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外远程教育的发展与研究综述

国内外远程教育的发展与研究综述

一远程教育的概念及特征
对于远程教育的定义,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丁兴富在《中外远程教育定义和特征间上处于分离状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的媒体教学占有主导地位;有组织的系统工程;以自学为主、助学为辅;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某种形式的双向通信和反馈机制的教育活动形式。简单的说,远程教育是指师生凭借媒体所进行的非面对面的教育。
适合自学的函授印刷材料
函授教育
第二代
20世纪初期
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等视听手段
广播电视大学
第三代
20世纪末期
信息技术,特别是Internet网络和多媒体技术
网上大学、虚拟大学
相比较而言,现代远程教育的突出特点是:教育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受教育对象可以扩展到全社会;有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供受教育者选用;教学形式由原来的以教为主变为以学为主。丁兴富在《现代教育学》一文中,将其与常规的学校教育相比,归纳出现代远程教育的几点主要特征:开放性、延伸性、灵活性、手段中介性和管理性。
总之,远程教育中协调与创新之间交互作用的效果便是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将集中体现为四个层次:质量、规模、效益的协调统一;事业、专业、产业的协调发展;远程教育特征在实践中逐步彰显,并形成以其特征和特殊规律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远程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
五对远程教育工作的一些建议
国家要通过不同的渠道,鼓励重点中小学和高校建立远程教育教学网校,让不同层次的人来参与远程教育。同时现代远程教育网应该适当的收费或者是免费,让不同经济层级的人也能享受到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内容应该多样化,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都应该涉及到。网校要制作一些先进视频交流播放器,使师生之间的沟通更活跃。
四 代远程教育基础理论和实践模式的研究趋向预测
远程教育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研究解决远程教育发展中实践问题,如对技术方案、教学平台、人工智能、媒体选择、资源环境设计开发、基于网络的双向交互、学生支助服务、质量监控和评估等问题的研究;二是对远程教育学科体系的研究,如对网络世界中的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信息论、传播学、行为学、组织学、管理学、社会学等进行多学科的研究。
客观方面从高等教育结构的总体情况分析,普及高等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仅仅依靠现有的高等院校(包括高职院校)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从人才市场需求的总体情况分析,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在职人员职业岗位的频繁变迁,使得人们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来提高和充实自己,从这一角度来说,高等院校(包括高职院校)无法承担。
(2)授课形式
应用Angel课程,PPT、Flish课件
(3)教学质量
在线教育的特殊性;灵活性、互动性;如何掌握教学时间;如何平衡学习、工作与家庭; 教学技能的掌握
(二)国内远程教育综述
1、中国电视大学
1978年2月成立,邓小平同志亲自批准。 最早是电视与广播的形式,1988年中国教育电视台为中央教育频导。 三网全一:天网:卫星电视;地网:校园网;人网。 三级教育平台:中央电大网络;省市电大
3、核心竞争力形成,突显远程教育的四大优势:多元教育交互、教学交互性增强;教学资源丰富、共享途径多样;超越教学时空,突破时空限制;支持开放学习,灵活学习,以学为主等,有利于实现人类的教育理想能在实践中得到真正彰显,并被社会公认。
4、远程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并能在终身教育中起基础和关键作用。
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概括而论之,既是协调和创新。
2、复旦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成立于2000年7月辊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之一。
教职员工:校长由大学副校长兼职,说明对网络教育学院的重视。
教学模式;学习中心网络教学模式:通过局域网联接,一地面授、各地同时学习;在校教学。模式:集中学校面授学习。
3、中国教育信息化进程
1994年正式立项建设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
远程教育已经历经三代:第一代是函授教育;第二代是广播电视教育;第三代的基本特征是利用卫星、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数字信号环境下进行教学活动,被称为“现代远程教育”。张剑平在《现代远程教育及其发展》中用表格的形式归纳出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表格如下:
发展阶段
兴起时间
技术基础
教育形态
第一代
19世纪中叶
就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而言,有以下四个大的发展走向:
1、实现质量、规模和效益在高水平上的统一。在现有的教学条件、网络、资源、学习中心能力目前所具备的条件下,现代远程教育的规模应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度上。
2、远程教育专业,事业,产业的相互促进和良性循环。事业的发展提出新的需求来带动产业的发展,并为专业的发展提供时间的土壤和营养;产业的发展保证了事业和专业的发展;专业的发展也指导事业和产业提升到更高层次。
协调之首要是远程教育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其次是远程教育和其他教育形式的协调,处理好现代远程教育与各级各类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之间的关系,实现各种教育形式之间的平衡,在平衡中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再次是远程教育内部的协调,实现规模、质量效益、管理、服务、理论、实践和教学等内部因素之间的和谐发展。
