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溴甲烷安全技术说明书

溴甲烷安全技术说明书

溴甲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临海市建新化工有限公司2009年8月1日前言根据国家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之相关规定,我公司编制了《溴甲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溴甲烷安全标签》,向接触溴甲烷化学品的人们传递安全卫生信息,使其正确认识溴甲烷的危害,掌握安全操作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主动预防和控制溴甲烷化学品危害事故的发生。

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应同步更新。

安全技术说明书每五年更新一次。

在此期间若发现新的危害特性,在有关信息发布后的半年内,生产单位必须相应修改安全技术说明书,并提供给经营、运输、贮存和使用单位。

临海市建新化工有限公司依法获证情况:国家颁发生产许可证号:XK13-003-00333国家颁发农药登记证号:PD84122-2浙江省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号:(ZJ)WH安许证字(2008)-J-1537 浙江省颁发气瓶充装许可证号:TS4233658-2013执行GB434-1995《溴甲烷原药》国家标准。

2009年8月1日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1)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1)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2)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3)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3)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4)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4)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5)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6)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7)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7)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9)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10)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10)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10)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11)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一溴甲烷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甲基溴,溴代甲烷化学品英文名称:Methyl Bromide,Monobromomethane 企业名称:临海市建新化工有限公司地址:浙江省临海市杜桥镇临海医化园区邮编:317016企业网址:电子邮件地址:**********************传真号码:++86-576-85588477企业应急电话:++86-576-85588488 85589503技术说明书编码:JBC/CSDS200901生效日期:2009年8月1日国家应急电话:++86-010-******** 64463325第二部分成份/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化学品名称:一溴甲烷有害成分含量 CAS No.:一溴甲烷≥99.5% 74-83-9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主要损害中枢及周围神经。

对皮肤粘膜、肝、肾等也有损害。

轻度中毒:接触溴甲烷后经数小时至数日的潜伏期出现有明显的头晕、头疼、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咳嗽、胸闷等症状;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诊断为轻度中毒;A、嗜睡或步态蹒跚或言语不清或复视;B、轻度呼吸困难,肺部听到少量干、湿罗音、血溴可提高,尿中可出现少量蛋白。

重度中毒:除轻度中毒的临床表现外,还有下列情况之一,或中毒开始即表现为下列情况之一者,都诊断为重度中毒;A、中毒性神经系统损害,包括出现脑中肿,如昏迷,抽搐或癫痫连续状态;B、肺水肿;C、肾功能衰竭;D、休克。

环境危害:该化学品属于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消耗臭氧潜能值0.6。

燃爆危险:在一般浓度下不燃烧,在530-570g/m3(13.5%-14.5%)遇到火花可引起燃烧。

历史上溴甲烷曾作为灭火剂用于扑灭飞机、轮船机器起火和摩托小艇引起的机器火。

后因其高毒被禁止用作灭火剂。

但遇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及其合金等)能发生反应,引起分解。

如遇高热或火灾,容器钢瓶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着,用2%NaHCO3溶液,肥皂水或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有灼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可燃有毒气体。

遇明火、高热、以及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二甲亚砜等,能引起燃烧、爆炸。

虽然该物质具有可燃危险,但它仅表现在限定区域在大火中才有此危险。

与活性金属粉末能发生反应,引起分解。

与碱金属接触受冲击时会着火燃烧。

若遇高热火灾,容器钢瓶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CO , HBr。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可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扑救。

灭火注意事项:切断气源。

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到气体散尽,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厂商特别推荐的化学防护服(完全隔离)。

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注意收集并处理废水。

然后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到溶剂吸收塔或通风系统高空排放。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避免身体接触。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使用溴甲烷专用检测仪器检测。

灌装或分装时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禁止使用吊钩、绳索等卸货,应用人工或叉车等平稳地搬运钢瓶,不得拖曳或撞击,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库内,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氧气、压缩空气、活性金属等分开存放,不得混存。

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

平时要注意检查容器是否有泄漏现象,进库前要打开仓库通风设施数分钟,使用溴甲烷专用检测仪器检测。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运输按规定线路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最高容许浓度:1mg/m3。

