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一、工厂电力线路的安全检查电力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输送电能的重要任务。
但目前在部分工厂中,往往对电力线路的安全检查和运行爱护重视不够,导致个别区段的电力线路的安全性降低,增大了发生电气事故的可能性。
因此,加强工厂电力线路的安全检查是专门必要的。
①架空线路的安全检查对厂区架空线路,一样要求每月进行1次安全检查。
如遇大风大雨及发生故障等专门情形时,还需临时增加安全检查次数。
架空线路的安全检查应重点检查以下项目:②电线杆子有无倾斜、变形、腐朽、损坏及基础下沉等现象。
③沿线路的地面是否堆放有易燃易爆和强腐蚀性物质。
④沿线路周围,有无危险建筑物。
应尽可能保证在雷雨季节和大风季节里,这些建筑物不致对线路造成损坏。
⑤线路上有无树枝、风筝等杂物悬挂。
⑥拉线和板桩是否完好,绑托线是否紧固可靠。
⑦导线的接头是否接触良好,有无过热发红、严峻老化、腐蚀或断脱现象;绝缘子有无污损和放电现象。
⑧避雷接地装置是否良好,接地线有无锈断情形。
在雷雨季节到来之前,应重点检查。
二、变电所的运行与治理做好变电所的运行治理工作,是实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供电的重要保证。
因此,变电必须备有与现场实际情形相符合的运行规章制度,交由值班人员学习并严格遵守执行,以确保安全生产。
(一)运行制度①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工作必须严肃、认真进行。
交接班人员应严格按规定履行交接班手续,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
(1)交班人员应详细填写各项记录,并做好环境卫生工作;遇有操作或工作任务时,应主动为下班做好预备工作。
(2)交班人员应将下列情形做详尽介绍:1.所管辖的设备运行方式,变更修饰情形,设备缺陷,事故处理,上级通知及其它有关事项;2.工具外表、备品备件、钥匙等是否齐全完整。
(3)接班人员应认真听取交接内容,核对模拟图板和现场运行方式是否相符。
交接完毕,双方应在交接班记录簿上签名。
(4)交接班时,应尽量幸免倒闸操作和许可工作。
在交接中发生事故或专门运行情形时,须赶忙停止交接,原则上应由交班人员负责处理,接班人员应主动协助处理。
当事故处理告一段落时,再连续办理交接班手续。
(5)若遇接班者有醉酒或精神失常情形时,交班人员应拒绝交接,并迅速报告上级领导,做出适当安排。
②巡回检查制度:为了把握、监视设备运行状况,及时发觉专门和缺陷,对所内运行及备用设备,应进行定期和专门巡视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修订改进。
(1)巡视周期。
有人值班的变电所每小时巡视一次,无人值班的变电所每四小时至少巡视一次,车间变电所每班巡视一次。
专门巡视按需要进行。
(2)定期巡视项目。
1)注油设备油面是否适当,油色是否清晰,有无渗漏。
2)瓷绝缘子有无破裂和放电现象。
3)各连接点有无过热现象。
4)变压器及旋转电机的声音、温度是否正常。
5)变压器的冷却装置运行是否正常。
6)电容器有无异声及外壳是否有变形膨胀等现象。
7)电力电缆终端盒有无渗漏油现象。
8)各种信号指示是否正常,二次回路的断路器、隔离开关位置是否正确。
9)继电爱护及自动装置压板位置是否正确。
10)外表指示是否正常,指针有无弯曲、卡涩现象;电度表有无停走或倒走现象。
11)直流母线电压及浮充电流是否适当。
12)蓄电池的液面是否适当,极板颜色是否正常,有无生盐、弯曲、断裂、泡胀及局部短路现象。
2楼13)设备缺陷有无进展变化。
(3)专门巡视项目。
1)大风来临前,检查周围杂物,防止杂物吹上设备;大风时,注意室外软导线风偏后相间及对地距离是否过校2)雷电后,检查瓷绝缘有无放电痕迹,避雷器、避雷针是否放电、雷电计数器是否动作。
3)在雾、雨、雪等气象时,应注意观看瓷绝缘放电情形。
4)重负荷时,检查触头、接头有无过热现象。
5)发生专门运行情形时,查看电压、电流及继电爱护动作情形。
6)夜间熄灯巡视,检查瓷绝缘有无放电闪络现象、连接点处有无过热发红现象。
(4)巡视时应遵守的安全规定。
