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统考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基础知识。
(共15题;共110分)
1. (8.0分)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搭配。
穿________ 腊八粥
熬________ 新衣
骑________ 庙会
逛________ 毛驴
2. (2分)下列加下划线的字中读音有错的是哪一项()
A . 氛(fēn)围一场(chǎng)雨匀称(chèn)果实累(lěi)累
B . 果脯(fǔ)准噶(gá)尔梵语(fàn)呱(guā)呱落地
C . 白桦(huá)树馄饨(tún)和(huò)泥一塌(tà)糊涂
D . 角(jué)色发酵(jiào)生肖(xiào)浑身解(xiè)数
3.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
A . 川流不息惶然大悟囫囵吞枣
B . 稀奇刺猬团聚
C . 至敬厨房络绎不绝
D . 兹养深奥详细
4. (2分)选出与加下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意犹未尽()
A . 同归于尽
B . 山穷水尽
C . 取之不尽
5. (2分)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入句子中,应选()
在茫茫书海中,要找到一本自己需要的书,简直就是________。
A . 九牛一毛
B . 轻而易举
C . 长篇大论
D . 大海捞针
6. (2分)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生活中不缺少美,关键是要善于发现。
B . 通过刻苦努力,使他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C . 《穷人》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
D . 对于未来,我充满希望。
7. (2分)对下列句子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这句话是对牛郎的语言描写,体现了牛郎对老牛的关心之情。
)
B . 我死了以后,你把我的皮留着。
碰见什么紧急事,你就披上我的皮...(这是老牛临终的嘱托,为下文作铺垫,因为下文写牛郎追赶王母娘娘就是凭借了牛皮的帮助。
)
C . “她乐极了,可是有时候也发愁。
愁甚麼呢?她没告诉牛郎。
”为下文王母娘娘抓她回去做铺垫。
D . 他赶紧披上牛皮,找出两个筐,一个筐里放一个孩子,挑起来就往外跑。
一出屋门,他就飞起来了,耳边风呼呼地直响。
飞了一会儿,望见妻子和老太婆了,他就喊:“我来了。
”(抓住牛郎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了他不畏强权,不怕压迫,对自己的妻子充满着爱。
8. (3分)选择题。
①故宫________A.西安
②秦兵马俑________B.敦煌
③布达拉宫________C.峨眉山
④莫高窟________D.西藏
⑤乐山大佛________E.北京
9. (7.0分)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从________引入,接着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说明________的事实,最后告诉人们________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________。
10. (2分)语言运用。
有人说:“说假话就是撒谎,人要讲诚信,不能撒谎!不管什么原因,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撒谎!撒谎的人就是骗子,就是道德败坏的人!”你赞成他的观点吗?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要有明确的观点,要有理有据,不少于50字。
11. (9.0分)文言文阅读。
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①,其上多柘木②。
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③,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詨④,是炎帝之少女⑤,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注释:①发鸠(jiū)之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旧说在山西境内。
②柘(zhè)木:柘树。
③文首:头上有花纹。
④其鸣自詨:它的叫声像是在呼唤自己的名字。
⑤少女:小女儿。
(1)解释下列下划线的词语。
①白喙:________ ②以堙于东海:________
(2)翻译句子。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女娃怎样的精神?
(4)读了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12. (13.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奇妙的植物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奇妙的植物。
植物能吃虫!夏天,在沼泽地常常可以看到一种淡红色的小草,这就是会捕捉飞虫的毛毡苔。
毛毡苔的叶子上的绒毛能分泌一种黏性很强还含有一种很甜的味道和香气的液体,这种黏液小虫一闻到这种气味,就会急急忙忙地飞来。
一旦落到它的叶子上,就会被牢牢地粘住。
经过一到两个小时,小虫就被叶子消化吸收掉了。
植物还会听音乐呢!一位印度科学家,常常喜欢在花园里拉拉小提琴,放几张交响乐唱片。
日子久了,他发现那园中的花木,竟长得格外旺盛。
于是他就开始正式试验,他发现听音乐的田里的水稻,比没有听音乐的水稻,要长得更加茂盛茁壮,平均株高要超过30厘米。
世界上还有许多奇妙的植物,有能预报地震的山宇藤,有能净化水体的水葫芦,还有会“咬人”的漆树……
(1)短文主要写了两种奇妙的植物,一种会________;另一种能________。
(2)毛毡苔是怎样捕捉飞虫的?
13. (13.0分)课外阅读
曾子杀猪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儿子哭着要和曾妻一块儿去。
于是曾妻骗孩子说:“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回来给你杀猪吃。
”傍晚,曾妻回来了,看到曾子在猪圈里举着菜刀,曾妻不解地问:“你举着菜刀跑到猪圈里干啥?”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杀猪”。
曾妻听了,扑哧一声笑了:“不过年不过节的杀什么猪呢?”曾子严肃地说:“你不是答应过孩子要杀猪给他吃吗?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做到。
”曾妻说:“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和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呢?”曾子说:“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曾妻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并且宴请了乡亲们,告诉乡亲们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
虽然曾子的做法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却教育出了诚实守信的孩子。
曾子杀猪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的人品一直为后人所尊敬。
(1)判断正误。
①曾子杀猪是为了教育孩子学会诚信。
②曾子的妻子说给孩子杀猪吃,是为了不让孩子跟着去集市。
③曾子被后人所尊敬是因为他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④曾子教育妻子做人要诚实守信,所以中午就让孩子吃到了猪肉。
(2)从哪里可以看出曾子是在教育妻子做人要诚信,用横线画出来。
(3)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有哪些,试着写下来。
14. (33分)作文题目:_______和_______
提示:可以写实实在在的人、物之间的事。
如:我和我的同桌,爸爸和电视等等;也可以以想象的形式(寓言、童话等)写两个事物之间发生的事,如:蜡烛和电灯,小溪和大海……把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400字。
15. (10分)根据意思默写诗句,根据诗句解释意思。
(1)《所见》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
(2)歌声在树林中回荡。
(3)牧童骑在牛背上。
(4)想要捕捉正在鸣叫的蝉。
(5)忽然闭口立。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
(共15题;共11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答案:11-2、答案:11-3、答案:11-4、
考点:
解析:
答案:12-1、
答案:12-2、
考点:
解析:
答案:13-1、答案:13-2、
答案:13-3、考点:
解析:
答案:14-1、
考点:
解析:
答案:15-1、答案:15-2、答案:15-3、
答案:15-4、答案:15-5、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