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南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 - 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

东南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 - 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

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为了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加强和完善研究生的学籍管理,促进研究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一、入学与注册(一)新生应按规定日期,凭入学通知书,携带必要证明材料来校办理报到手续。

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到者,应事前向研究生院请假并附有关证明。

请假不得超过两周。

未经请假或请假逾期者,取消入学资格。

(二)新生报到时,经学校医院体检合格者,准予注册,并取得学籍。

在体检复查中发现患有疾病不能坚持学习者,经学校医院证明,短期治疗不能达到入学标准的,取消入学资格;短期可以治愈的,由研究生院批准保留入学资格一年,回家或回原单位治疗,所有费用自理。

待次年新生入学前三个月由本人提出入学申请,并经学校医院体检合格,方可重新办理入学手续。

体检仍不合格者,不再保留入学资格,退回家庭所在地或原单位。

(三)应届毕业的硕士生录取为次年春季博士生,须在报到前完成硕士论文答辩,并办理硕士毕业离校手续,否则不予注册。

但经本人申请获准后可转为秋季入学的博士生。

(四)新生入学后,学校将按招生规定复查,经查在报考过程中有徇私舞弊行为者,取消入学资格(注:对于在校生,不论何时发现都作退学处理)。

(五)每学期开学时,研究生须按时到校在各院(系、所)办理报到注册手续。

次日,各院(系、所)要将报到注册情况报研究生院。

因故不能如期报到注册者,必须履行请假手续,未经请假作旷课论处(旷课一天按4学时计算)。

二、转学和转专业(一)研究生一般不得转学、转专业。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经研究生院批准方可转学、转专业。

1、因原学专业已作调整或指导教师变动,无法继续培养者;2、因事故致伤或患某种疾病,经学校医院证明,不能在原专业继续学习者;3、有其它特殊情况必须转学、转专业者。

(二)凡申请转学或转专业者,需向所属院(系、所)提出申请,经院(系、所)负责人签署意见后报研究生院审核,确认后方可按规定程序办理转学或转专业手续,并报国家教育部和省有关部门备案。

(三)外校研究生申请转入本校学习,经研究生院对该生政治、健康和业务审查合格后,征得拟转入院(系、所)及指导教师同意,报省教育厅批准方可转入本校有关专业学习,并报国家教育部备案。

三、休学、停学与复学(一)研究生因病不能坚持学习,经学校医院证明确需休学,或因其它特殊原因确需休学者,由本人申请,指导教师和院(系、所)负责人审查同意,经研究生院批准后予以休学。

研究生休学一般以一学期为限,期满后仍不能复学的可继续申请休学,但休学时间累计不得超过一年。

(二)已婚女研究生应当按国家计划生育的要求晚育。

若因特殊原因生育者,须办理休学手续,生育费用和独生子女等费用,除国家有规定的按国家规定办理,学校不承担其它费用。

已婚研究生的独生子女,学校不承担其任何费用。

(三)休学的研究生,休学期间的医疗费按学校医院有关规定办理,学校停发其普通奖学金。

研究生休学应离校回家或回原单位,其往返路费由本人自理。

(四) 研究生在学期间,经指导教师同意,研究生院审批,可办理停学手续(停学原因一般为开办企业、公司和研究机构,进行技术开发等)。

停学年限累计最长为二年。

对我校教师在职就读满工作量的研究生和在我校大学科技园创业的研究生,停学年限累计可放宽至四年,若过期则以自动放弃学籍处理。

(五)休学、停学期满的研究生,应在学期结束前一周向所属院(系、所)提出复学申请并办理复学手续。

因病休学的研究生,如已恢复健康应附县级及以上医院诊断证明,经学校医院复查,确认能坚持正常学习者,方可办理复学手续。

四、退学(一)研究生在学期间,校内外任何单位不得擅自抽调。

被擅自抽调的研究生,予以退学。

(二)研究生在课程学习期间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未达到培养要求者,由研究生培养与学籍管理办公室核定,报研究生院批准,予以退学:1、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称硕士生)在整个学习期间学位课程考试有二门以上(含二门)不及格,或有一门学位课程重修后仍不及格,或有一门学位课程无故旷考;2、硕士生同一学期内的所学课程超过二门以上(含二门次)考试、考查不及格,或所学课程累计三门以上(含三门次)考试、考查不及格者;3、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称博士生)有一门学位课程考试不及格者;(三)对硕士研究生在整个学习期间学位课程考试有二门不及格,或同一学期内所学课程有二门考试、考查不及格者;对博士研究生有一门学位课程考试不及格者;如果指导教师和所在教研组(研究室)认为该研究生仍有继续培养前途的,可经所在院(系、所)审核并报研究生院批准,给予退学试读一年的处理。

对于受退学试读一年处理的研究生,在试读期间按成本缴纳重修费用;再次出现不及格课程或开题报告一次不通过者,取消试读资格;试读硕士生纳入同年度黄牌警告学生名单,有继续培养前途的,继续完成毕业论文,由研究生院匿名送审,达到答辩要求的,可组织毕业答辩,通过后可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原则上不授予硕士学位,个别特别优秀者,经研究生院审查批准后,不再列入不得申请硕士学位人员名单;试读博士生在其博士论文完成后,由研究生院进行匿名送审,由研究生院根据评审结果决定是否同意其进行论文答辩和博士学位的申请。

