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概述
占残疾人口比例
29.07 24.16 16.30 14.86 7.40 6.68 1.53
2006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 我国0—14岁残疾儿童有387万,
占全国残疾人口的4.66%
第一节 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
一、特殊儿童 (一)定义
3、特殊教育需要儿童 1978年,英国《沃诺克报告》首次提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 1994年,《萨拉曼卡宣言》引用“特殊教育需要”概念并提出
缺陷
残疾
障碍
缺陷是指心理上、 残疾是由缺陷所造
生理上解剖结构的 成的,以正常方式进行
缺失或异常;
活动的能力受到限制;
障碍是由缺陷和残疾处 于某种不利地位,以致限制 和阻碍其发挥正常作用;
第一节 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
一、特殊儿童 (二)分类 1、特殊儿童分类的主要目的?? 更好的了解特殊性,更有针对性的进行特殊教育、训 练和医疗,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1、1887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的传教士查尔斯.米尔斯夫妇在山东登州创 建了中国第一所聋哑学校“登州启喑学馆”(现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 2、1916年,实业家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南通盲哑学校,这是中国人自办的 最早的特殊学校之一;
第三节 我国特殊教育体系与发展趋势
一、特殊教育体系 (一)学前教育
安置方式: (1)普通的幼儿教育机构; (2)残疾儿童福利机构; (3)残疾儿童康复机构; (4)普通小学的学前班和特殊教育学校的学前班; 《残疾人教育条例》规定:残疾儿童家庭应当对残疾儿童实施学前教育
以人为本
第二节 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欧洲和北美特殊教育发展历程 (一)听觉障碍教育
1、西班牙修道士庞塞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聋教育专家; 2、1760年,法国神父莱佩在巴黎创办第一所公立聋校,为世界特殊教育的 发展揭开了序幕(手语); 3、1767年,英国数学教师布莱德沃在爱丁堡创立英国第一所聋校;(手口) 4、1778年,德国教师海尼克在莱比锡建立德国第一所公立聋校(口语); 4、美国的聋教育开始于加劳德特,1817年建立了美国第一所聋校(手语);
第三节 我国特殊教育体系与发展趋势
一、特殊教育体系 (四)高级中等以上教育
《残疾人教育条例》(1994年)规定:“普通高级中等学校、高等 院校、成人教育机构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入学, 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
第三节 我国特殊教育体系与发展趋势
三、特殊教育发展趋势 (一)重视生态学模式
第二节 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欧洲和北美特殊教育发展历程 (二)视觉障碍教育
1、法国人狄德罗: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对盲人进行教育; 2、法国巴黎是盲教育的发源地; 3、1784年法国霍维在巴黎建立世界上第一所盲人学校; 4、1829年,美国医生豪威建立了美国第一所盲校(凸字教学法); 5、1829年法国人布莱尔发明了“布莱尔盲文”;
自闭症 发展迟缓
其他显著障碍
美国(13类) 视觉障碍 听觉障碍 智力障碍
言语或语言障碍 肢体障碍 多重障碍 情绪障碍
创伤性脑损伤 学习障碍 自闭症 发展迟缓
其他健康障碍 聋—盲
第一节 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
一、特殊儿童 (三)个别差异
1、群体差异 2、个体间差异 3、个体内差异
特殊儿童在其教育上除了一般的需要外,还有个体特 殊的教育需要——“儿童基于个体差异的显著性,在学习 过程中产生的特殊需要,是特殊儿童在其身心发展过程中 对特殊的教育条件的依赖性”
第三节 我国特殊教育体系与发展趋势
三、特殊教育发展趋势 (二)重视早期干预
1.早期干预的依据 (1)个体大脑发展速度 脑科学研究表明,脑功能的发展和儿童的早期经验有关系
第三节 我国特殊教育体系与发展趋势
三、特殊教育发展趋势 (二)重视早期干预
1.早期干预的依据 (2)可塑性
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其生理、心理的发展容易受到环境和 教育的影响,理论研究表明,儿童早期的可塑性最强
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
教育场所
教育对象
相关人员
教育对象
教育对象——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 中国(7类)、台湾(12类)、美国(13类)
教育内容
替代性课程:手语、盲文 调整原有的内容:改变呈现方式;内容简化 补充必要的内容:职业教育
教育方法
教学目标、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教学时间、
评价方法
教育场所
1970年,美国特殊教育专 家迪诺提出了特殊儿童的
第二节 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欧洲和北美特殊教育发展历程 (三)智力障碍教育
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起源于1799年。当时,人们在法国的阿维龙山区发 现了一名11岁的野孩维克多。法国的精神病医生伊塔德采用个别化的方法 对维克多进行了系统的训练;
经过一段时间,维克多最终能够说出少量词汇、直立行走、用碗碟和 餐具吃饭,与人进行简单沟通;
思考题:
存在个体差异的儿童都 需要特殊教育需要?
