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历史下册 学法指导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学法指导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课题】历史学法指导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回顾、总结上学期学习历史的得与失
2、使学生明确学会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方法重要性的认识。

3、明确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力争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教师的教学。

4、授之以渔,教给学生一些学习初历史的方法。

5、提出本学期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初步明确历史学习的一些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落实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过程]
一、引发对历史学科的兴趣爱好,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自觉学习的先导。

有历史兴趣的同学不必说,缺乏历史学习兴趣的同学,该怎样培养兴趣呢?明确学习目的是根本。

今天的初中学习是为今后读高中做准备的,而上高中是要经过选拔性考试的。

高考竞争是残酷的,要想不被淘汰,高考要考的科目你都得认真学习,都应当有兴趣。

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历史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决非一时一段的努力所能达到的。

因此,只有注重学习方法,方能事半功倍,适应考试形势的要求。

在学习方法上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把握学习的各个环节
学习过程有哪些环节,并非每个同学心中有数。

要想提高学习效率,课前预习、课中听讲笔记思考质疑、课后及时练习复习等环节一个都不能落下。

课前预习有助于课中针对性地学习,突破重点难点,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课中听讲要认真、要始终有激情。

如果上课不认真听讲,指望下课后再复习,这是本末倒置的,也是行不通的,为了保证课堂效率,在时间上每节课应着重抓住两个环节,一是一节课的开始。

预备钟一响,就应迅速进教室,做好准备工作以便迅速进入听讲角色。

二是一节课的后半部分。

这时人已较困,注意力难以继续集中,希望同学们自我暗示,提醒自己保持注意力。

至于复习,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原理,新知识在初期是最易遗忘的,此后就逐渐难以忘记。

所以课后要及时复习。

2.学会动脑筋
动脑筋话好说,事难做。

如何动脑筋?如学习时我们不就事论事,而是能站在一定高度看问题;再如学习时我们可以先联系相关、相近或相反的知识,再把它们进行比较,找出其异同点,最后升华得出规律性的认识。

“联系→比较→升华”就是一个开启思路、动脑筋的好路子。

3. 区分课本中一般性的叙述和归纳性的结论
同学们在读历史课本时,总喜欢把课本从头到尾一直读下来,动脑筋不多。

考试时总是自己想破脑壳找结论,结果还往往是错的。

其实,好多典型精彩的结论课本已经给出,只要我们在读书时多用点心注意区分课本中一般性的叙述和归纳性的结论就行了。

4.理清主线,建构体系
历史知识的特点是具体性、过去性,且知识点繁杂。

其实任何一门知识之所以被称为科学,就是因为它有完整的学科体系,学习历史时我们要善于抓住其学科体
系。

如学习世界近现代史,我们可以以“资本主义生产力”为主线,抓住每个阶段的经济、政治、国际关系、民族解放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方面的辅线来建构体系: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17~18世纪,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8世纪晚期~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19世纪晚期~20世纪40年代中期,第二次工业革命→20世纪40年代中期~今,第三次科技革命(详细体系略)。

科学的知识体系,能帮助我们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高我们驾驭具体知识的能力。

5、化死为活巧记忆
历史学科的记忆量要求特别大,如何记忆?除了理解记忆外,历史有很多具体知识点是无法通过理解来记忆的,如某一时期的科技成就、同一时期几个思想家的思想等等,这些实际上是些“死”知识。

这些“死”知识可以通过下面方法来巧记。

①数字代表法:即把某一历史知识通过一个或几个数字概括出来,形成要点。

如: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可概括为“一化三改”即: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提取字头法:即提取某一历史知识每一句的头一个或几个字为要点,组成另一个词或一句话。

如:记646年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时,可记为“分田土改”即分配土地给农民;田地不得买卖;土地属国家;改革行政制度。

③谐音趣味记忆法:即把某一历史知识的几个关键知识用谐音或组成有趣味的几个字帮助记忆。

如:记苏联在1924年刚成立时的加盟共和国,可记做“乌外有两只鹅”。

即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外高加索。

这样趣味性强,记得快而牢。

④关键词词法:即抓住某一历史知识的关键词词归纳成要点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如:我们可将形成的过程用几个关键词掌握:即①开始;②进一步;③大大加深;④完全陷入。

然后联系几次列强侵华战争的影响:①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②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③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④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合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⑤概括记忆法:就是将某一历史知识加以概括,使之简单化。

如:拉美革命的过程可概括为:一场革命、二个阶段(1810—1815;1816—1826)、三个中心(墨西哥、委内瑞拉、阿根廷)、三个领导人(伊达尔哥、玻利瓦尔、圣马丁)、反对2个殖民者(葡萄牙、西班牙)、一场决战(阿亚库巧战役)即“123321”就可以将整个拉美革命进程完全掌握。

三、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吃苦精神
要想成功,先学会吃苦,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爱迪生说过:“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一分灵感加九十九分汗水”。

谁不祈盼成功?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

奥秘在于,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吃苦。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成绩是来自日积月累的结果。

荀子在《劝学篇》中就曾这样论述勤与学的关系:“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勤奋的人,不一定都能领略成功的喜悦,但他们的心灵却比任何人都充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