人体不应连续接触超过20ppm的浓度,每天接触20-100ppm的浓度可能立即引起严重的神经中毒症状。

在100-400ppm的浓度下只要接触几小时,就可能引起严重中毒或死亡。

卫生限值:时间重量的平均值(TWA):2mg/ m3[皮];STEL 5mg/ m3[皮]。

监测方法:用溴甲烷专用检测仪器监测。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防泄漏溢漏,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的化工防护服。

搬运和使用溴甲烷时不得穿戴封闭性的手套、鞋、饰物等。

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提供应急喷淋洗眼器。

工作后,淋浴更衣。

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域作业,须有人监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

在受压容器中或其沸点以下为无色澄清或淡黄色的液体。

高浓度时有一种令人不爽的甜味。

熔点(℃):-93相对密度(水=1):1.73沸点(℃):3.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27 饱和蒸气压(Kpa):243.18/25℃粘度(CP):0.397/0℃临界温度(℃):194 临界压力(Kpa):768.1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1.92闪点(℃):无爆炸上限%(V/V):16自燃温度(℃)536 爆炸下限%(V/V):10.1溶解性:(1)水中20℃时为1.75 g /100g;(2)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3)溴甲烷自身是一种很强的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用作土壤消毒剂或空间熏蒸剂和有机合成甲基化剂,以及强的有机溶剂,特别对天然橡胶。

其他理化性质:溴甲烷的可燃范围为空气体积的13.5-14.5%,蒸发潜热:257.57J/g;燃烧热(KJ/mol):-769.9;400℃时开始分解。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酸碱物质所分解,但在苛性碱的酒精溶液中能被缓慢地分解。

禁配物:强氧化剂、活性金属粉末、PVC塑料或橡胶制品。

避免接触的条件:明火、高热。

聚合危害:不能发生。

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溴化氢。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LD50 214mg/kg(大鼠经口)LC50 302ppm 8小时(大鼠吸入)亚急性毒性:天竺鼠对200ppm浓度的溴甲烷重复处理,能忍受6h。

在100ppm中能忍受10h。

大鼠、天竺鼠、猴,每天在33ppm浓度的溴甲烷中处理7-8h,连续数月无明显反应;兔在33ppm浓度中出现肺部发炎,但在16ppm的浓度中无明显反应。

温度18-20℃,将蛇2条,长约60cm,体重约250g,300g,分别于20L玻瓶内,50g/m3经2h20mins死亡,25 g/m3经5h后死亡。

施药10min后,蛇异常兴奋、狂暴,30-60min后痉挛、死亡。

刺激性:与溴甲烷液体或高浓度气体接触,通常会引起短暂的失明,能引起皮肤灼伤、水泡和皮疹,刺激呼吸系统,刺激粘膜。

急性中毒:轻度有头痛、头晕、恶心、全身无力,嗜睡、震颤等;较重者出现兴奋,谵妄、共济失调、肌痉挛,并可伴有多发性神经炎和肝、肾损害;严重中毒时,因脑水肿出现抽搐、躁狂、昏迷;或因肺水肿或循环衰竭而出现紫绀。

可因肺水肿或神经系统严重损害或循环衰竭而致死亡。

慢性中毒:常有头痛、全身乏力、嗜睡、记忆力减退等。

亦可伴有周围神经炎或植物神经系统失调症状。

毒性:在不立即致命的浓度下,能产生神经中毒症状,高浓度时可由肺部损伤伴随血液循环减退而引起死亡,潜伏期在半小时到48小时之间。

致敏性:无资料致突变性:无资料致畸性:无资料致癌性:无资料。

其他:职业性接触毒物危程度分级:Ⅱ级(高度危害)。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生态毒性:LC100 450ppm /6h(天竺鼠);LC50 9mg/L/2h(菜豆象);LC100 514ppm/6h(鼠);LC50 15.5mg/L/2h(药材甲);LC100 514ppm/11h(兔);LC50 18.5mg/L/2h(谷象);LC100 5480ppm/15min(兔);LC50 9.5mg/L/2h(米象);生物降解性:嗜甲烷菌可降解溴甲烷产生甲醛。

非生物降解性:水解;在PH5时的半衰期为256.7h;在PH7时的半衰期为253.9h;在PH9时的半衰期为357.3h。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溴甲烷对生物有富集性。

其他有害作用:该化学品属于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消耗臭氧潜能值0.6。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废弃处置方法:不允许废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