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特大桥桥梁下部工程施工方案与关键技术、工艺

某特大桥桥梁下部工程施工方案与关键技术、工艺

桥梁下部工程施工方案与关键技术、工艺1 工程简介####特大桥1全长2.117km,桥梁下部结构为钻孔灌注桩、矩形承台、圆柱及圆端型立柱。

钻孔桩共654根,其中φ1.5米的钻孔灌注桩156根,计8706米,φ1.8米的钻孔灌注桩234根,计12387米,φ1.2米的钻孔灌注桩144根,计7308米,φ1.0米的钻孔灌注桩120根,计5280米,桩长在41~59米之间不等。

地质情况为:自上向下分别为素填土、亚粘土、粘土、局部含有砂土、亚砂土夹层等。

本标段共有承台162个,分为九种不同类型;立柱480根,共6067.976 m,其中b类160cm立柱24 根300.918 m,g类160cm立柱48 根677.52 m,180cm 立柱42 根554.057 m,圆端型立柱366 根4535.466m。

盖梁共146个,其中底宽分别为1.6m、1.8m、2m,高分别为2.1m、2.3m、2.5m 、2.9m,有正交和斜交两种,斜交角度分别为60°、70°、80°。

2桥梁下部工程施工安排表1施工任务划分及队伍安排表3桥梁下部工程施工方案3.1桩基础施工方案根据桥位地质情况及总体施工计划安排,对直径180cm桩基采用旋挖钻孔方式,对小于180cm桩基采用正循环钻孔方式。

对陆上桩基础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钻孔成桩施工,水中钻孔桩采用填土筑岛、草袋围堰等方法施工。

由于本标段地层中存在砂层及砂土透镜体,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容易塌孔。

对位于这些地质段的钻孔桩施工时采用增大泥浆比重,提高孔内水头,必要时可投放粘土块,用钻头冲击将粘土挤入砂层内以加强护壁等方案施工,使钻孔顺利通过砂土地层。

钻孔桩成桩后采用无损检测法对其成桩质量进行检测。

3.2承台施工方案陆地承台基坑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基坑开挖时作好防水措施,在基底开挖至距设计标高0.3~0.5m时,人工挖土至设计标高,避免基底承载力受损。

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采用空压机及风镐破除桩头,对桩头设计桩顶以上的20cm部分用人工破除。

桩头破除后平整基坑底面,浇筑10cm砼垫层。

垫层砼达到设计强度后,在其上绑扎承台钢筋,支立模板,浇筑砼,洒水养生至规定时间。

对于水流平缓、水深3m以下的浅水承台采用筑岛围堰进行明挖施工。

钻孔灌注桩施工完毕后,水下抽泥、封底,然后抽出围堰内的水,浇筑10cm的砼垫层,绑扎承台钢筋,进行承台施工。

3.3立柱施工方案立柱模板采用厂制整体大块钢模板,因本标段立柱最高16.4m,砼一次浇注成形。

砼进行集中拌和,用砼灌车送至施工现场,吊车吊料斗入模,插入式振捣棒振捣。

立柱砼养护采用洒水并用塑料薄膜包裹,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养护质量。

立柱模板采用吊车配合安装和拆除,脚手架采用碗扣式支架搭设。

3.4盖梁施工方案立柱砼达到设计强度后,开始盖梁的施工。

盖梁采用抱箍法施工,模板采用厂制钢模,一次浇注成形。

砼集中拌和,用砼灌车送至施工现场,吊车吊料斗入模,插入式振捣棒振捣。

盖梁砼养护采用洒水并用土工布等包裹,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养护质量。

4桥梁下部工程主要施工工艺4.1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根据本合同段钻孔灌注桩桩径情况,拟采用回旋钻机及旋挖钻机(主要用于180cm桩基)进行成孔,砼按水下砼埋设导管法进行施工。

施工工艺流程如图4.4-1所示:4.1.1钻桩前的准备工作⑴、测量放样:进场后,测量人员对设计部门交付使用的导线点、水准控制点进行详细检查核对,及时将测量成果报监理部门。

如果发现误差,要求报监理进行联测,重新标定可靠的控制点后,方可施工使用,施工放样不得损坏和更改基准点,并定时复测。

施测时必须严格依据设计图纸准确计算,利用全站仪放样,全部成果及时报监理工程师审定,施工测量必须做到:事前检查、事中检查、事后检查的原则,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桩基放样后设置护桩,以便于中心桩偏位后校核。

