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经济地理学角度看石家庄东南商圈的崛起

从经济地理学角度看石家庄东南商圈的崛起

从经济地理学角度看石家庄东南商圈的崛起【摘要】本文运用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通过对石家庄东南商圈的商业区位选择和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其能在较短时间内崛起,并成为石家庄向多核心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的核心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对石家庄东南商圈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石家庄东南商圈崛起中心地理论区位选择【正文】一、石家庄东南商圈的历史及目前状况简述石家庄东南分区,原指槐安路、体育大街、建华东路、东二环及其延长线所围合区域,总面积为16.24平方公里。

而现在东南分区不断向东、向南延展,成为比较大的一个区域,目前来看,应该是翟营大街———卓达商贸广场一线。

十几年前的省会东南,远远望去还是黄土便道,一片抬眼忘不到边的庄稼地,用“荒凉”一词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东南区域开始起步发展,尤其随着政府“三年大变样”规划工作的加强,和本区域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东南分区实现了快速崛起,如今,其已变成具有较好的商业基础和浓厚商业气息的地方,俨然发展成为一座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万家灯火的“城中城”。

最初由于东南分区交通、基础设施等状况较差,人们对在东南分区置业并不热衷。

如今这已成为人们的生活圈,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卓达书香园、神兴小区就开始为东南分区聚集了人气,加上后来的大马庄园、润丰嘉园等品质社区,省会东南在2004年、2005年后,开始彰显出其庞大社区体系。

2008年后,石家庄楼市板块与区域的角逐更为激烈,当时的东南分区以其良好的自然环境、成熟的社区生活配套设施等,显示出其高档社区板块的价值。

受此影响,省会不少置业者首选东南分区项目,形成名副其实的“孔雀东南飞”。

北国超市、保龙仓-家乐福超市、世纪联华超市、易初莲花超市、华润万家超市等分布在区域周围,怀特国际商城、北国商城、天元名品等商场也捷足先登抢夺东南商业市场,再加上联邦东方明珠以及在建的万达广场,这个区域真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二、石家庄东南商圈迅速崛起原因分析1.多核城市形成的原因石家庄主城区现已进入城市结构调整期,中心比较拥挤,城市单中心需要向多中心发展。

石家庄的城市功能应向外转移,批发、仓储、物流等业态可以放在城市外围,现在石家庄的所有城市问题都是因为零售、批发、物流等多功能集中在一个有限的核心,范围太小导致系列问题的产生。

石家庄向东南扩张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包括栾城在内的东南分区是石家庄唯一的释放出口,这里有大片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和扩展空间,基础条件比较好,三环路修建之后,东南分区的发展潜力会有本质的提升。

2.东南商圈的形成与发展分析中心地理论也称中心地方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在其重要著作《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原理》中提出的,是研究商业区位决策的基本理论,其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商业的区位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克氏认为决定商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消费市场状况;二是购物空间的接近性;三是各商家间的竞争状况;四是地价。

2.1消费市场状况消费市场状况主要指消费者的数量、收入、人口构成和生活方式等。

东南商圈主要以零售业为主,而零售业属于消费者指向型产业,其区位与人口密度成正比。

九里庭院、国际城、世纪花园等高品质的楼盘的进驻为东南分区集结了大量的居住人口,据调查,2008年已经有近40万人口在东南分区聚集,人流带来了商流,很好地解决了形成商圈的“群众基础”;在此居住的多为中高等收入人群,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平均家庭消费量大,消费结构多样,档次高。

《2008年石家庄年鉴》的统计数据显示,东南分区居民现阶段年消费总额为20.94亿,未来三年的消费总和将达到31.1亿,年平均消费增长率为16%,东南分区已成为石家庄最具消费潜力的地区。

2.2购物空间的接近性购物空间的接近性,一般指空间距离和交通条件。

消费者克服空间距离的作用所要付出的空间费用或时间费用是决定消费者选择购物地点的一个重要因子。

一般而言,随着距购物中心地的距离的增加,在该中心地购买的家庭数会减少。

东南分区拥有众多的购物中心,如北国超市、保龙仓-家乐福超市、世纪联华超市、易初莲花超市等,多分布在居民区附近,距消费者较近(消费者步行、开车均可在短时间内到达)。

大型购物中心多位于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或交通便利的道路沿线。

2005年以来,裕华区政府对东南分区进行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交通方面,提出了“十纵十横”的规划,包括建华大街南延、体育大街南延,以及槐安路、谈固东街等主要道路的打通。

目前,东南分区已经基本形成了南北方向以体育大街、建华大街、翟营大街、谈固大街、东二环为主,东西方向以东岗路、塔南路、塔北路、南二环为主的网路格局。

并陆续开通了6路、12路、49路、27路、90路、52路、73路等数条公交线,除了全方位覆盖东南,还能快捷地到达市中心、火车站等地,极大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在购物中对交通的要求。