1)巡视高压配电装置一样应两人一起进行,经考试合格并由单位领导批准的人员承诺单独巡视高压设备。
巡视配电装置、进出高压室时,必须随手把门关好。
2)巡视高压设备时,不得移开或越过遮栏,并不准进行任何操作;若有必要移动遮栏时,必须有监护人在场,并保持下列安全距离:10kV及以下0.7m 35Kv 1m 3)高压设备的导电部分发生接地故障时,在室内不得接近故障点4m以内,在室外不得接近故障点8m以内。
进入上述范畴的人员必须穿绝缘靴,接触设备的外壳和构架时,应戴绝缘手套。
③设备缺陷治理制度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是确保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之一。
为了全面把握设备的健康状况,应在发觉设备缺陷时,尽快加以排除,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同时,也是为安排设备的检修及试验等工作打算提供依据,必须认真执行以下设备缺陷治理制度。
(1)凡是已投入运行或备用的各个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包括电气一次回路及二次回路设备、防雷装置、通信设备、配电装置构架及房屋建筑,均属设备缺陷治理范畴。
(2)按对供、用电安全的威逼程度,缺陷可分为I、II、III三类:両类缺陷是紧急缺陷,它是指可能发生人身伤亡、大面积停电、主设备损坏或造成有政治阻碍的停电事故者,这种缺陷性质严峻、情形危险,必须赶忙处理;?II类缺陷是重大缺陷,它是指设备尚可连续运行,但情形严峻,已阻碍设备出力,不能满足系统正常运行之需要,或短期内会发生事故,威逼安全运行者;?III类缺陷为一样缺陷,它性质一样、情形轻微,临时不危及安全运行,可列入打算进行处理者。
发觉缺陷后,应认真分析产生缺陷的缘故,并依照其性质和情形予以处理。
发觉紧急缺陷后,应赶忙设法停电进行处理。
同时,要向本单位电气负责人和供电局调度汇报。
发觉重大缺陷后,应向电气负责人汇报,尽可能及时处理;如不能赶忙处理,务必在一星期内安排打算进行处理。
发觉一样缺陷后,不论其是否阻碍安全,均应积极处理。
对存在困难无法自行处理的缺陷,应向电气负责人汇报,将其纳入打算检修中予以排除。
任何缺陷发觉和排除后都应及时、正确地记入缺陷记录簿中。
缺陷记录的要紧内容应包括:设备名称和编号、缺陷要紧情形、缺陷分类归属、发觉者姓名和日期、处理方案、处理结果、处理者姓名和日期等。
电气负责人应定期(每季度或半年)召集有关人员开会,对设备缺陷产生的缘故、进展的规律、最佳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等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不断提高运行治理水平。
4.变电所的定期试验切换制度(1)为了保证设备的完好性和备用设备在必要时能真正的起到备用作用,必须对备用设备以及直流电源、事故照明、消防设施、备用电源切换装置等,进行定期试验和定期切换使用。
(2)各单位应针对自己的设备情形,制定定期试验切换的项目、要求和周期,并明确执行者和监护人,经领导批准后实施。
(3)对运行设备阻碍较大的切换试验,应做好事故预想和制订安全计策,并及时将试验切换结果记入专用的记录簿中。
5.运行分析制度实践证明,运行分析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对提高运行治理水平和安全供、用电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各单位要依照各自的具体情形不断予以修正和完善。
(1)每月或每季度定期召开运行工作分析会议。
(2)运行分析的内容应包括:设备缺陷的缘故分析及防范措施;电气主设备和辅助设备所发生的事故(或故障)的缘故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反事故措施;…总结发生缺陷和处理缺陷的先进方法;分析运行方式的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和合理性;分析继电爱护装置动作的灵敏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3)每次运行分析均应做好详细记录备查。
