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 讲 课 教 案讲课教案

小 讲 课 教 案讲课教案

4 迟发性脑病
意识障碍恢复后,经过2~60天的“假愈期”,再次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
五、病情评估
1资料收集:病史、临床表现、中毒后迟发性脑病、辅助检查
2病情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六、诊治原则
1现场急救
2迅速纠正缺氧
3防治脑水肿
4对症治疗
七、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2氧气吸入护理
3一般护理
4健康教育
中毒途径、中毒机制即兴书写。
教师姓名: 授课时间: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一、导课:
给出本节课讲课思路,讲清重点难点。
二、概述
定义:因吸入高浓度CO所致急性脑缺氧性疾病
三、中毒途径和中毒机制
四、临床表现
1.轻度中毒
病人表现为头痛 、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心悸、四肢无力, 甚至短暂性昏厥等。
归纳要点,讲清讲透
2min,多媒体
3min,多媒体
5min,多媒体
15min,多媒体
10min,多媒体
5min,多媒体
5min,多媒体
注:主要包括具体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主要专业外语词汇,教学内容的补充等。
小 结
1、从血液COHb浓度、症状、预后三个方面比较一氧化碳中毒轻、中、重临床表现的差异,分析透彻,加深理解,便于记忆。
2、重复强调一氧化碳中毒病情评估的大纲,分析总结,融会贯通。
效果情况及反馈
听课人签到
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演示、结合板书、教具等教学手段,充分运用教师的表情、肢体语言等,实现知识性、趣味性、创新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教学风格。
多媒体及板书设计要点:
1.多媒体为主:色彩鲜明、条理清楚,强调条理性和逻辑性,突出重点,理清难点。
2.板书为辅:提纲挈领、层次分明。用关键词勾勒出清晰的框架结构,如一氧化碳中毒的定义、
小 讲 课 教 案
小 讲 课 教 案(一)
课程名称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救护
所在科室
急诊科
听课人数
授课教师
职称
学时(40分钟/学时)
授课题目(章、节)
第九章 急性中毒
第二节 常见急性中毒的救护
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本)
急危重症护理学.周秀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表现、病情评估;熟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诊治原则及护理措施;了解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中毒途径与中毒机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表现
【解决办法】:1、在时间分配上给予充分保证;2、表述方式上通过语速语调、变换句型、多次重复、手势表情等方法对重点内容加以突出和强调。
难点:一氧化碳中毒的病情评估
【解决办法】:1、以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表现为主线,总结病情评估的要点及逻辑关系,使知识点便于理解和记忆;2、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联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中度中毒
除轻度中毒症状外,皮肤、粘膜呈樱桃色,呼吸困难、脉速、多汗。神志不清、烦躁、谵妄昏迷,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迟钝、腱放射减弱。
3 重度中毒
患者处于深昏迷,各种反射消失,呈去大脑皮质状态。还可发生脑水肿伴惊厥、呼吸抑制、休克、心律失常、上消化道出血等。部分患者可出现压迫性肌肉坏死(横纹肌溶解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