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气
· 17 ·
2.1.1 烃类蒸汽转化
图2-3 顶部烧嘴蒸汽转化炉辐射室结构
· 18 ·
2.1.1 烃类蒸汽转化
图2-3 的说明
天然气 烧嘴 空气 辐射段 对流段 排风机 烟囱
辐射段 对流段
燃料燃烧提供转化管热量 回收烟气的余热预热工艺介质
· 19 ·
2.1.1 烃类蒸汽转化
② 炉墙(耐热层+绝热层的复合结构) 耐热层 材 料 轻质耐火砖 高铝纤维毡 绝热层(外侧设3-5mm钢板) 矿渣棉纤维毡 矿渣棉纤维毡
CnH2n+2
n 1 3n 1 n 1 + H 2O = CH4 + CO2 4 4 2
CnH2n
n n 3 + H 2O = CH4 + CO2 2 4 4
·6 ·
2.1.1 烃类蒸汽转化
生成的甲烷与水蒸气进行转化反应: CH4 + H2O CO + 3H2
CH4 + 2H2O
CO + H2O
△H = 206.2 kJ/mol
· 12 ·
2.1.1 烃类蒸汽转化
3)水碳比(3.5-4.0)
甲 烷 平 衡 含 量
%
· 13 ·
2.1.1 烃类蒸汽转化
二、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1) 天然气蒸气转化流程
蒸汽 原料天然气 弛放气 加压空气 蒸汽
190℃ 510℃ 850℃
预热器
脱硫
预热
一段转化
德国Veba工厂产氨1400t/d,甲醇 600 t/d。采用Shell法6.0MPa气化, 典型工业装置 低温甲醇洗脱硫、变换,低温甲醇 洗脱碳,液氨洗,压缩合成流程
主要内容
2.1 合成气的制取
2.1.1 烃类蒸汽转化 2.1.2 重油部分氧化 2.1.3 固态燃料气化
2.2 合成气的净化
2.2.1 2.2.2 2.2.3 2.2.4 2.2.5 脱硫 一氧化碳变换 二氧化碳的脱除 少量CO、CO2、O2和H2O的清除 热法与冷法净化流程的比较
· 37 ·
2.1 合成气的制取
总压0.1MPa时空气煤气的平衡组成,体积%
温度,℃ 650 800 900 1000 CO2 10.8 1.6 0.4 0.2 CO 16.9 31.9 34.1 34.4 N2 72.3 66.5 65.5 65.4 a=CO:(CO+CO2) 61.0 95.2 98.8 99.4
· 21 ·
主要内容
2.1 合成气的制取
2.1.1 烃类蒸汽转化 2.1.2 重油部分氧化 2.1.3 固态燃料气化
2.2 合成气的净化
2.2.1 2.2.2 2.2.3 2.2.4 2.2.5 脱硫 一氧化碳变换 二氧化碳的脱除 少量CO、CO2、O2和H2O的清除 热法与冷法净化流程的比较
· 22 ·
· 34 ·
结构型式
2.1.2 重油部分氧化
项目 喷嘴 Shell法 两流道型,中心管进重油,氧与蒸汽 混和后进喷嘴环隙喷出,用水套冷 却。喷嘴为压力雾化(重油)与气 雾流化相结合。近年推出三套管型 Texaco法 两流道型,氧加0.5~5%蒸汽进中 心管,重油与蒸汽混合后由环隙 喷出,用盘管及端部水套冷却。 喷嘴属气流雾化型 1.直接激冷,出气温度260~ 280℃,汽/气比1.4~1.6:1。 2.废热锅炉(直管与盘管组合结 构。 3.激冷与废锅复合型结构
第二章
合成气
主要内容
2.1 合成气的制取
2.1.1 烃类蒸汽转化 2.1.2 重油部分氧化 2.1.3 固态燃料气化
2.2 合成气的净化
2.2.1 2.2.2 2.2.3 2.2.4 2.2.5 脱硫 一氧化碳变换 二氧化碳的脱除 少量CO、CO2、O2和H2O的清除 热法与冷法净化流程的比较
·2 ·
· 38 ·
2.1 合成气的制取
② 以水蒸气为气化剂
∆H0298 KJ/mol 131.390 90.196 -41.194 -74.898
C+H2O C+2H2O(g) CO+H2O(g) C+2H2
CO+H2 CO2+2H2 CO2+H2 CH4
· 27 ·
2.1.2 重油部分氧化
三、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1) 方框图
重油
O2 蒸汽 汽 化 热量回收 清除炭尘 (炭黑回收)
裂化气(粗合成气:CO, H2,少量CH4)
· 28 ·
2.1.2 重油部分氧化
(2) 流程分类(按热量回收方式)