1、个体差异是否具有教育意义; 2、个体差异是否达到一定的度;
第一节 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
二、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使用一般的或 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 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或特殊培 养目标的教育。
伊塔德——“特殊教育之父”
第二节 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欧洲和北美特殊教育发展历程 (三)智力障碍教育
伊塔德的学生,受伊塔德的鼓励,致力于对智力障碍的病因以及教育 训练方法的研究。
1、1839年,他创立了第一所智力障碍教育学校; 2、美国的智力障碍儿童教育开始于1839年,当时的主要目的是为帕金斯 盲校中那些伴有智力障碍的盲童进行教育训练;
主要观点: 致力于改善儿童自身的学习和行为,强调改善儿童周围的环境;
家庭——最重要的生态环境
第三节 我国特殊教育体系与发展趋势
三、特殊教育发展趋势 (二)重视早期干预
早期干预: 指对学龄前有发展缺陷或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儿童及其家庭提
供教育、保健、医疗、营养、心理咨询、社会服务及家长育儿指 导等一系列服务的措施。
第二节 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特殊教育发展历程 (一)视觉障碍教育
1、1874年英国传教士威廉.穆瑞在北京甘雨胡同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盲校 “瞽(gu)叟通文馆”(现北京市盲人学校); 2、1916年实业家张謇(jian)在江苏南通创办了“南通盲哑学校”;
第二节 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特殊教育发展历程 (一)听觉障碍教育
因此,斯巴达的儿童一出生就受到严格挑选,凡是身体虚弱或有 残疾的儿童即被抛人峡谷或弃之荒野,任其死去。这一时代残疾儿童 没有生存权,从肉体被消灭。
第二节 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
1.遗弃时代:
第二节 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
2.歧视时代: 古代到中世纪认为残疾是:魔鬼缠身。残疾人的生命权虽然未
像奴隶社会那样被褫夺,他们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许多人沦为 贵族戏弄的对象。
第三节 我国特殊教育体系与发展趋势
三、特殊教育发展趋势 (二)重视早期干预
2.早期干预的对象
(2)有发展落后可能的儿童 • 母孕期有高危因素的儿童 (附件:儿童高危险因素核查表—属于一项处于危险之中,两项以 上属于高危险儿童) • 高危新生儿 • 诊断证明在一个领域或多个领域落后的儿童
第三节 我国特殊教育体系与发展趋势
你们所理解的特殊儿童?
• 用几个词来描述你所见过的特殊儿童。 • 哪些儿童属于特殊儿童?
• 过去:特殊儿童就是“不正常”、“异常”的儿童
• 医学:有缺陷的 • 心理:变态(尤其是情绪、感受) • 社会学:无法适应社会角色、不能建立适当的人际
关系的
•现在:10%—20% 偏离常态发展的儿童, 包含落后的和超常的 儿童
第一章 特殊教育概述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特殊教育概述 全纳教育
特殊教育的法规与政策 个别化教育计划 智力障碍儿童 听觉障碍儿童 视觉障碍儿童 沟通障碍儿童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 学习障碍儿童
其他类障碍儿童(自闭症) 超常儿童
“瀑布式安置体系”
相关人员
特殊教育教师、教师助理、心理学家 听力学家、咨询师
思考题:
自从有人类社会,就有特殊儿童? 自从有特殊儿童就有特殊教育?
第二节 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
1.遗弃时代: 在欧洲奴隶社会,以古希腊为代表的奴隶制国家对残疾人采取的
是遗弃、灭绝的态度和做法。例如斯巴达教育是通过严酷的军事体育 教育将本民族的子弟训练成体格健壮的武士。
第一节 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
一、特殊儿童 (一)定义
1、特殊儿童 广义:是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
这些差异表现在智力、感官能力、情绪和行为发展、身体或言 语等方面,它既包括发展上低于正常的儿童,也包括高于正常发展 的儿童以及有轻微违法犯罪的儿童。
第一节 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
一、特殊儿童 (一)定义
三、特殊教育发展趋势 (三)重视个别化教育与转衔服务 (四)融合教育 (五)团队合作 (六)关注质量 (七)加强政府的管理职能
第三节 我国特殊教育体系与发展趋势
一、特殊教育体系 (一)学前教育
儿童福利院主要收养无人抚养的孤儿,弃婴和残疾儿童的社 会福利事业单位。在过去由外国教会和社会慈善团体所办的育婴 堂、育婴院、孤儿院等慈善救济机构均属此类。
第三节 我国特殊教育体系与发展趋势
一、特殊教育体系 (二)义务教育
形成以专门的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班 和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上门为补充的残疾儿童 少年义务教育体系。
第三节 我国特殊教育体系与发展趋势
一、特殊教育体系 (二)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