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奥运知识优秀课件

奥运知识优秀课件



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发展的一百多年时间里 , 随着社会制度的变迁,中国对于这个全球性活动由茫然 不解到积极参与其中,并最终以奥运强国的姿态屹立在 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1895 年。当时,中国清政府曾经接到了希腊王储和近代奥运 会发起人皮埃尔· 德· 顾拜旦的邀请书。但由于昏庸的清 政府不知“体育”为何物而未作答复。 1932年,中国短跑选手刘长春参加了在美国洛杉 矶举行的第10届奥运会。这是中国运动员第一次正式 出现在奥运会赛场上,他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是奥运会大 家庭的成员和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存在。 1936年第十一届柏林奥运会,中国派了69名运动员、 11人的武术表演队及34人的赴欧体育考察团,结果中 国选手全部败北,但武术表演特别精彩。 1948年第十四届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中国派出33 名男运动员参加篮球、足球、田径、游泳、自行车5个 项目的比赛。

• •

• •
1984年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中国代表 团派出了225名运动员参加比赛,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 夺得本届奥运会的首枚金牌。这是中国运动员参加历届 奥运会以来的第一枚金牌。实现了中国在奥运会上的 “零的突破”。本届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共获15枚金牌, 金牌总数名列第四。 1988年第二十四届奥运会在汉城举行,这届奥运会上中 国运动员只获5枚金牌,金牌总数位列第十一位。 1992年第25届奥运会在巴塞罗那举行,中国运动员在经 历了上一届 的低谷后,顽强拼搏,克服困难共夺得16面 金牌,金牌总数名列第四。 1996年第26届奥运会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获得16面金 牌,金牌总数名列第四。 2000年第27届奥运会在澳大利亚的悉尼举行,中国运动 员在这届奥运会上共获28枚金牌,金牌总数名列第三。 2004年第28届奥运会在雅典举行,中国运动员在这届奥 运会上共获32枚金牌,金牌总数名列第二,这是中国运 动员在参加过的奥运会中取得金牌最多的一届。
奥林匹克精神
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极为丰富,集中体现在奥林匹克运动所一贯遵循的宗旨、 格言、口号及使用的徽记上。 “和平、友谊、进步”是奥林匹克宗旨的的高度概括,这不仅是奥林匹克运 动最基本的出发点,而且也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
“更高、更快、更强”这一格言于1913年经顾拜旦提议,获国际奥委会批准, 定为奥林匹克格言,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另一基本点。体现一种敢于拼搏、 不断进取、永远奋发向上的奋斗精神。 “参与比获胜更重要”这句口号,反映奥林匹克运动的国际性和广泛的群众 性。 奥林匹克五环徽记,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充分体现奥林匹克运动的团结精神。 奥林匹克精神概括起来,就是全世界的运动员遵循“和平、友谊、进步”的 宗旨积极参加奥运会,在“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下以公正、坦率和友 好的态度进行比赛,从而增强各国人民和运动员的友谊,促进运动技术的提 高。奥林匹克精神蕴涵了公正、平等、正义的内容,它承认一切符合公正原 则的优胜,唾弃和否定一切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要求人们具有坚韧不拔 的进取精神和克服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奥运知识介绍
奥 运 历 史---古代奥运会
•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除了宗教这一古老的社会文化 现象外,奥林匹克运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历史最为悠久的社会 文化现象。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 到公元前776年。 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因举办地点在奥林匹克而 得名。传说古代奥运会是由众神之王宙斯所创始的。第1届古 代奥运会于公元前776年举行,到公元394年共举行了293届。 运动会每隔1417天即4年举行一届。后来人们将这一周期称为 奥林匹克周期。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基本上是每四年举行一次,这一周期 被称为“奥林匹亚德”。按此周期算,则从公元前776年到公 元394年间共应举办293届;但实际上召开的次数要少得多。 不过,古代奥运会有规定,一个奥林匹亚德为一届,不管举行 与否次数照算。 古奥运会初期,竞赛项目不多,所以前22届时间仅一天。 后来随着比赛项目的增加,又延长为两天。从第37届增加少 年比赛项目后,时间又延长到5天。其中第一天是开幕式,举 行献祭和宣誓仪式,第二、三、四天是比赛的具体内容,第五 天是闭幕式,进行发奖代奥运会
顾拜旦:被称为“现代奥运之父”(1863—1937)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 创始人,法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教育家。 • 国际奥委会(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领导组织, 性质:非政府、非营利、无限期的具有法人地位的组织。总部最初设在巴黎 1915年迁至瑞士洛桑。 • 1896年4月6日至15日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雅典举行 ,当时的比赛项目 有田径、游泳、举重、射击、自行车、网球、体操、击剑、古典式摔跤9个 大项。 被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批准条件是:夏季奥运会男子项目至少要 在4大洲75个国家广泛开展,女子项目至少要在3大洲40个国家广泛开展。 为了使奥运会在项目的设置上符合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国际奥委会规 定,每一届夏季奥运会至少应包括15个大项,才能举行。1963年,国际奥 委会确定了这些夏季奥运会大项目的比赛顺序是:田径、游泳、摔跤、体操、 举重、曲棍球、马术、击剑、赛艇、拳击、射击、现代五项、帆船、篮球、 皮划艇、自行车、足球、排球、射箭、手球、柔道等21项。 从1972到1984年,奥运会比赛大项一直固定为21项。第24届奥运会则 有历史性的突破,增加了乒乓球、网球两大项目,使夏季奥运会的大项目达 23个,25届奥运会达25个大项,26届26个大项,27届28个大项。






1952年第十五届奥运会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代表团到达时,奥运会已接 近尾声,仅吴传玉参加100米仰泳比赛,结果被 淘汰。 1954年国际奥委会第四十九届会议在希腊举行, 在这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奥委会的 合法席位得到承认,1956年,国际奥委会在某 些人的操纵下蓄意制造“两个中国”,中国在 多次提出抗议无效的情况下,1958年8月发表 关于同国际奥委会断绝关系的声明。 1979年随着中国大国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式的 变化,中国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提出解决中国 奥委会合法席位的问题,10月国际奥委会执行 委员会在日本举行会议,通过了恢复中国在国 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