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会认本课“瀑、布、照、炉、烟、遥、挂、川”8个生字,会写“照、炉、烟、挂、川”5个生字。

2.学生多层次的读文训练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望庐山瀑布》,能背诵这首诗。

3.学生了解诗句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

二、教学重点
学生能准确认读本课8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三、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揭题:理解诗题,知晓诗人
1.谈话激趣。

同学们,新课开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人物介绍,注意听,视频介绍了谁?这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看介绍李白的视频,谈感受。

李白号称“诗仙”,五岁时就开始读书习字,读了很多书,二十六岁起离乡远游,走了大半个中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诗:望庐山瀑布。

板书课题。

2.从课题你能看出读的内容吗?
谁知道诗题的意思?
(二)读文识字
1.同学们,你们已经按照预学任务单预学了吗?下面老师要检查一下大家的预学成果了!谁来读读古诗?(如果没有安排学生预习,就由教师范读,或运用朗读视频、诗情画意中的资源,学生听读。

学生自由读后指名读。


2.集中识字
本课的古诗中有一些生字,你能认准它们吗?(根据学生读文情况判断,如果认读不准确需要再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进行交流、巩固。


下面谁愿意来讲生字?
学生先读有生字的诗句,再讲生字,讲完指名评,教师适时点评、指导。

形近字随学生组词强调或集中引导学生区分,多音字可不作重点,学生讲时可以引导学生直接讲,也可以老师补充讲解。

3.送字回文
现在让我们来比一比、赛一赛,谁能把古诗读得又准又流畅吧!
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4.古诗读出节奏来就更美了,请听示范:播放“诗情画意”中的“朗诵”。

学生听示范。

同学们,你们也来这样读一读吧!
学生自由读,教师指名读。

(三)了解诗意
1.其实呀,要把古诗读好,只知道节奏还不行,为什么按这个节奏读,读的内容是什么?这需要我们了解古诗的内容,对古诗有自己的理解,读着读着,想着到诗里的内容,想出画面来了,这样你就能读好了。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告诉我们多读以后会有理解,结合你的预习和读文收获,下面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古诗写的内容吧?
2.小组交流:
(如果预学效果好,此步可省略。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诗句。

(字、词、诗句的意思?说说这首诗词的意思)小组帮助代表练习交流,做好小组展示的准备。

3.学生讲古诗
学生讲解时,结合“注释”“课文翻译”或“诗情画意”中的“翻译”等资料进行,学生应学会灵活播放课件。

学生讲古诗可以按两个思路来:第一个思路全诗汇报注释的内容,再讲解诗句,适合结合“诗情画意”中的“翻译”的内容;第二种思路逐句汇报,适合结合“注释”“课文翻译”的内容。

学生讲后指名点评,并补充或质疑。

(四)悟读体会
1.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请你们再去细细地读古诗,想想自己从诗句中读懂了什么?学生汇报。

教师引导。

预设: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
水流快、山势陡,真有三千尺吗?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夸张手法)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

(2)补充“银河”、“九天”各指什么?
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

九天:天的最高处。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

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

(3)“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疑:怀疑。

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

(4)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

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示无余。

(结合“写作技巧”。


2.请小朋友们再读古诗,在充分感受诗人丰富想象力的同时想想这首诗里有哪些字用得特别妙?
预设一:“生”字的妙用。

“生”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
香炉峰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

“升”字仅仅只能看到烟雾升起,不一会儿就散去;而“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香炉峰始终处于云雾缭绕之中。

预设二:“挂”字的妙用。

谁能把瀑布挂在山川前面?生读。

(1)学生交流。

(2)老师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小结:你看,仔细一品,这首诗的每一个字都闪烁着金子般的光芒,这就是古诗的语言美。

3.同学们有自己的体会了,下面需要通过朗读整道诗,把你的体会进一步表达的时候了,播放“朗读视频”,学生听评。

学生练习读。

4.播放景物视频,学生欣赏,欣赏后谈感受,再读,能背诵的同学加动作读。

5.大自然真是神奇,造就了如此美景,感谢李白给后人留下了这脍炙人口的诗篇。

想象诗人当时的心情,我们一起来背诵一遍,如果背不准可以读。

(五)书写指导
学生观看书写指导微课集中写字。

教师个别指导为主。

(六)拓展
1.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李白的诗?
老师先讲一个和李白的一首诗有关的小故事。

在唐代,李白已经是一个名声远扬的诗人,而汪伦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村民,他非常的仰慕李白。

就想把李白请到家中,“可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一个村民,怎么样才能请到“诗仙”李白?”汪伦自言自语地说道。

突然,他听到有人在街上说:“特大消息,特大消息!李白要来我们村游玩啦!”汪伦听了,心里非常激动,他知道李白生平喜欢赏景,喝酒,就写了一封信给李白:李白先生,您好,我们这里虽然可能不足以您的要求,可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您感兴趣就来吧。

李白接到这封信后,心里有了些疑问:“十里桃花”指的是十公里桃花吧,“万家酒店”指的是十万家酒店吧。

十公里的桃花可以让我赏景,不错。

十万家酒店可以让我每家都喝一次,可以让我喝几年呢!真不错,我这就去!
李白赶到那里,着急地说:“快带我去参观十里桃花,喝十万家酒店的酒!”
而汪伦却不紧不慢地说:“十里桃花,是我们这桃花潭水的名字,而万家酒店,不是指一万家酒店,而是因为这个酒店的老板姓万,所以叫万家酒店。


李白听后,哈哈大笑地说:“原来我被你骗了啊!”李白觉得汪伦非常的有意思,就在汪伦那住了很长一段时间。

天天饮酒,天天赏景,李白别提多高兴了。

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终有一天,李白就要走了。

汪伦特意为他准备了一艘小船,十二匹骏马,三十捆布匹和二十瓶好久。

在依依不舍的道别后,李白乘着小船,行驶远方,突然,岸边想起了歌声,李白回头一看,原来是汪伦和村民们在用民歌给他送行,李白被汪伦和村民们的朴实深深地感动了,于是挥笔书写,写
出了下面一首诗:(出示“拓展延伸”)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学生自由读,结合课件谈理解。

(七)作业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课外收集李白的诗,读一读,背一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