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积累对联——巴蜀文化、民俗、名人

积累对联——巴蜀文化、民俗、名人

一、巴蜀文化武侯祠1.简介:成都武侯祠,位于成都市武侯区,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评选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2.对联赏析:(1)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赏析】这是明代文人游俊题在“三顾堂”正门的对联。

上联是说诸葛亮的前、后两个《出师表》酬答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情谊,因为里面提出了用人唯贤,赏罚严明的治国方针,体现了竭智尽忠兴复汉室的愿望,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下联是说诸葛亮的《隆中对》足以流传千秋万世而不朽,因为里面提出了蜀汉建国治国的整个方针策略。

(2)收二州,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头点四十九盏星灯,一心只望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艾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赏析】收二州(指收复东川、西川),排八阵(孔明排八阵图),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五丈原头点四十九盏星灯(点七星灯续命),一心只望酬三顾(报三顾茅庐之恩)。

取西蜀(辅佐刘备占领西川,成就蜀汉霸业),定南蛮(亲征南中,南蛮首领孟获被诸葛亮七擒七纵,最后终于臣服蜀汉,不再造反), 东和北拒(东和吴国孙权,北抗魏国曹操), 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借东风,火烧赤壁)。

(3)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清代赵藩撰成都武侯祠“攻心”联【赏析】要理解上联的意义,首先要理解两个词组:一是“攻心”。

攻心二字出于《三国志、马谡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论》,马谡被诸葛亮“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

马谡说:“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他认为打仗最重要的是瓦解敌人斗志,收服敌人之心。

其意思和《孙子》“上兵谋……下政攻城”相近。

这个战略为诸葛亮所赞赏。

二是“反侧”。

反侧在这里是不正直、不顺从。

《诗、小雅、何人斯》:“作此好歌,以极反侧。

”意思是作此歌以穷极其反侧不正之情。

《苟子、王制》:“道逃反侧之民。

”杨注:“反侧,不安之民也。

”故反侧是指一些不安分守法之人。

懂得这两个词组,上联便好解了。

意思是说,如果打仗的人,能使对方知道自己的错误,知道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及,使他不战或不敢战,心悦诚服,那么以后就不致再谋反叛乱。

如诸葛亮抓了孟获不杀,而七擒七纵之,使孟获知道自己远非诸葛亮对手,而感谢其不杀之恩,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消除了他的反侧谋叛之心。

以后诸葛亮对南方少数民族又施行了一系列宽大扶助政策,得到他们爱戴,不但不反,反而协助诸葛亮北伐。

这个策略高出前人许多。

反观曹操对地方少数民族惟事武力镇压,屡服屡叛,始终不得安宁,相去很远。

由此可见诸葛亮及后来一些采取攻心战略的人,并不是一些喜欢打仗的人,而是想以战止战,止戈为武,思想高尚的人。

至于下联,实际是驳斥一些人认为诸葛亮是法家的偏面说法。

法家主张以严治国,认为“铬金百镒,盗跖不掇”,和儒家不同。

儒家治国主张“刑罚世轻世重”,“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刑罚宽严,要根据时代和国情作辩证调节。

诸葛亮所以以严治蜀,正如他回答李严所说:“刘璋国弱,自刘焉以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百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十人士,专相自恣,君臣之道,渐以浚替”。

可见诸葛亮用重典治蜀,因为前代太宽,故他遵循儒家“世轻世重、宽猛相济”的原则,决不是像法家一味用严。

如果不审察时势,而一味用严或用宽,都会带来严重后果,都是错误的。

所以赵藩警告后人,不能盲目学诸葛亮而一味用严,也不能盲目反对诸葛亮一味用宽,而应当审察当时形势,深思熟虑,然后决定用严还是用宽。

这副对联,既赞扬了诸葛亮用攻心战略的正确性,同时也歌颂了他严以治蜀政策的正确性,最后告诫后人不能盲目一味用严或用宽,应当根据当时形势来决定。

杜甫草堂1.简介:杜甫草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又称浣花草堂、工部草堂、少陵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现今是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是为了纪念中国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而修建的博物馆。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是现存杜甫行踪遗迹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特色和知名度的一处。

2.对联赏析: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蟠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赏析】这是清代诗人顾复初为杜甫草堂写了一副对联:对联对偶工整,寓意深刻,历来为人们所传颂。

它好在写出了一种独特的见解,而不同于一般的阿谀奉承之词。

上半联是用金代诗人元好问的诗意:“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对联的作者,就这一点发出感慨:时代不同了,而江山依旧,可是历代以来,在祖国壮丽的河山里龙蟠虎卧的诗人,又有多少呢下半联则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具体的回答。

杜甫政治上实在是很不得志的,只是在这巴山蜀水之间,过着流寓的生活,可是却留下了长留天地的不朽诗篇,也留下了这长留天地的不朽的草堂。

3.资料补充:(1)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陈次山题大廨(2)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陈毅集杜诗题诗史堂(3)地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桥通万里,东去问襄阳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

——郭沫若题诗史堂(4)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诗史堂(5)江山留胜迹;天地渺孤舟。