⑵、探桩:要求对桩位进行100%探桩,办法是:人工挖坑,在桩位挖下比桩径大40cm的坑洞,探明地下有无管线.如果有,则必须报有关部门协商解决办法,尽快处理。

⑶、供电:全线架设动力线路(380V),线杆上设闸刀盒,施工时直接就近接线即可。

4.1.2钻孔施工工艺⑴回旋钻机钻孔施工工艺回旋钻机钻孔施工工艺流程如图4.4-2:图4.4-1陆地、浅水地段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图4.4-2 回旋钻机钻孔施工工艺流程①准备工作A护筒埋设:陆地桩直接开挖基坑,埋设钢护筒,四周用粘土填塞紧密。

浅水中采用筑岛。

围堰修好后开挖基坑并埋设钢护筒,护筒底端的埋置深入到不透水层粘性土内1~1.5m,确保护筒位置的准确及稳定,护筒的顶端高出地面不少于30cm,在水中时高出水面1.0~1.5m。

护筒埋设时,护筒中心线对准测量标定的桩位中心,并严格保持护筒的垂直度。

护筒采用钢板卷制焊接而成,直径比桩径略大20cm。

B泥浆及泥浆循环设施:采用泥浆护壁,现场试验检测泥浆指标,若泥浆指标不合格,应予以调整。

钻孔过程中,护筒内泥浆应始终高出孔外水位1~1.5米。

对于易坍塌的地层,应适当调整泥浆的各项性能指标,确保不塌孔。

②钻孔A、钻机就位前,对主要机具及配套设备进行检查、维修。

开钻前检查是否有弯曲钻杆,弯曲的钻杆不得使用。

根据测量定位的准确位置安设钻机,钻机安设要安全稳固。

钻机就位对位后,用全站仪进行复核转盘中心与钻架上吊滑轮是否在同一垂直线上,若有偏差进行调整。

B、钻孔前,按施工设计所提供的地质、水文资料绘制地质剖面图,挂在钻台上。

针对不同地质层选用不同的钻头、钻进压力、钻进速度及适当的泥浆比重。

钻机就位后,启动泥浆泵和钻机开始钻进。

初钻时应先启动泥浆泵和转盘,使之空转一段时间,待泥浆输进钻杆中一定数量后,方可开始钻进。

开始钻进时,进尺要适当控制,使初期成孔竖直、圆顺,防止孔位偏心、孔口坍塌。

在护筒刃脚处应低档慢速钻进,使刃脚有坚固的泥皮护壁,钻至刃脚下1.0m后,可按土质情况以正常速度钻进。

如护筒土质松软发现漏浆时,可提起钻锥,向孔内倒入粘土,再放入钻锥倒转,使泥浆挤入孔壁堵住漏浆孔隙,稳住泥浆,继续钻进C、在砂土或软土层钻进时,要低档慢速、大泵量、稠泥浆钻进,防止坍孔。

在轻亚粘土、亚粘土钻进时,因土层硬,会引起钻锥跳动、蹩车、钻杆摆动加大和钻锥偏斜等现象,易使钻机超负荷损坏。

宜采用低档慢速,优质泥浆,大泵量钻进钻进过程中及时滤渣,同时经常注意地层的变化,在地层的变化处均应捞取渣样,判断地质的类型,记入记录表中,并与设计提供的地质剖面图相对照,钻渣样应编号保存,以便分析备查。

对于容易塌孔的砂土层要采取较大密度和粘度的泥浆,以提高泥浆悬浮、携带砂粒的能力,同时控制进尺,轻压、慢速、大泵梁、稠泥浆钻进,成孔后要减少孔口作业时间,尽快浇注砼。

D、钻孔作业保持连续进行,不中断。

经常检查钻头直径,发现磨损小于设计桩径时及时修补;检查回旋钻机顶端的起吊滑轮缘、钻盘中心和桩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钻机底座是否水平,以保证桩身垂直度;E、经常检查泥浆的各项指标。

钻孔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地质情况并做好原始记录,如果发现地质情况与地质勘探报告不一致,应及时报告,以便采取措施。

