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巷道矿山压力观测

巷道矿山压力观测


2021/3/10
讲解:XX
17
2021/3/10
讲解:XX
18
2021/3/10
讲解:XX
19
二、巷道围岩深部位移观测
(一)测站布置及测点安设 (二)测点的布置方式 (三)观测仪器与使用方法:多点位移计、磁性多点
位移计。
2021/3/10
讲解:XX
20
图6-19 钻孔多点位移计
1-钻孔;2-测定锚固器;3-连接杆;4-量测头;5-保
图6-5 测点的安设
2021/3/10
讲解:XX
10
一、巷道表面位移观测
(二)测点的布置方式 (1)垂直布置。适用于巷道顶底板相对移动量较大,
两帮不产生变形或变形较小的情况。 (2)十字布置。当巷道顶底板和两帮都有较大变形时,
一般采用十字形布置测点。 (3)网格布置。如果巷道围岩松软,四周巷道空间凸
讲解:XX
26
2021/3/10
讲解:XX
27
2021/3/10
讲解:XX
28
2021/3/10
讲解:XX
29
2021/3/10
讲解:XX
30
2021/3/10
讲解:XX
31
2021/3/10
讲解:XX
32
(a)现场打钻施工
(b)测点基点的安设
(c)监测点数据线安装
(d)监测分站安装
2021/3/10
mm的钻眼,打入木塞,木塞的上钉作为测量基 准点的基钉(铁钉头部钻有一圆穴,如图6-5), 同时在顶底板垂线方向以同样的方法在底板设基 点。顶板比较坚硬,可用彩色油漆标明观测基点。 两帮观测基点的安设方法与上述基本相同,各对测 点在同一平面上。
2021/3/10
讲解:XX
9
1 活杆;2 弹簧;3 套管;4 基准点
巷道矿山压力观测
张守宝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2021/3/10
讲解:XX
1
巷道按位置及服务范围:开拓巷道、采区巷道和回 采巷道。
巷道矿山压力观测:静压巷道和动压巷道矿压观测
2021/Leabharlann /10讲解:XX2
采动影响的采准巷道 从开掘→报废
巷道掘进影响阶段 掘进影响稳定阶段 采动影响阶段 采动影响稳定阶段 二次采动影响阶段
14
152
两帮累计变形(mm)
144
136
128
120
112
104
96
88
80
72
64
56
48
40
32
24
16
8
两帮变形速度(mm/d)
0
2021/3/10
02
4
6
8 10 12 14 1讲6解:1X8X 20 22 24 26 28 30 32 3415天数(d
2021/3/10
讲解:XX
16
20图213/3./110 29211辅运顺槽典型变形区域监测讲解系:统X布X 置
深基点
浅基点 单位:mm
C3
C2
A1
C1
29211辅运顺槽
巷道顶板
巷道底板
图 3.3 测点基点深度布置3图5
日期
基点1 基点2 基点3 基点4
2021/3/10
讲解:XX
23
三、顶板安全状况监测
(一)测站布置及测点安设 (二)测点的布置方式 (三)观测仪器与使用方法; 顶板离层指示仪
2021/3/10
讲解:XX
24
2021/3/10
讲解:XX
25
LBY-3型顶 板 离 层 指 示 仪
2021/3/10
出,为了研究围岩的变形状况及巷道断面缩小率, 可采用网格布置法。
2021/3/10
讲解:XX
11
图6—6 测点的布置方式
a—垂直布置一对测点; b—十字布置; c—网格布置
2021/3/10
讲解:XX
12
一、巷道围岩移动观测
(三)观测仪器与使用方法
(1)观测仪器: 一般用ADL-2.5型测杆、KY-80型顶板动态仪、收敛计、 卷尺,激光测距仪等等。
2021/3/10
讲解:XX
7
一、巷道表面位移观测
2.测点安设 (1)测点安设要求
1)观测点处顶板稳定、支架完好、两帮整齐、 底板平坦,便于观测; 2)测点应安设牢固,以便保护测点进行长期 观测; 3)各观测截面内的空间位置应力求一致
2021/3/10
讲解:XX
8
一、巷道表面位移观测
(2)测点安设方法 在顶板上打一个深为100-200mm、直径约为40
2021/3/10
讲解:XX
5
一、巷道表面位移观测
(一)测站布置及测点安设 1.测站布置
2021/3/10
讲解:XX
6
一、巷道表面位移观测
(一)测站布置及测点安设
1.测站布置
布置在工作面前方不受采动影响区,一 般距工作面60-100 m远。
为了有对比性,要求每条巷道内布置23个测站,每个测站间距以20-25m为宜。 测站的具体位置,视地质条件和生产情况 而定。
(e)数据传输线路铺设
讲解:XX
(f)数据传输线路调试
33
2021/3/10
讲解:XX
34
辅运顺槽典型变形区域监测系统布置方案
监测地点选择辅运顺槽中300m典型区域。监测点分为一般性测点和 离层规律研究测点。一般性测点间距20m,每相隔三个一般性测点的监 测点处各增加3个离层规律研究测点,测点间距为1.5m。位移分站安装在 1号测站附近。测点的布置方案和基点深度见下图。
(2)使用方法: 在巷道顶底板或两帮观测基点安设好后,要进行编号。
I、Ⅱ、Ⅲ……为测站号;A、B、C…为测点号,如ⅡA为 第二测站第一测点。
把测杆放在基点顶端铁钉的穴孔内。要求各测站每天观 测一次,当工作面采至测站附近时,可一天测读两次。
2021/3/10
讲解:XX
13
2021/3/10
讲解:XX
2021/3/10
护盖;讲6解-:XX测量杆
21
4.5m
2m 1m
1m 2m
巷道围岩深部变形位移观测
2021/3/10
讲解:XX
2m 3m
7m
4.5m
22
变形数据(mm)
5 4 3 2 1 0 08.9.1078.9.2008.9.0283.9.2068.9.2098.100.85.1008..810.0181.100.81.410.0187.10.0280.10.24
2021/3/10
讲解:XX
3
上区段工作面(A)
下区段工作面(B)




围 岩 变 形 速 度
段 回 采 影 响 区
影 响
回 采
稳影
定响
区区
掘 巷 影 响 稳 定 区




与回采工作面的距离或时间

2021/3/10
讲解:XX
4
第一节 采区巷道矿压观测
目的:为了寻求各类巷道的矿压显现规律, 为支护设计和巷道位置的选择提供依据, 内容:巷道表面位移和观测巷道围岩移动、 支架变形及载荷等。 一、巷道表面位移观测 巷道表面移动常用移动量来表示,它可分 为相对移动量和绝对移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