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港并发症及处
预防及处理:保持局部皮肤清洁,避免 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发生感染通知医生,暂停使用,感染严 重是需切开引流,取出导管,应用抗生
导管破裂
临床表现:回抽时可抽到回血,但回血 间断,局部皮肤肿胀,输液过程中药液 外渗、敷料潮湿
原因:1、植入时误伤导管2、暴力冲封 管3、患者体位不合适(被迫于植入侧体 位、剧烈呕吐)
静脉血栓
临床表现:置管侧颈肩部及手臂肿胀,伴 有皮温增高、青紫
原因:1、血管壁受损或炎症2、血流速度 减慢3、血液高凝状态4、导管末端位置不 佳
处理:抬高患肢,制动,抗凝、溶栓治疗, 禁止冷、热敷和按摩,必要时拔出导管。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临床表现:输液、冲管后患者可出现寒战、 高热
原因:1、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欠缺2、 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3、敷料污染未及时更 换4、输注药物已被污染5、血栓是细菌良 好的培养基6、患者免疫功能低下
患者肩部位置将影响检查结果 的分级
2
导管变形,但输 评估是否取出导管
液通路狭窄3Biblioteka 导管断裂或已经 立刻取出导管
损害
本内容仅供参考,如需使用,请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更改后使用!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导管堵塞
临床表现:输液速度减慢不滴、或静推有 阻力
原因:1、机械性 无损伤针位置不准确, 输液针打折或压迫2、非血栓性 药物沉淀 和脂质沉积3、血栓性 纤维蛋白及血液存 留,形成血块阻塞
预防及处理:1、机械性 调整输液针和无 损伤针位置2、非血栓性 熟悉药物配伍禁 忌,避免药物沉积 ,及 时正确冲封管3、 血栓性 5000u/ml尿激酶溶栓(溶栓方法 同PICC)
原因:1、颈部或手臂剧烈运动2、插管 时导管尖端未达上腔静脉中下1/3 3、胸 腔内压力突然变化
常见异位部位:颈内静脉 处理:导管异位时应避免输液,需手术
复位
Pinch-Off夹闭(最严重)
分级 严重程度
措施
0
没有明显变化 没有特别处理
1
导管变形,但输 每隔1-3个月,进行X线检查,
液通路未狭窄 监测评估进展,直到出现2级
外渗
临床表现:港体周围肿胀、疼痛 原因:1、导管破裂或脱落2、无损伤针
部分或完全脱出港体 预防及处理:每次输液前回抽回血、输
液过程中加强观察 发现外渗立即停止输液,判断原因,汇
报医生,用注射器吸出局部渗液,导管 破裂或脱落拔出导管,局部遵医嘱予处
导管异位
临床表现:颈部不适、抽回血困难或抽 不到
预防及处理:注意手卫生,最大限度做好 无菌防护,及时更换污染辅料,增强患者 抵抗力。
一旦感染立即暂停使用,遵医嘱予抗生素 封管,必要时拔出导管
静脉输液港囊袋感染
临床表现:静脉输液港周围皮肤出现红 肿热痛及分泌物
原因:1、消毒不彻底2、拆线前局部伤 口感染3、反复在同一部位穿刺4、患者 抵抗抗力低有关
输液港并发症及处理
并发症
回抽无回血 导管堵塞 静脉血栓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静脉输液港囊袋感染 导管破裂 导管脱落 外渗 导管异位 Pinch-Off夹闭
回抽无回血
临床表现:抽不到回血或回抽困难 原因:1、导管末端位置不佳紧贴血管壁2、
无损伤针位置不准确3、纤维蛋白粘附导管 尖端和外壁形成纤维蛋白鞘,相当于单向 阀门,不能抽出回血 预防及处理:1、让患者改变体位或者咳嗽 一下2、检查输液针是否插到底,调整针的 位置3、尿激酶溶栓。
预防及处理:植入式注意保护导管,遇 到阻力不可强行冲管,避免导管连接部 分打折
导管脱落
临床表现:抽不到回血、无法静注或输 液后出现肿胀和疼痛
原因:1、操作技术不过关2、暴力冲封 管3、导管破裂未及时发现处理
预防及处理:操作者技术要熟练,冲封 管应用10ml以上注射器
确诊后患者卧床制动,DSA下取出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