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级放大电路答案

多级放大电路答案

科目:模拟电子技术
题型:填空题
章节:第三章多级放大电路
难度:全部
-----------------------------------------------------------------------
1. 某放大器由三级组成,已知各级电压增益分别为16dB,20dB,24dB,放大器的总增益为
60dB 。

2. 某放大器由三级组成,已知各级电压增益分别为16dB,20dB,24dB,放大器的总电压放大倍数为 103。

3. 在差动式直流放大电路中,发射极电阻Re的作用是通过电流负反馈来抑制管子的零漂,对共模信号呈现很强的负反馈作用。

4. 在双端输入、输出的理想差动放大电路中,若两输入电压U i1=U i2,则输出电压U o= 0 。

5. 在双端输入、输出的理想差动放大电路中,若U i1=+1500μV,U i2=+500μV,则可知差动放大电路的差模输入电压U id= 1000uV 。

6. 多级放大电路常用的耦合方式有三种,它们是直接耦合、阻容耦合和变压器耦
合。

7. 多级放大电路常用的耦合方式有三种,它们是直接耦合、阻容耦合和变压器耦合。

8. 多级放大电路常用的耦合方式有三种,它们是阻容耦合、直接耦合和变压器耦合。

9. 多级放大电路常用的耦合方式有三种,其中直接耦合方式易于集成,但存在零点漂移现象。

10. 多级放大电路常用的耦合方式有三种,其中直接耦合方式易于集成,但存在零点漂移现象。

11. 若三级放大电路的A u1=A u2=30dB,A u3=20 dB,则其总电压增益为 80 dB。

12. 若三级放大电路的A u1=A u2=30dB,A u3=20 dB,则其总电压放大倍数折合为 104倍。

13. 在多级放大电路中,后级的输入电阻是前级负载电阻的,而前级的输出电阻则也可视为后级的信号源内阻。

14. 在多级放大电路中,后级的输入电阻是前级的负载电阻,而前级的输出电阻则也可视为后级的信号源。

15. 在实际应用的差动式直流放大电路中,为了提高共模抑制比,通常用恒流源
代替发射极电阻Re,这种电路采用双电源供电方式。

16. 在实际应用的差动式直流放大电路中,为了提高共模抑制比,通常用恒流源代替发射极电阻Re,这种电路采用双电源供电方式。

科目:模拟电子技术
题型:选择题
章节:第三章多级放大电路
难度:全部
-----------------------------------------------------------------------
1. 一个放大器由两个相同的放大级组成。

已知每级的通频带为10kHz,放大器的总通频带是:
D 。

A、10kHz;
B、20kHz;
C、大于10kHz;
D、小于10kHz;
2. 设单级放大器的通频带为BW1,由它组成的多级放大器的通频带为BW,则(A )
A、BW<BW1;
B、BW>BW1;
C、BW = BW1;
D、不定。

3. 两级放大电路,要求输入电阻为1kΩ至2kΩ,电压放大倍数大于3000,第一级应采用 A 。

A.共射电路
B.共集电路
C.共基电路
D.共源电路
E.共漏电路
4. 两级放大电路,要求输入电阻为1kΩ至2kΩ,电压放大倍数大于3000,第二级应采用 A 。

A.共射电路
B.共集电路
C.共基电路
D.共源电路
E.共漏电路
5. 两级放大电路,要求输入电阻大于10MΩ,电压放大倍数大于300,第二级应采用 A 。

A.共射电路
B.共集电路
C.共基电路
D.共源电
路 E.共漏电路
6. 两级放大电路,要求输入电阻为100kΩ~200kΩ,电压放大倍数数值大于100,第一级应采用 B 。

A.共射电路
B.共集电路
C.共基电路
D.共源电
路 E.共漏电路
7. 两级放大电路,要求输入电阻为100kΩ~200kΩ,电压放大倍数数值大于100,第二级应采用 A 。

A.共射电路
B.共集电路
C.共基电路
D.共源电
路 E.共漏电路
8. 两级放大电路,要求电压放大倍数的数值大于10,输入电阻大于10MΩ,输出电阻小于100Ω,第二级应采用 B 。

