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学专业
(专业代码:050107T)
一、培养目标
秘书学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修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健康,掌握秘书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具有行政管理能力、决策参谋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文书写作能力、文学鉴赏能力、艺术审美能力,能够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秘书工作,能够胜任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应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1. 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精神实质,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使命感,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具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本常识,遵纪守法;具有改革创新意识和国际竞争意识;具有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具备一定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素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健康、优良的心理素质。
3. 系统掌握秘书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接受完整的秘书行政实务和语文教育方向素质培养和训练,具备政治辨别能力、决策参谋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文书写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创新应变能力;具有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和语文教育基本理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事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教学工作的能力。
4. 具备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熟练运用办公自动化技术和电子政务运作,计算机能力达到二级以上;具有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
5.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讲究卫生,身体健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修养,有比较突出的礼仪涵养,仪态大方,气质优雅。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标准学制4年,弹性修业年限3-6年。
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四、学时、学分要求
总学时:2300学时。
其中必修课2096学时,选修课204学时;课内教学2300学时。
总学分:174学分。
其中必修课123学分,选修课12学分;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38学分,课内教学101学分,课外科技活动35学分。
五、主干学科、学位课程
(一)主干学科
管理学、文学、教育学。
(二)学位课程(11门)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英语Ⅳ、秘书学概论、秘书实务Ⅰ、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办公自动化、行政法学、应用文写作、文书档案学、秘书参谋职能概论、语文教育论。
六、主要实践课程与实践环节
实践课程:秘书实务、应用文写作、会议组织与管理、办公自动化、信息与档案管理、语文教育论等。
实践环节:秘书工作观摩、企业管理文化调查、社区组织工作考察、农村经济工作考察、模拟教学、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七、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一)通识教育课程:44学分
(二)专业教育课程:89学分(含秘书方向、教师方向课程)
(三)实践教育课程:41学分(包括课内实践6学分)
八、毕业资格与学位授予
(一)毕业资格
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修满规定的最低总学分177, 取得毕业资格。
(二)学位授予
取得毕业资格的学生,经本人申请,并符合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标准的,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九、秘书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计划表
(二)专业教育课程平台
(三)实践教育课程(环节)平台
2、教师方向专业实践教育课程
十、学时、学分构成表
十一、课程时间分配表(单位:周)
十二、秘书学专业各学期开课计划表
十三、修读指导
1.本专业学生四年内须修满174学分方可毕业,其中通识教育课44学分(包括通识选修课6学分),专业课程89学分(包括学科平台15学分,专业基础课程24学分,专业核心课程26学分,专业方向课程16/20学分,专业能力发展培养模块课程14/10学分),实践及素质拓展和创新能力培养课程41学分(其中6学分包含在专业课程中)。
2.公共选修课程须注重文理渗透和艺术素质的培养,要求理工科类学生至少修读4学分的人文科学类课程,文科类学生至少修读4学分的自然科学类课程,所有学生须修读2学分的艺术类课程。
3.本专业设秘书、教师两个专业方向,学生必须选修其中一个专业方向,修满这个方向所有课程,取得30学分。
4.本专业学生须修满相应的实践必修(限选)课程及选修实践课程,取得相应学分。
十四、主要课程说明
秘书学专业课程体系是按照“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教育课程(环节)”三大板块设置的。
“通识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一门外国语的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
主要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体育与健康、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
“专业教育课程”主要由专业基础学科课程、专业主干基础课程、专业主干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能力发展培养课程等五个课程模块构成。
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具有秘书学专业的学科基础理论素养、专业基本技能素养,并在秘书方向、教师方向掌握相应的知识和能力,为学生将来走上同个人志趣爱好密切结合的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中,专业基础学科课程主要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基础写作、管理学概论、领导科学概论等;专业主干基础课程主要有秘书学概论、秘书实务、中国秘书史等;专业主干核心课程主要有秘书参谋职能概论、办公自动化等;专业方向分为两个,其中秘书方向课程主要有现代管理方法、行政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教师方向课程主要有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教育论等;专业能力发展培养课程也同样分为两个方面,其中秘书能力发展培养课程主要有商务谈判技巧、市场营销学、艺术欣赏、书法基础等;教师能力发展培养课程主要有教育科研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微格教学实践、班主任与团队工作等。
“实践教育课程(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教育教学能力,能够使学生胜任各类党政机关及一部分企事业单位的秘书工作,以及在中小学从事语文教学及研究工作的要求。
主要内容包括秘书工作见习实习、教师教育教学见习实习、课内技能训练、毕业论文、开放性实践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