——陈逢元题受航轩(6)花径故依然,为公拥彗骚除,不教戎马嗟词客;兵戈犹未已,笑我支帷暂住,莫误群鸥认主人。

(拥彗:即执帚。

古人接待宾客,常执彗致敬)——林思进题花径(7)跌宕诗怀犹绮岁;商量春事又花朝。

——何绍基集杜诗题草亭(8)名望重三唐,是谁敌手?陵厉骚坛,春树暮云,竞传白也诗篇上;遭逢同五代,故事回头,纵谈天宝,秋风茅屋,令我呜呼感慨多。

——万慎子题独立楼(9)十年幕府悲秦月;一卷唐诗补蜀风。

——高晓宇题柴门文殊院1.简介:位于成都市西北角,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

它的前身是唐代的妙圆塔院,宋时改称“信相寺”。

后毁于兵灾。

传说清代有人夜见红光出现,官府派人探视,见红光中有文殊菩萨像,便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资重建庙宇,称文殊院。

康熙帝御笔“空林”二字,钦赐“敕赐空林”御印一方。

康熙帝墨迹至今仍存院内。

2.对联赏析: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赏析】上联:但凡想做的事,一旦想到,就立刻着手去做,不要等待或者犹疑。

因为事情做完了,念头就会平息,就能够将它放下,不再牵挂。

《心经》说“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槃。

”下联:智慧来源于了解、知识,而知识则来自于油然而生的求知之心,即自然的欲求和状态,这种状态是内部的不为外界的变迁和功利的东西所左右的。

因为是内在的、本来就有的,并非外面附加的,所以才说不是生长或者外部给与的。

宝光寺1.简介:宝光寺是我国唯一保存了早期佛寺“寺塔一体、塔踞中心”的典型布局的寺庙,寺中舍利塔建于唐代,几经修葺,是一座高30米的13级密檐式方形砖塔。

寺内有我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泥塑罗汉堂,以及从南朝至清朝的众多文物与佛教圣品。

2.对联赏析:(1)世外人,法定无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四川新都宝光寺正殿对联何元普书【赏析】大自然千百万化,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只有变化才是不变的法则,人必须要顺应变化,对待任何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要输得起。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好心态。

(2)试问世间人,有几个知道饭是米熟?请看座上佛,亦不过认得田自心来。

——宝光寺对联【赏析】此联富有哲理意味在内。

饭是米煮:这是常识,可上联偏说世上没有几个人“知道”。

这是怎么回事呢?下联用佛家语进行翻译。

佛家说有“心田”、“福田”,是由信仰者“自心”耕出得到的。

换句话说,有心才有“田”,如同有米才能煮饭一样简单,劝说人们要进行自我道德修养,多做有益于世人的事。

王建墓1.简介:即永陵,位于成都市西门外三洞桥。

王建(847~918),河南舞阳县人,虽目不识丁,但作战勇猛,被唐昭宗封为蜀王。

公元907 年唐亡,王建称帝,史称前蜀,死后葬于三洞桥。

1942年该墓被人们发掘确认。

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中国唯一的地面上的帝王陵墓。

2.对联赏析: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赏析】这是公元964年五代后主孟昶亲笔书写的。

春联又叫“门对”、“春贴”,源出于古代的“桃符”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中国人在欢度新春佳节时就有家家户户悬挂“桃符”的风俗。

即在两块桃木板上各画一个神像,用以压邪,到唐代时贴在宫门上以镇邪。

在桃木板上写联语,称之为“春联”,是从五代时的后蜀开始的,后蜀广政二十七年(公元964年)春节前夕,后蜀主孟昶想试试群臣的才华,下令要群臣在“桃符板”上题写对句,当群臣把对句写好给孟昶过目时,孟昶都不满意,就亲自提出笔在“桃符板”上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十字。

这幅对联是成都也是中国最早的一幅春联。

望江楼1.简介:成都市望江楼位于成都市望江楼公园内,望江楼公园位于成都市东门外九眼桥锦江南岸一片茂林修竹之中,面积176.5亩,园内岸柳石栏,波光楼影,翠竹夹道,亭阁相映,主要建筑崇丽阁、濯锦楼、浣笺亭、五云仙馆、流杯池和泉香榭等,是明清两代为纪念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而先后在此建起来的。

2.对联赏析: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

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清代为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在成都锦江南岸建了一座崇丽阁。

一名士触景生情,写下了一句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

这位名士在成都住了半年,也对不出下联,只好郁郁回乡。

百余年过去了。

1964年,成都市在望江楼举办了一次规模浩大的“工农兵赛诗会”。

一工人登台,朗诵了他的续联: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

台下掌声四起,今人巧对古人联,一时传为美谈。

其实早在1920年左右,有位李先生,一次闲步珠市坝,发现坝内有一口古井,旁边有嘉庆年间的一块石碑,上面刻有“古印月井”,得到启发,续了望江楼那一绝对: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此联工稳贴切,声态自然,真可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宽窄巷子1.简介:“宽窄巷子”是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城市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群落组成。

“宽巷子代表了最成都、最市井的民间文化;原住民、龙堂客栈、精美的门头、梧桐树、街檐下的老茶馆……构成了宽巷子独一无二的吸引元素和成都语汇;宽巷子,呈现了现代人对于一个城市的记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