A.共射电路
B.共集电路
C.共基电路
D.共源电
路 E.共漏电路
9. 两级放大电路,设信号源为内阻很大的电压源,要求将输入电流转换成输出
电压,且
1000
i
o

I
U
A
ui
=
,输出电阻R o<100,第一级应采用 C 。

A.共射电路
B.共集电路
C.共基电路
D.共源电路
E.共漏电路
10. 两级放大电路,设信号源为内阻很大的电压源,要求将输入电流转换成输出
电压,且
1000
i
o

I
U
A
ui
=
,输出电阻R o<100,第二级应采用 B 。

A.共射电路
B.共集电路
C.共基电路
D.共源电路
E.共漏电路
11.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零点漂移的主要原因是 C 。

A.电阻阻值有误差
B.晶体管参数的分散性
C.晶体管参数受温度影响
D.电源电压不稳定
12. 集成放大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的原因是C。

A.便于设计
B.放大交流信号
C.不易制作大容量电容
13. 选用差分放大电路的原因是 A 。

A.克服温漂
B. 提高输入电阻
C.稳定放入倍数
14. 差分放大电路的差模信号是两个输入端信号的A,
A.差
B.和
C.平均值
15. 差分放大电路的共模信号是两个输入端信号的 C 。

A.差
B.和
C.平均值
16. 用恒流源取代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中的发射极电阻R e,将使电路的
B。

A.差模放大倍数数值增大
B.抑制共模信号能力增强
C.差模输入
电阻增大
17. 互补输出级采用共集形式是为了使 C 。

A.电压放大倍数大
B.不失真输出电压大
C.带负载能
力强
18. 直接耦合式放大电路各级静态工作点 B ,存在着零点漂移问题,通常采用差动放大电
路来抑制零点漂移。

A互相独立; B互相牵制;C 零点漂移;D 温度补偿法;E 差动放大电路。

19. 直接耦合式放大电路各级静态工作点互相牵制,存在着 C 问题。

A互相独立; B互相牵制;C 零点漂移;D 温度补偿法;E 差动放大电路。

20. 直接耦合式放大电路各级静态工作点互相牵制,存在着零点漂移问题,通常采用 E
来抑制零点漂移。

A互相独立; B互相牵制;C 零点漂移;D 温度补偿法;E 差动放大电路。

21. 在差动放大电路中,若工作方式为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则输出电阻和共模抑制的特点为( B)
A 2R C,较低;
B 2R C,较高;
C R C,较低;
D R C,较高。

22. 差动放大器共模抑制比CMRR越大表明电路( B)
A 放大倍数越稳定;
B 抑制温漂能力越强,性能好;
C 交流放大倍数越大;
D 直流放大倍数越大。

23. 在基本差动放大器中,电路完全对称,下面那种说法正确( A)
A 双端输入双端输出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大于单端输入单端输出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B 双端输入单端输出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大于单端输入单端输出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C 双端输入双端输出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大于单端输入双端输出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D 双端输入双端输出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等于单端输入单端输出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24. 在典型的差动放大电路中,用恒流源代替Re的优点是( B )
A、变于集成化;
B、避免辅助电源V EE的电压数值取得过高;
C、增加电压放大倍数。

25. 差动放大器与其它放大器相比,其特点是能(A)
A 克服温漂;
B 稳定放大倍数;
C 提高输入电阻;
D 扩展通频带。

26. 共模抑制比CMRR是:(C)
A放大器的差模输入信号与共模输入信号之比;
B放大器输出信号中的差模信号成分与共模信号成分之比;
C放大器对差模信号放大倍数与对共模信号放大倍数之比:
D放大器输出信号中的直流成分与交流成分之比。

27. 在差动放大器中,被抑制的是( A )
A 共模信号;
B 差模信号;
C 二者均有;
D 二者均无。

28. 在论及对信号的放大能力时,直流放大器(C)
A只能放大直流信号; B、只能放大交流信号;
C、两种信号均能放大;
D、两种信号均不能放大;
29. 假定多级直流放大器中,各级产生的零漂大体相同,则抑制零点漂移的重点应放在( A )
A、输入级;
B、中间级;
C、输出级;
D、增益最大一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