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内容学考要求选考要求细胞学说的基本观点a a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种类a a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b b 活动: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b b学习导航(1)掌握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2)结合实例,说出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种类并列表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3)通过“活动: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归纳高倍镜的使用方法、步骤与注意事项。
方式一观察下面的细胞(1)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答案1为肌肉细胞,2为神经细胞,3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4为口腔上皮细胞。
(2)这些细胞共同的结构有哪些?它们的形态、功能相同吗?答案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不同。
(3)这可以说明细胞具有什么特性?答案细胞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
方式二人体大约有2×1014个细胞,这些细胞有200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细胞有着不同的功能,构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它们之间有分工也有合作,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细胞概述的内容。
一、细胞学说1.细胞学说的内容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的。
助学巧记对于细胞学说中的观点“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可以从两方面理解:(1)由于当时科学发展的局限,细胞学说建立的背景只限于动植物。
(2)目前所研究的所有生物包括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则此观点就不正确了。
2.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种类(1)细胞的大小1最小的细胞为细菌类支原体的细胞。
2最大的细胞为鸵鸟蛋的卵黄。
3细胞大小以微米(μm)计。
4细胞越大,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越小,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速率就越慢。
(2)生物体细胞数目1生物体大小与细胞的数目有关。
2按细胞数目可将生物分为单细胞和多细胞生物。
(3)根据是否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可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4)真核细胞的结构1真核细胞分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3个部分,植物细胞外层还有细胞壁。
2现今细胞核被认为是最大的细胞器。
归纳总结细胞的种类不同,大小也有一定差别,但一般的细胞都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细胞的体积微小的原因:(1)受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限制:细胞越大,需要与外界环境交流的物质越多。
但是细胞体积越大,其表面积相对越小,即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物质交流的面积相对越小,所以细胞越大,物质的运输效率越低。
(2)受细胞核控制的范围限制: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一般来说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
如果细胞太大,细胞核的“负担”就会加重。
当然,细胞的大小也不是越小越好,因为细胞要完成一定的功能需要一些结构和物质,它们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
例1(2017·诸暨市校级期末)细胞学说揭示了()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D.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多样性答案B解析细胞学说没有揭示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A项错误;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这说明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B项正确;细胞学说没有揭示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C项错误;细胞学说没有揭示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D项错误。
特别提醒(1)细胞学说涉及到的2个“统一”1统一了生物界:即生物均由“细胞”构成。
2统一了细胞:即细胞是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新细胞来自已存在的活细胞(分裂所产生)。
(2)细胞学说的3个“未涉及”1未涉及细胞间或生物体间“差异性”。
2未涉及原核细胞。
3未涉及病毒。
例2(2017·宁波高一期末)下列关于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A.最大的细胞是鸵鸟蛋的卵黄B.“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的”属于细胞学说的内容C.细胞的表面积与细胞的体积比小,有利于物质交换D.番茄果肉中圆粒状的细胞用放大镜就可以看到答案C解析细胞的表面积与细胞的体积比小,即相对表面积小,不利于物质交换。
二、活动: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1.显微镜的使用(1)显微镜的镜头镜头有无螺纹长度和放大倍数关系目镜无成反比物镜有成正比(2)成像特点显微镜成的像为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虚像。
(3)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在低倍物镜下找到清晰的目标,将要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调节大光圈、反光镜,使视野明亮↓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图像清晰助学巧记显微镜放大倍数的理解1放大倍数是指物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的比例。
2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这里的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或体积。
2.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的方法步骤(1)在低倍物镜下观察蛙血(或人血)涂片,选定视野中细胞不太密集的区域,换成高倍物镜观察。
(2)用铅笔画出1~2个观察到的蛙血(或人血)细胞,并注明你能确认的结构。
(3)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叶表皮细胞永久装片或植物根尖纵切片,用绘图的方式记录观察到的细胞,并标注能确认的结构。
(4)用显微镜观察其他永久装片,辨别各种细胞的异同。
