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专家教导追寻名师之路
在我校建校十周年的庆典中,我有幸聆听了龙宝新博士作的《如何成为一名名师》的报告。
和在随后的“阳光师训”活动中,通过名师的课堂风采、点评互动和亲切交流,使我好似享受了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给我已产生职业倦怠的心灵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让我感受到教育的天空一下子广阔起来,使我从新鼓起成长为一名名师的激情。
现就自己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第一、教师要有对自己职业的热爱。
斯霞普说:没有正真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每一位教师要有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把教育做成一份事业,而不是当成一种职业。
把对教育的热爱转化为教学工作中的热情,从新回到激情燃烧的岁月。
这样,才会体验到教师工作的幸福感,才会产生无穷的动力、创造力,才会为我们的事业插上理想的翅膀。
第二、爱学生是教育好学生的根基。
鲁迅曾说:教育根植于爱。
教育教学是一个传播爱、收获爱的过程。
我们带着爱走进课堂,就不会因学生的捣乱而恼怒。
也不会因黑板没擦而摔桌子。
我们会轻轻地叫醒睡觉的同学,会自己默默地擦净黑板,会耐心地为学生讲解错题。
一名教师只有了对学生的爱,爱自己所有的学生,才会迈出走向名师的第一步。
二:有变革才有创新。
第一、改变思维模式。
在新课改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把原来的重视“双基”教学转变成重视三维目标的落实,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是我们新课改的前提。
同时改变对教材的理解,重视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创造性地利用教材,让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时代的发展合拍是新课改地基础。
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与评价内容,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各种素养的养成是新课改的关键。
只有敢于变革,才会有所创新。
只有在教学中善于打破常规,才会走入一片新天地。
但凡我们熟悉的名师,都是在变革中有所创新,才成为教育事业的楷模。
第二,改变角色定位。
让老师从课堂的中心进行合理的位移,由原来的“主演”转变成“导演”,变成学生学习的协作者,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者。
恢复学生的“主角”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探索过程,张扬个性,发现自我。
一名名师,是课堂教学的研究者,是学生对话的交流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他就像一个路标,会引领学生自己去探寻知识宝藏。
第三、转变备课方式。
“一堂课备一辈子,一辈子备一堂课。
”从单纯的备教材转变为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备教学媒体,备各种教学资源,另外还要备自己,备教学设计。
备出挑战传统、异想天开的课,备出不断创新、超越自我的课,为学生的成功引路,为学生的发展奠基,同时也为教师自己的幸福积累资本。
新课改的基本模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老师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投身到新课改的行列中,这是时代的要求,是老师的职责要求。
三:不断反思就有进步。
第一,反思是一名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记得一位专家说:“你努力地教一辈子的课也不一定成为名师,但要坚持写几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长为名师。
”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关键,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要重视反思、善于反思,要让反思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一种习惯,成为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有力的手段。
第二,善于反思才能成就精彩的课堂。
我们上的、听的每一节课都有其精彩之处,及时地记录下来就是我们以后备课的资源,任何一堂课也都会有疏漏、失误之处,课下冷静思考,剖析原因,积极寻找对策和解决方法就会成就下一次的成功。
另外,反思还可以记录下精彩的瞬间、有效的生成,可以拓宽教师的思路,有利于对教学的再设计。
四:不断读书是成功的阶梯。
第一、读书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比他课堂要讲的东西多十倍、多二十倍,便能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才能从大量的事实中选出最主要的来讲。
”可见教师要担当历史和时代所赋予我们的重任,仅仅满足于学习和研究过的某一专业,是根本不能适应教学需要的,教师职业本身就决定了教师必须以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知识和不断增加新知识。
科技迅猛发展,新知识迭出不穷,所以,我们要用敏锐的目光,学习、了解、掌握大量的学科知织,使自己成为知识面广、专业知识深厚的“T”型人才,从专业型教师逐步向综合型、学者型教师过渡,以适应未来社会和教育系统内部的竞争。
第二、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本好书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可以成为我们的指路明星。
特别是在这个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而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多读书是不可缺少的。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一个博览群书的教师一定是受学生尊敬的教师,一个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的教师一定是学生乐于接近的教师。
读书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的自觉行为,让书香伴随我们的教育事业一路同行。
五:协作,众人拾柴火焰高。
第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协作可以取长补短,可以得到同伴的支持和帮助。
众多名师的成长经历启迪我们:要想使自己得到较快的提高和发展,一定要融入一个集体,要有自己的协作组,有自己的研究共同体。
教学,不应是孤军奋战,教育研究更不应该是单纯的个人努力。
第二、合作创造和谐。
教学是一个需要奉献的事业,是一个需要耐得住寂寞的事业。
一个人的孤军奋战难免会产生落寞感,势必会影响自己前进的步伐。
悲伤需要有人安慰,成功需要有人喝彩,困惑时,需要有人点拨,困难时,需要有人拉一把。
把自己融入一个集体,为他人的成功祝福,为自己的成长欢呼,体会合作带来的和谐与幸福,共享研究成果,一起思索问题的解决策略,共同行进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前途一定无限光明。
让我们学习名师的教育智慧,让我们学习名师的敬业精神、让我们自觉地靠拢名师,若干年后让我们也会成为教育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