①激冷流程(Texaco法) 激冷流程是将高温原料气直接与热水接触,水迅速蒸发进 入气相而原料气迅速冷却,原料气清除炭黑后直接送去进行 一氧化碳变换反应。由于激冷流程不允许在变换前因脱硫而 降低温度,所以要求原料是低硫重油或后变换过程用耐硫催 化剂。 ②废热锅炉流程(Shell法) 利用废热锅炉间接换热,副产品是高压蒸汽。
转化反应 甲烷转化:CH4+H2O CO+3H2
碳 转 化: C+H2O
CO 转 化:CO+H2O
CO+H2
CO2+H2
慢反应 可逆 吸热
· 24 ·
2.1.2 重油部分氧化
二、工艺条件 (1) 温度(1400℃) 甲烷含量随温度提高迅 速降低。从反应速度方面 看,提高温度有利于加快甲 烷和炭黑的转化,对降低原 料气中甲烷和炭黑含量也是 有利的。但温变过高容易烧 坏炉衬,同时耗氧量会增 加。
预热
450℃
二段转化
1000℃
废热锅炉
370℃
去变换
· 14 ·
2.1.1 烃类蒸汽转化 转化气组成
转化炉出口气体组成
H2 CH4 CO CO2 N2
一段转化气
二段转化气
69.5
57
9.95
0.3Leabharlann 9.9512.810
7.6
0.6
22.3
注:此数据为体积%
· 15 ·
2.1.1 烃类蒸汽转化
天然气蒸汽转化工艺流程
2.1.2 重油部分氧化
一、重油部分氧化气化反应 O2 气化剂 水蒸气(或蒸汽)
瞬间反应 不可逆 放热
部分氧化: CmHnSr + m/2O2 = mCO + (n/2-r)H2 + rH2S 完全氧化: CmHn + (m+n/4)O2 = mCO2 + n/2H2O
· 23 ·
2.1.2 重油部分氧化
氧气 蒸汽 重油 裂化气 补充水
石脑油 炭黑回收 油炭浆
· 31 ·
2.1.2 重油部分氧化
重油气化炉结构图
· 32 ·
2.1.2 重油部分氧化
炭黑回收原理
少量石脑油 石脑油碳浆
萃取
碳墨水 水 石脑油 炭墨重油
少量石脑油
萃取
水 油 炭 浆
蒸馏
混合
·33 ·
2.1.2 重油部分氧化
项目 流程 气化的供氧方式 工艺条件 气化压力,MPa 气化温度,℃ 6.0 1350~1400 8.7 1300~1350 Shell法 废热锅炉流程 离心式氧气压缩机 Texaco法 激冷流程 液氧泵加压蒸发后输送,气 化压力低时,用氧气压缩机
图2-4 3.04MPa下气体平衡组成与温度关系
· 25 ·
2.1.2 重油部分氧化
(2) 压力(5MPa左右) 从热力学观点看,提高压 力是不利于反应平衡的,但 是由于转化反应距离平衡很 远,主要是反应速度控制了 反应的程度。因此提高压力 对加速反应是有利的。由图 可见,随着气化压力增加, 甲烷平衡浓度也增加,这一 不利因素可以由提高温度来 补偿。
图2-5 不同压力下原料气中甲烷平衡浓度
· 26 ·
2.1.2 重油部分氧化
(3) 氧油比(1.15-1.3Nm3/kg左右) 氧的理论消耗量与重油组成有关,一段约为0.8Nm3· -1。 kg 但反应时加入的水蒸汽中的氧可以代替部分氧气,因此氧气 不需要按理论用量供给。在计入蒸汽提供的氧量后,氧油比 一般在1.15~1.3之间。 (4) 蒸汽油比(0.3-0.4kg/kg左右) 重油部分氧化加入适量蒸汽,不仅能加快烃类转化,降低 原料气中甲烷含量,还能起到缓冲炉温和抑制炭黑生成的作 用。较适宜的蒸汽油比 (蒸汽:重油 ,kg· -1 )为0.3~ kg 0.4。
· 29 ·
2.1.2 重油部分氧化
废热锅炉流程重液态烃部分氧化法工艺流程
蒸汽 氧气 新鲜水
高压蒸汽
净化气
锅炉给水
炭墨水 石脑油 废水
重油
油炭浆
①原料油和气化剂的加压、预热、预混合 ②油的汽化 ③高温水煤气显热的回收 ④洗涤和清除碳墨 ⑤碳墨回收及污水处理
· 30 ·
2.1.2 重油部分氧化
激冷流程重质液态烃部分氧化工艺流程
蒸汽/油比,kg/kg
氧油比,kg/kg 气化炉最大生产能力, t氨 /(d· 台) 炉内气体停留时间,s
0.34~0.40
0.75 640 长(10~20) 立式,有耐热衬里,钢制 容器,炉膛容积大
0.40
0.75~0.80 1080 短(3~5) 立式,燃烧室有耐热衬里,炉 膛容积小,常与激冷室组合 成一体。
③ 转化管 材质:HK-40 (25%Cr, 20%Ni, 0.4%C) HP-40-Nb (Cr25, Ni35 ,Nb), HP-50-Nb
· 20 ·
2.1.1 烃类蒸汽转化
(3) 二段转化炉 二段转化炉为一碳钢制圆筒,内衬耐火材料,炉内上 部有转化气与空气充分混合的空间,催化剂床层的上层为 耐高温的铬催化剂,下层是镍催化剂。
· 36 ·
2.1 合成气的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