归纳总结1.如果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发现一处污物,快速确认该污物位置(装片、目镜、物镜)的方法如下:2.细胞排列与放大倍数的关系(1)视野中细胞呈一行排布视野中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关系。
举例:(2)视野中细胞呈充满排布视野中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关系。
举例:例3(2017·浙江校级三模)如图所示甲和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
把视野中的标本从图中的甲转为乙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正确调节顺序为: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细准焦螺旋B.细胞变大,细胞数目变少,视野变亮C.移动装片可确定视野中的污物是否在物镜上D.若图乙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图甲右上方的细胞,从图甲转为图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答案D解析低倍镜转高倍镜时应先移动装片,把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最后调节光圈和细准焦螺旋;低倍镜转向高倍镜后细胞变大,细胞数目变少,视野变暗;移动装片可确定视野中的污物是否在装片上;移动装片时因所观察气孔在视野的右上方,因此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例4(2017·金华东阳市中学期中)用显微镜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外表皮染色后制成临时装片观察B.低倍镜下找到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C.若视野比较暗可增大光圈D.保持临时装片为有水状态答案A解析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为实验材料观察细胞时,不用染色,A错误;使用高倍物镜观察细胞时,应该先在低倍物镜下找到物像,再转换到高倍镜下观察,B正确;视野较暗,可以用大光圈或凹面镜使视野亮度增加,C正确;显微镜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时,要保持临时装片为有水状态,D正确。
易错警示有关显微镜使用的6个易错点(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时(距离约为0.5cm)停止下降。
(2)必须先用低倍物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再换用高倍物镜。
(3)换用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
(4)换用高倍物镜后,若视野太暗,应先调节遮光器(换大光圈)或反光镜(用凹面反光镜)使视野明亮,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5)显微镜下所看到的物像是物体放大后的倒像。
“实物”与“像”之间的关系是:“实物”旋转180°就是“像”。
例如实物为字母“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为“q”,若物像在左上方,将其移至视野中央时应向左上方移动。
(6)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亮,反之则应适当调暗。
1.(2017·湖州检测)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内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和多样性B.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C.所有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活细胞产生的D.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施万和菲尔肖解析细胞学说的建立是很多科学家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主要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施万和菲尔肖。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没有揭示生物体结构多样性。
学说内容是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所有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的。
2.(2018·浙江省高一期中考试)有关细胞学说的内容,正确的是()A.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构成B.细胞学说是由施莱登、施万和达尔文的观点综合形成的C.细胞学说认为:一切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所有动物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必定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D.胡克在显微镜下观察木栓组织发现蜂窝状“细胞”,建立了细胞学说答案C解析真核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构成不是细胞学说的内容,A错误;细胞学说是由施莱登、施万和菲尔肖的观点综合形成的,B错误;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的,C正确;英国科学家胡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D错误。
3.成年人大约由2×1014个细胞组成,这些细胞的共同点是()A.形态相似B.大小相似C.结构与功能相统一D.功能相似答案C解析多细胞生物由于细胞分化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细胞,但其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都是相统一的。
4.(2017·温州鹿城区中学期末)在低倍镜视野中已清楚找到了物像,若换用高倍镜观察,此时通常尚需调节()A.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B.光圈和粗准焦螺旋C.反光镜和粗准焦螺旋D.光圈和细准焦螺旋解析高倍镜和低倍镜的镜头基本都是齐焦的,用低倍镜找到物像后,切换到高倍镜同样可以看到,不过要稍微调节细准焦螺旋使高倍镜下图像更清晰,光圈和反光镜是调节视野亮度的,换高倍镜后视野较暗,一般需要通过换大光圈和凹面镜增加视野亮度。
5.如图所示的细胞可能是()A.酵母菌B.原核细胞C.动物细胞D.植物细胞答案B解析由题图可知,该细胞的细胞核无核膜包被,属于原核细胞。
[基础达标]1.(2017·温州高一期末)细胞学说揭示了()A.动植物细胞的区别B.生物界的统一性C.细胞产生的具体过程D.生物界的差异性答案B2.(2018·杭州期中)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电子显微镜的帮助下才创立了细胞学说B.生物体的长大是因为细胞数目增多C.细胞体积越大,与外界物质交换能力越强D.原核生物主要是各种原生生物答案B解析在光学显微镜的帮助下才创立了细胞学说,A错误;生物体的长大是因为细胞数目增多,B正确;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与外界物质交换能力越弱,C错误;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D错误。
3.(2017·宁波期末)生物界虽然在类型上具有巨大的多样性,但在模式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乙肝病毒和人类在结构和功能上有较大差异,但在下述哪个层次上存在着统一的模式()A.种群B.个体C.细胞D.分子答案D解析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但是在分子水平上和人类一样都是由生物大分子构成的,具有统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