(四)研究生具有下列情况之一,应予退学:1、本人申请,经劝说无效者;2、不交纳费用,不办理注册手续者;3、休、停学期满一个月内仍不来校办理复学手续者;4、休、停学期间,有严重违纪行为,不宜继续培养者;5、科研能力不能满足学位论文工作要求者;6、经学校指定医院确诊患有精神病或患有其他疾病以及意外伤残不能再继续学习者;7、其他经审查考核认为不宜继续培养者。

(五)退学的研究生入学前是在职人员的,退回原单位或其家庭所在地。

入学前为应届毕业生或待业人员,退回其家庭所在地。

退学研究生在规定时间内找到就业接收单位的,可由学校推荐,申请予以派遣,否则退回家庭所在地。

因病退学的研究生,入学前是在职职工的,退回原单位。

其他人员由家长或抚养人员领回,待病愈后,自主就业。

退学的研究生应在一周内办理完离校手续。

(六)研究生退学由研究生院发给退学证明。

学习满一年以上、完成培养计划要求且成绩合格者,由研究生院发给肄业证书;学习不满一年者,发给学习证明。

未经批准擅自离校的,作自动退学处理,不发给肄业证书和学习证明。

五、纪律与考勤(一)研究生必须完成学校规定的培养计划并积极参加学校或院(系、所)、班级安排的活动。

(二)研究生请病假,需凭学校医院证明或经学校医院认可的县级及以上医院证明。

请事假者必须履行请假手续,否则以旷课论处。

(三)研究生请假的审批权限:1、请病、事假三天以内,硕士生由研究生辅导员批准,博士生由指导教师批准。

2、请病、事假两周以内,由各院(系、所)负责人批准。

3、请病、事假两周以上,须经研究生院批准。

(四)经批准的研究生病、事假条均交各院(系、所)存查,假期结束应及时办理销假手续。

(五)研究生考试作弊者,除按《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研究生违纪处分条例》处理和成绩以零分记载外,对确有悔改表现者,经本人申请,有关院(系、所)审查同意,报研究生院批准,在做学位论文前给其一次重修机会。

六、奖励和处分(一)学校定期对研究生进行德、智、体全面考核,对于品学兼优的研究生予以奖励和表扬。

奖励和表扬采取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的原则。

奖励与表扬的形式有:通报表扬、发给奖状、证书、奖品、奖金、授予荣誉称号等。

奖金与荣誉称号的评定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实施。

(二)对犯有错误的研究生,视其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或纪律处分。

纪律处分分六种:(1)警告;(2)严重警告;(3)记过;(4)留校察看;(5)勒令退学;(6)开除学籍。

具体处分见《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研究生违纪处分条例》。

(三)研究生被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应在一周内办理完离校手续,回其家庭所在地。

对勒令退学者发给学习证明,开除学籍者不发给学习证明。

(四)研究生的鉴定、奖励、处分等材料归入本人档案,不得撤销。

(五)勒令退学、开除学籍者,不得申请复学。

七、学制(一)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二~二年半(医学二~三年),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四年。

允许研究生分段完成学业,实行停学制度。

硕士生从入学起在校最长年限不得超过四年,博士生从入学起在校最长年限不得超过六年。

(二)硕士生在规定时间内尚未答辩,可申请延期答辩,期限在半年之内。

超过规定时间尚未答辩的硕士生,由研究生本人申请,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并注明延长年限(最长不超过一年),院(系、所)同意后,报研究生院审批备案。

(三)博士生在规定时间内尚未答辩,可申请延期答辩,期限在一年之内。

超过规定时间尚未答辩的博士生,由研究生本人申请,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并注明延长年限(最长不超过二年),院(系、所)同意后,报研究生院审批备案。

(四)由于学生本人的原因造成不能正常完成学业、按期答辩的,可以申请延期答辩,硕士生不超过半年、博士生不超过一年。

过期仍不能答辩的,一般不再同意办理延期手续,按本规定有关条目予以退学、肄业或结业的处理。

对于符合结业要求的,经学生本人申请、指导教师同意,一般可在结业后一年内(硕士生)和二年内(博士生)来校缴纳补答辩申请费,申请补答辩一次,答辩费用自理。

(五)第二至第四条中经同意延长学习年限的研究生在延长期间生活费和住宿自行解决,或由指导教师课题经费中解决。

(六)凡提前修完本专业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可提前进行论文工作,通过论文答辩后,准予提前毕业。

由学生处列入建议就业计划,报国家教育部审批。

提前毕业的时间最多为一年。

个别修满硕士学位全部课程学习,成绩优秀者,可申请提前攻读博士学位。

八、毕业和就业(一)在研究生毕业前,由院(系、所)对其德、智、体进行全面考核,写出评语,做好毕业鉴定。

(二)研究生按培养计划的规定,完成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完成毕业(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考核合格,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

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审通过后,颁发学位证书。

(三)未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或已完成学位论文但因故未能答辩者,按结业处理,发给结业证书。

(四)未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答辩委员会讨论,认为可补行答辩者,硕士生在一年内、博士生在两年内可补行答辩一次(补行答辩的所有费用自理)。

合格者换发毕业证书,并按有关规定申请学位。

如答辩仍未通过者,则不得再补行答辩。

(五)已完成学位论文因故未能按时答辩者,必须在学制规定的范围内,经所在学位评定分委会研究同意后,方可补行答辩。

(六)在校硕士生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本人应提出书面申请,各院(系、所)领导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报研究生院审核。

定向或委托培养的硕士研究生还须出具定向或委托单位同意其报考的公函方能报考。

(七)提前攻读博士学位者,如在一年内经考核不合格,由研究生院终止其攻读博士学位的学习,改做硕士论文,答辩通过后,准予毕业并发给硕士生毕业证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