环节一次性征收。

3.税负具有转嫁性。

消费税无论在哪个环节征收,也无论实行价内税或价外税,消费品中所含消费税税款都由消费者承担。

4.我国增值税的税收优惠规定有哪些?答:(一)增值税的免税范围(1)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业产品;(2)避免药品和用具;(3)古旧图书;(4)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5)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6)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所需进口的设备;(7)销售自己使用过的物品;(8)由残疾人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9)个人纳税人销售额未达到规定的增值税起征点。

(二)增值税的返还增值税的返还有两种情况,一是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超税负返还,二是对部分企业或产品的增值税实行先征收后返还。

(三)出口货物的增值税优惠《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但是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据此,出口货物增值税政策有三种情况:适用零税率,免税、征税。

5、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是什么?答:我国《个人所得税法》采用分类所得税制,明确列举了11项应纳税个人所得:1.工资、薪金所得。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4.劳务报酬所得。

5.稿酬所得。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8.财产租赁所得。

9.财产转让所得。

10.偶然所得。

11.其他所得,即除了上述所得以外的,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决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6、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条件、程序和内容是什么?答:税收强制执行措施是指税务机关在采取一般税收管理措施无效的情况下,为了维护税法的严肃性和国家依法征税的权力所采取的税收强制手段,是税收强制性的具体表现。

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汉》在第27条中也赋予了税务机关必要的强制执行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