(4)整改措施应限期逐项落实完成。
6.场地环境治理制度(1)要坚持文明生产,定期清扫、整理,经常保持场地环境的清洁卫生和整齐美观。
(2)消防设施应固定安放在便于取用的位置。
(3)设备操作通道和巡视走道上必须随时保证畅通无阻,严禁堆放杂物。
(4)操纵室、开关室、电容器室、蓄电池室等房屋建筑应定期进行修理,达到“四防一通”(防火、防雨雪、防汛、防小动物的侵入及保持通风良好)的要求。
(5)电缆沟盖板应完整无缺;电缆沟内应无积水。
(6)室外要经常清除杂草,设备区内严禁栽培高杆或爬藤植物,如因绿化需要则以灌木为宜,而且应经常修剪。
(7)机动车辆(如起重吊车)必须经电气负责人批准后方可驶入变电所区域内。
进行作业前落实好安全措施,作业中应始终与设备有电部分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设专人监护。
(二)技术治理技术治理是变电所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技术治理可使运行人员有章可循,并便于积存资料和运行事故分析,有利于提高运行人员的技术治理水平,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技术治理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收集和建立设备档案(1)原始资料,如变电所设计书(包括电气和土建设施)、设计产品说明书、验收记录、起动方案和存在的问题。
(2)一、二次接线及专业资料(包括展开图、屏面布置图、接线图、继电爱护装置整定书等)。
(3)设备台帐(包括设备规范和性能等。
(4)设备检修报告、试验报告、继电爱护检验报告。
(5)绝缘油简化试验报告、色谱分析报告。
(6)负荷资料。
(7)设备缺陷记录及分析资料。
(8)安全记录(包括事故和专门情形记载)。
(9)运行分析记录。
(10)运行工作打算及月报。
(11)设备定期评级资料。
2.应建立和储存的规程应储存部颁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变压器运行规程》;《电力电缆运行规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规程》;《变电运行规程》和本所的事故处理规程。
3.应具备的技术图纸有防雷爱护图、接地装置图、土建图、铁件加工图和设备绝缘监督图。
4.应挂示的图表应挂示一次系统模拟图、主变压器接头及运行位置图、变电所巡视检查路线图、设备定级及缺陷揭示表、继电爱护定值表、变电所季度工作打算表、有权签发工作票人员名单表、设备分工治理表和清洁工作区域划分图。
5.应有记录簿应有值班工作日记簿、值班操作记录簿、工作票登记簿、设备缺陷记录簿、电气试验现场记录簿、继电爱护工作记录簿、断路器动作记录簿、蓄电池爱护记录簿、蓄电池测量记录簿、雷电活动记录簿、上级文件登记及上级指示记录簿、事故及专门情形记录簿、安全情形记录簿和外来人员出入登记簿。
C.电气设备交接试验与验收关于新建的变电所或新安装和大修后的电气设备,都要按规定进行交接试验,用户单位要与试验部门办理交接验收手续。
交接验收的项目有:竣工的工程是否符合设计;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调整试验项目及其结果是否符合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各项技术资料是否齐全等。
对电气设备进行交接试验,是检验新安装或大修后电气设备性能是否符合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判定新安装的电气设备在运输和安装施工的过程中是否遭受绝缘损害或其性能是滞发生变化,或者判定设备大修后其修理部位的质量是滞符合要求。
至于正在运行中的电气设备,则按规定周期进行例行的试验,即预防性试验。
通过预防性试验能够及时发觉电气设备内部隐藏的缺陷,配合检修加以排除,以幸免设备绝缘在运行中损坏,造成停电甚至发生严峻烧坏设备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