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思结合,感悟真情人间真情作文300字教材:《她是我的朋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本教学设计,从学生的阅读心理出发,引导学生认真默读,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义方面的作用,进而理解内容,受到思想启迪。
教学目标:1 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迫在眉睫、查看、休克、草垫、呜咽、拳头、竭力”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文本内容,抓住描写阮恒献血的动作、神态的语句,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交流“朋友”情谊,唤醒阅读期待1 “朋友”,一个多么熟悉、亲切、温馨的词语。
说说生活中你曾为朋友做过什么事,或者朋友曾为你做过的让你感动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分享你们之间的友情故事。
(学生交流。
)2 同学们的朋友可真不少,对朋友都有着各自的理解和感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有关朋友之间的故事。
(板书并齐读课题。
)3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她”是谁?“我”又是谁?“她”和“我”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说“她是我的朋友?”……)(设计意图:以“朋友”为话题,引出课题,既勾起学生美好的回忆和对友情温馨的内心体验,又激发了学习兴趣,唤醒了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朋友情1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主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
2 谁愿意把自己读得最好的一两个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学生展示读,师生评价,注意读准多音字“血”等。
)3 你觉得哪些段落比较难读?试着把它读通、读熟。
4 学习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认读、扩词。
)5 通过读文,谁能尝试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指名回答。
)6 把这些问题的答案串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谁来试试?(同桌练说,指名说。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本教学环节通过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课文,愉悦、轻松地达到了把课文读通、读正确,整体感知文本的目的。
同时学生学到通过质疑、解疑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三、总结学法,布置作业1 总结学法:通过这课时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哪些阅读的方法?(提出问题,自主阅读课文,解决问题;朗读理解课文……)2 布置作业:①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抄一抄、记一记你认为难写、难记的词语。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听写词语:休克、输血、迫在眉睫、阮恒、草垫、擦拭、捂住脸、掩盖痛苦、竭力制止。
2 导入新课:谁能用上刚才听写的部分词语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自由表达。
)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走进阮恒的内心,仔细体会“朋友”的深刻涵义。
(设计意图:听写词语,以词语串联文章主要内容,不仅整体回顾了文本内容,而且顺势引领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二、潜心品读,感悟朋友情(一)体验阮恒献血前的内心世界1 指名读第1~4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找出最能体现小姑娘处境危急的词语。
(迫在眉睫)2 “迫在眉睫”是什么意思?你能结合生活实际,用“迫在眉睫”说一句话吗?3 课文中哪些词句表达了情况“迫在眉睫”?4 谁能把当时情况的紧急用朗读表现出来?(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是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
这里紧扣关键词“迫在眉睫”,让学生联系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同时,进入课文情境,以利于深入理解、感悟。
)过渡:献血迫在眉睫,阮恒是怎样做的呢?请看课文第5自然段。
出示句子: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
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1 指名读,想想:你有过举起手来又放下去或者举起来放下去又举起来这样的经历吗?谁来具体说说?2 阮恒为什么这么做?请你根据阮恒的表现,联系下文读一读,想一想此时阮恒心里会想些什么?(内心很矛盾,害怕,犹豫,想献血又怕献血,最后下定决心献血……)3 是啊,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阮恒终于坚定地举起了手,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的孩子啊!同学们,请用朗读来表达你此刻的内心感受吧。
(学生练读,指名读。
)(设计意图:“举――放――举”三个无声动作细腻地刻画了阮恒当时矛盾的心情。
教学时,紧扣这三个动词,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加深情感体验,感悟阮恒内心活动。
)(二)感悟阮恒的美好心灵过渡:“举起来――放下去――举起来”真切地再现了阮恒献血前的复杂心情。
在接下来的输血过程中,阮恒一直很少说话,作者更多的是描写他的表情和动作,让我们一起透过表情和动作去理解阮恒的美好心灵。
1 默读第6~11自然段,画出描写阮恒动作和表情的句子,反复朗读,细细品味,用心感受。
2 交流,出示:①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②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③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④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
⑤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⑥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3 请反复朗读上面的句子,找出描写阮恒“哭”的词语。
(板书:啜泣呜咽哭泣抽泣)4 请你借助工具书或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几个词语分别描写了怎样的一种哭。
(啜泣:抽抽搭搭地哭。
呜咽:低声哭泣。
抽泣:一吸一顿地哭。
)5 自己根据意思,试做做“啜泣、呜咽、哭泣、抽泣”动作,并体会它们的不同状态。
6 啜泣、呜咽、哭泣、抽泣这一表达顺序能变换吗?为什么?7 是呀,从“啜泣”到“呜咽”,再到“哭泣”、“抽泣”表达了(阮恒越来越害怕,哭得越来越伤心的心理活动和表情,你觉得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阮恒当时的心情?(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8 当针扎进阮恒的血管后,他“啜泣――呜咽――哭泣――抽泣”,内心充满矛盾,但他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让我们看着屏幕,仔细观察阮恒的神情、动作,走进阮恒的内心,倾听他的心声。
完成以下填空。
(课件展示,配乐,学生练习。
)①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心想:____,但是,他又想:___,于是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②他又开始呜咽,心想:________,但是,他又想:________,于是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③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
他在想:________。
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④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这是因为________。
9 同学们,阮恒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去挽救朋友的生命,这是一份多么难能可贵的朋友情啊!让我们在音乐声中一起回读课文第5~11自然段,再次感受阮恒矛盾、痛苦的内心,以及他那勇敢、无私的抉择。
(设计意图:读是阅读教学的根本。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引领学生紧扣描写阮恒动作和表情的句子,与文本对话走进阮恒的内心世界,理解他所受的困扰,感受他的美好心灵,学习他的优秀品格。
)过渡:尽管阮恒极力掩饰自己的痛苦,还是被医生察觉了。
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他”。
想想医生会说些什么。
(针对学生所说,引导学生领会虽然献血不会死,阮恒的担心只是一场虚惊,但他愿为朋友牺牲自己的崇高品格令人敬佩。
)10 请轻声读课文第12~14自然段,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阮恒“以为自己就要死了”的想法是从什么时候产生的?(小组交流:推举代表班上交流。
)11 阮恒以为输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自己就要死了。
既然这么认为,阮恒为什么还要选择献血?请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学生表达。
)12 “她是我的朋友。
”这句朴实的语言,蕴含着一份多么真诚的朋友真情,阮恒的勇敢行为让所有的人为之动容。
(教师:阮恒之所以在害怕的同时毅然举起了手,是因为――生接读:她是我的朋友。
教师:阮恒之所以在输血过程中极力抑制自己的哭泣,是因为――生接读:她是我的朋友……)三、拓展文本,升华“朋友情”阮恒勇敢、善良、无私助人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们的心。
“千金难买是真情”。
同学们,让我们真诚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用爱心丰富我们精彩的生活!1 搜集与朋友真诚相处的歌曲、格言、文章,与你的朋友共同分享。
2 想象医生和阮恒的对话,写成一段话,和自己的伙伴合作表演。
3 以“朋友”为题,写一篇小短文。
4 亲手制作友情卡,在卡上写上赠言,送给你的好朋友。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本教学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关注生活,把读、写、画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马铺中心小学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安厚中心小学◇:刘岭南◇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