创新包括远程教育产品、技术、市场、资源配置和管理五个方面的内容:
信息时代远程教育管理系统追求的理想目标。
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作下面的改进:
(1)从管教转变为管学,从教务管理转变为学习服务。
(2)从以往的教学-行政管理,转变为知识与课程-学习与绩效管理。
(3)从一刀切的共性管理,转变为人性化、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
势是办学形式丰富,学习方式灵活,教学方法多样,这恰好是高职教育的薄弱之处。高职教育的优势是专业规划、课程建设的职业特色鲜明,重视实践教学,师资稳定,而这又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不足之处。如何使两者取长补短,形成多模式共存、多样化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优势互补,这方面的研究不仅有必要,而且非常有价值。
二远程教育国内外综述
(一)国外远程教育综述
函授始于十九世纪后期的美国,最早依赖于印刷媒体。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无线电技术开始被应用到函授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电视技术被应用到函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网络技术应用到函授,录像视频系统
1、英国开放大学
1969年建立,入学不要求有正规的中小学学历,到1980年学生总数达到7万人,现年达18万,拥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专业,教学中使用各种技术手段来补充印刷媒体,包括磁带、录像带、CD-ROM。
产品创新,它指向目标,要求远程教育机构按照环境的变化对培养方向、发展目标等进行相应及时的调整。
技术创新,它是其它各点的基础,因为一方面技术本身并非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它只是为人们所追求的经济中和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技术也是推动远程教育发展得原始动力。
市场创新,通过远程教育机构的活动如服务创新等去引导远程教育服务消费,创造服务需求,以改变整个环境,更适合远程教育院校和师生的发展。
2003年9月,国家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
①三种模式:教学光盘播放点:DVD播放机、电视机、资源;卫生教学收视点:机算机教室:
②主要目的:主要针对的是农村与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中小学。解决方法最好的是远程教育,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教育差别。
③其它农村远程教育项目:
(1)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扶贫项目。出资8000万,送设备5000套,国家教育部配套5000套。
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是办学形式丰富,学习方式灵活,教学方法多样,这恰好是高职教育的薄弱之处。高职教育的优势是专业规划、课程建设的职业特色鲜明,重视实践教学,师资稳定,而这又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不足之处。如何使两者取长补短,形成多模式共存、多样化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优势互补,这方面的研究不仅有必要,而且非常有价值。
(2)教育部中央电教馆;
(3)UNDP403项;
(4)教育部——联合国儿基会远程项目(五个子项,针对弱势群体)
目的: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机会提高学习质量,总投资112万美元。
项目所组织的活动:在12个省设立了18个项目县180个项目学校。
三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强调职业性,专业设置体现岗位性,课程建设突出应用性,理论基础注重实用性,实践教学关注实战性。现代远程教育技术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优势,以其开放性和灵活性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学习方式,从而使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更加多元化,进而为实现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为实现终身教育和构建学习型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主观方面人口众多导致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发展极其不均衡:一是生均资源占有量低,影响了职业教育质量;二是目前职业教育的生源主要来自农村,而优质教育资源主要在城市,东西部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也较大。因此,现代远程高等职业教育是作为本专科学历教育的补充,还是提供社会所需的以职业教育为主体的较高层次非学历教育,为愿意学习的人们提供开放的、自主的学习方式,其功能定位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如何超越当前远程教育发展的“瓶颈”,作者认为,健全、完善和创新远程教育评价体系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围绕这一突破口需要开展两大攻坚战——学习评价与资源评价,落脚点是提高远程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信心与综合素质。这是提高中国远程教育质量的难点和关键。
信息时代教育管理的理念、原则与特色可以概括为“六性七化”,即开放性、选择性、自主性、协同性、服务性、非线性,网络化、个性化、终身化、数据库化、智能化、远程化、扁平化。
2、美国的在线教育
九十年代前期,国内不存在其他一些国家存在的经济问题和文盲数目众多等问题,美国的远程教育发展较慢。 但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在线教育得到了长足进展。
网络大学的特点:
①基本上全部以在线授课的形式完成;
②学生年龄较大;
③课程中使用课程管理系统。
3、印第安那大学的网络商学院
(1)学院概览
1999年设立,学制两年,学生在业余时间完成学业;共48学分,4学期制;每学年初要求学生到校上课一周;网络授课,讨论与非实时讨论相结合;入学要求与传统MBA专业要求一致辞,要求有GMAT(工商管理硕士入学考试)成绩;学位证书与传统MBA不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