F、为避免钻孔内泥浆柱的静压力而产生负压差,造成缩径或塌孔,每钻进一根钻杆之前,提升钻具至打完的钻杆长度后,以2-4米/min的速度下沉到底。

经确认不至于放钢筋笼而造成障碍和不缩径后,继续加入钻杆正常钻进。

施工作业分三班连续进行,不允许中途停顿。

如因故必须停止钻进时,不允许将钻头停在孔底,以免沉渣埋住钻头。

G、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对孔深、孔径、孔位和孔形等进行检查,检孔时用检孔器检孔,检孔器用钢筋制作成钢筋笼,其外径等于设计孔径,长度为孔径的4~6倍。

通过检孔,判断是否斜孔、缩孔。

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立即填写终孔检查证,并经驻地监理工程师认可,方可进行孔底清理和灌注水下砼的准备工作。

③清孔A、终孔检查后,要立即清孔,不得停歇过久。

清孔采用换浆法。

当钻至设计标高后,稍提钻头空转,进行泥浆循环,清孔过程中不断加水降低泥浆比重,直至孔内泥浆的各项指标达到规范要求后停止清孔。

待钢筋笼安装完毕后,检查孔底沉淀厚度,如不符合要求,进行二次清孔,直至符合规范要求。

B、清孔时注意事项:在清孔排渣前必须注意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孔;清孔后,孔底提取的泥浆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在灌注水下砼前,孔底沉淀厚度保持不大于15cm。

C、不得采用加大孔深的方法来代替清孔。

⑵旋挖钻机钻孔旋挖钻机为新型钻机,该钻机的特点是泥浆用量少,施工速度快。

此钻机在近几年国内工程中已成功运用。

①工艺特点A.由于采取了非水介质取土,只需要少量泥浆护壁和清孔,大大减少了泥浆的需求和排放,减少了环境污染,降低了施工成本。

B.伸缩式钻杆的使用,避免了钻杆的频繁装配,减轻了劳动强度,加快了工程进度。

C.钻孔出土的随出随运,给场地运输带来很大方便,可节省运输费50%,同时节省了工程用水及用电。

D.钻机的安装比较简单,在施工场地移动比较快捷方便。

E.由于钻头的拆卸方便,可以根据土层的变化和钻进的需要随时更换钻头,加快了钻进速度,扩大了工艺的适用范围。

F.噪音低、振动小、污染小。

旋挖钻机钻孔施工工艺流程如4.4-3图:图4.4-3 旋挖钻机钻孔施工工艺流程图②施工准备场地准备,包括场地平整,测设桩位,设置桩位,设置护桩以校核桩位的准确性。

旋挖钻机由于成孔速度快,为防止停机待料,要做好施工计划,从技术、设备、材料供应给予保障。

护筒具有导正钻具、控制桩位、隔离地面水渗漏、防止孔口坍塌、抬高孔内静压水头和固定钢筋笼等作用,应认真埋设。

埋设时,先放出桩位中心点,在护筒外80~l00cm的过中心点的正交十字线上埋设控制桩,然后在桩位外挖出比护筒大60cm的圆坑,深度2.0m,在坑底填筑20cm厚的粘土,夯实,然后将护筒用钢丝绳对称吊放进孔内,在护筒上找出护筒的圆心(可拉正交十字线),然后通过控制桩放样,找出桩位中心,移动护筒,使护筒的中心与桩位中心重合,同时用水平尺(或吊线坠)校验护筒竖直后,在护筒周围回填含水量适合的粘土,分层夯实,夯填时要防止护筒的偏斜,护筒埋设后,验收护筒中心偏差和孔口标高。

当中心偏差符合要求后,可钻机就位开钻。

为满足刚度、强度及防漏的要求,护筒采用6mm钢板制作,内径比桩径大200-400mm。

③钻孔护筒埋设完毕并注入泥浆后方可开钻,开钻时,先用低档慢速钻进,钻至护筒以下1米后,再调为正常速度。

钻进时要做好泥浆护壁工作,泥浆相对密度控制在1.05-1.10之间,含沙率不大于2%,使其能在始终保持井壁完整的前提下,具备很好的排渣能力。

钻进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选用不同的形式的钻头,在土质地层中钻头选用螺旋式土钻或旋挖斗,有水时用旋挖斗掏渣。

钻进过程中,经常抽取渣样并检查泥浆指标,注意土层变化,以便及时对不同地层调整钻速、钻进压力、泥浆比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