附交通及居民区、商家分布图2.3各商家间的竞争区位间的空间竞争,如果是属于同业种间的竞争,可能会出现两种趋势:一种是相互排斥趋于分散,一种是在竞争中产生联合,即由于外部规模经济而形成各种专业化的商业中心。

东南分区聚集着北国超市、保龙仓-家乐福超市、天元名品、东明家具、吉美•家天下、金马国际等商业中心,各种类型商业企业在空间上的联合,产生1+1>2的综合经济效应。

一方面,由于商业集聚区各类企业之间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和配套性,使得集聚内的商品的广度和深度较大,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节约消费者在价格搜寻过程中的时间和成本,集聚区内商品价格上的优势,又节省了消费者剩余。

另一方面,商业集聚可以使企业迅速、准确地掌握市场信息,共享市政府提供的专业基础设施或教育项目及企业集群的信息、技术、声誉等公共物品。

商业集聚通过集中化大规模的商业活动和提供相关服务,带动东南分区的金融、房地产、建筑等的发展,促进该区域的商业规模化和专业化。

而当商业集聚规模、专业程度达到一定水平,还会引起周围人们的思想和消费观念的变化,甚至消费结构的改变,从而促进消费环境和商业经营的进一步提升。

北国超市、保龙仓-家乐福超市、天元名品等商家通过共享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而调整商品结构,促进商品的规模化与专业化,为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购物环境,影响和改变着居民的思想和消费观念。

以前居民多选择在农贸市场、集市等购买生活用品,随着众多商家的入驻,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在超市和商场购物,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也由一般的生活必需品向一些高档商品转变,诸如珠宝首饰、高档化妆品等。

2.4地价交通便捷性、空间的关联性和周边环境的满意程度是影响土地购买者支付土地价格的重要因子。

一般来说,某一区域的中心是全区交通网络的交汇点,具有最佳的交通便捷性和可达性,同时,空间的关联性也最好,因而地价也达到最高。

随着离区域中心距离的增加,通达性和关联性逐渐减弱,地价也会随之降低。

不同类型的零售业所能支付的地价能力,是决定其区位选择的重要因子。

在东南分区范围内,高级商品专卖店所能支付的地租最高,位于区域中心;其次是妇女服装店、宝石店、家具店和食品店,街角拐角处为鞋店,它比妇女服装店能够支付更高的地价,在较远的街角处是西装店,它比家具店能支付较高的地价,根据上述情况,绘制了东南分区沿购物中心某个方向地价的变化与零售业类型的关系图(如图)。

三、未来发展前景如今东南分区可谓是商圈云集,如现已成熟的怀特商圈、迅速成长的卓达商圈以及新兴初见规模的万达广场、凤凰商圈等。

众多商圈的兴起乃至发展过程无疑代表了整个东南商圈发展正日趋成熟,商业多元化将成为东南分区发展的必然趋势,该区域将朝着城市副中心的方向不断挺进。

四、未来发展建议1.东南分区的发展,不应限制周围地区的发展,而应起到带动和促进作用:带动和促进环境建设和美化,促进公交事业的发展,带动商业流通事业的发展。

此外,多所高校的搬迁进入,也将进一步带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东南分区的发展应定位于未来新型城市。

2.扩展后的东南分区内没有工业污染,在未来的建设发展上,更应注意其良好的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以世纪花园为代表的“绿色家园”区域,成为回归自然的示范区域。

3.建设城市副中心,不能单凭房地产。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建立副中心应具备一定的量和质的特性。

从量上说,副中心城市的人口总量、人口结构(流动和非流动)、城区面积、经济总量环境指标以及生活、文化、教育和科技的指标应接近中心城市,若相差太远则根本达不到实际意义上的城市副中心。

从质上说,城市副中心绝非城市建设中“摊大饼”式的圈地,而是要有鲜明的中心性、现代性,即城市的经济、交通、商业、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辐射半径达到一定范围,其影响力和控制力至少是区域性,否则也是名不副实的城市副中心。

4.政府对该区域要合理规划,不要使该区域内小盘林立。

这些小的楼盘由于自身的局限性,规划、设计能力有限,如果这样的楼盘都集中在东南分区,会破坏整个片区的布局,使其难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最后形成各自为政的支离破碎局面。

结语若想将东南分区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化水平,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产业定位更加合理,交通更为方便,生态保护得更好,环境更优美的城市副中心,就应当在将其定位为副中心时,在规划、产业布局、人口规模等方面做好前期研究,按照未来新型城市副中心建设的目标,制定区域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区域总体规划。

在各项规划的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新型城市建设发展的总方向、总目标推进,经过几十年建设和打造,实践会检验东南分区是否起到了城市副中心的作用。

参考文献:[1] 李小建,李国平等.经济地理学(第二版).[2] 《2008年石家庄年鉴》[3]《石家庄市东南区:城市新空间与大都市梦想》[4] 《解密石家庄东南商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