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三3.2新文化运动

必修三3.2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国内: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袁世凯倒行逆 1、政治 施,卖国复辟帝制
国外: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2、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根本原因)
3、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壮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辛亥革 4、思想 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直接原因)
“打倒孔家店”
思考: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 传统道德?
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受到历代封建统 治者的推崇,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精神工具。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尊孔复古。
秀才娶亲
从前有个秀才到村里闲逛,看到一则征婚启事, 上面写着:“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 觉得这姑娘很不错,就把她娶回家了,回家一看, 秀才差点就晕过去了。
考点: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材料一:
1915年5月9日 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政治上: (1)国际上: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材料二:
1915年袁世凯天坛祭天 政治上: (2)国内:北洋军阀黑暗统治,袁世凯倒行逆施,妄图复辟帝制。
材料三: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年均投资 年均办厂
材料一:偶像的变迁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最崇拜 1924年,北京大学“最崇拜
的人物”问卷统计表
的人物”问卷统计表
序号 1 2 3 ……
被崇拜者 票数孔子157源自孟子61孙中山
17
…儒…家传统思想……
序号 1 2 …… 14
被崇拜者 孙中山 陈独秀 …… 孔子民主思想
票数 473 173 …… 1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 放。
德先生:指民主即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赛先生:指科学即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材料:《一个贞烈的女孩子》,描写一个14 岁的望门寡,被她父亲关在屋里强迫自杀的 故事。她的父亲循循善诱地说:“阿毛,你 怎么这样的糊涂?我自从得了吴家那孩子的 死信,就拿定主意叫你殉节,成你一生名节, 做个百世流芳的贞烈女子。这样殉节,要算 天底下一种有体面的事,祖宗的面子上,都 添许多光彩……
材料二:当我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这一
本杂志。”“有很长一段时间,看书,看《新青年》;谈
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
《青年杂志》第二期开始改名为《新青年》。
2、主要代表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3、主要活动基地 北京大学
以 人 为 本
蔡元培到校后,在就任的演说中说:“大学者, 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 来。”“我不为名,不为利,为的是改变中国的国民 性。我不去整顿谁去呢?”
蔡元培
“北大者,为囊括大典,包罗 万众之最高学府”,“无论何 种学派……听他们自由发展。”
——蔡元培
“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


陈 蔡元培“兼容并包”“思
独 想自由”办学方针的实
质是什么?

实质:鼓励各科学 观点自由发展,让 新思想去抢占封建 思想的阵地。
鲁 李迅 蔡大 元钊 培
辜鸿铭
仔细观察以下镜头,概括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 镜头一:辛亥革命后的两幅图片
1913年百姓门户前的对联
1915年袁世凯在天坛祭天
内容2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2、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前提)
旧道德: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 内容是三纲五常。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新道德:指资产阶级道德,追求自由、男女平等、个性 解放等
陈独秀:“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李大钊: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鲁 迅:“吃人的礼教。”
导 入北京大学为什么没有孔子雕像?
太极宗师
李大钊
智圣
塞万提

思考:北京大学校园内不乏东西方大师的雕像,却一
直没有孔子像。北大是否该为孔子立像?孔子雕像的
背后折射了什么问题?
前期:1915年—1919年(宣传资产阶级文化) 后期:1919年五四运动后(李大钊等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课标:知道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及兴起、发展的 概况,分析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形式上:推倒雕琢、陈腐、艰涩的 旧文学,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 文学)
4.新文化运动新发展(1917年后尤其是1919年五四运动后)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 思主义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新文化运动后期:介绍十月革命,传播社会主义和马克 思主义,向苏俄学习。
合作探究新文化运动起到了哪些影响?
秀才:
实际:
乌黑头发,无麻子, 乌黑,头发无,
脚不大,周正
麻子,脚不大周正
蔡元培
为什么改革思想, 一定 要牵涉到文学上? 这因 为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 具。 --《中国新文学大系 》总序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内容上: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1895-1911 687万
17家
1912-1918 2300万
79家
张謇
经济上:
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出 现黄金时期。
阶级上: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打破封建思想 的束缚,以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
材料四:
1915年袁世凯祭孔
思想上: (1)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 入人心 (2)袁世凯却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认识到: 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要进行思想革命!!
二、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况
兴起标志 思想阵地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新青年》
代表人物
两大旗帜
(指导思想)
活动基地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民主和科学 北京大学
二、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况
1、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镜头二:鲁迅的《药》描述的人血馒头
华老栓把人血馒头当药为 华小栓治病,但却治不好病。 悲剧在于,华小栓吃的人血馒 头,竟是革命志士的鲜血做成 的。
思考:华小栓吃人血馒头的 根源是什么?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核心)
史料:西洋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 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 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 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