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潘恩的政治想对美国的影响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无可争议的强国,其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力量是世界上非常具有优势地位的。
但是再强大的国家也是从弱小蜕变而来的,美国只是英国殖民地的一部分。
在美国由弱小走向强大的过程中,潘恩政治思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潘恩所宣扬的独立思想促进了美国的独立,立宪共和的思想促进了美国共和政体的建立,人权思想促进了美国的民主自由的发展,宪政理论促进了美国宪政制度的完善。
本论文将从多个方面来论述潘恩的思想主张对美国产生的影响。
一、潘恩的政治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一)潘恩其人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 1737-1809),出生于英国下层社会的贫穷手工业家庭。
由于家境贫寒,潘恩只上过几年的法语学校,在很小的时候就辍学跟随父亲学习裁缝。
在此后的日子里,潘恩换过许多职业,其中包括做过水手、教师和税收官等。
这一时期的潘恩一直生活在艰难困苦之中,所以对英国下层民众的生活的艰难困苦感受颇深。
潘恩曾因税收官的待遇问题代表税收官同英国政府交涉,却被英国政府剥夺了税收官的职位。
于是潘恩不得不另谋生路,由于其代表税收官同英国政府交涉的事件得到了富兰克林的赏识,在其帮助下,潘恩来到了北美大陆,在北美大陆开始了其波澜壮阔的一生。
(二)民主思想初见倪端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1620年,英国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来到了北美大陆。
这些移民始祖们意识到这里已经远离英国的势力的范围,所以他们决定在此建立一个新世界。
在登陆之前,他们按照民主契约的原则签署了《五月花公约》,其内容为:组织公民团体,拟定公正的法律、法令、规章和条例。
[这是北美的第一个具有民主精神的协议,从而证明了初立基业的移民们所谓“政府来源于人们之间的社会契约”这一信念。
到1733年,北美大陆的十三块英属殖民地建立完成。
这十三块殖民地中,大部分都是有英王直接控制的,剩下的也是由英王间接控制,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统治十分的稳固,但是在北美殖民地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民主因素却不断地成长。
其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一,北美的封建实力弱小,传统的封建特权和封建等级制度影响较小。
同欧洲一样,北美大陆也存在上层阶级,但是两者却有根本上的差异。
欧洲的上层阶级主要是靠封建君主的赏赐或家族的庇护,而北美大陆的上层阶级主要是靠个人的能力,努力从事经济活动,使得自身的经济实力不断地上升从而晋升为上层阶级的。
与欧洲腐朽堕落的封建贵族,北美的新兴贵族显得更加富有活力。
二是北美大陆具有比较民主化的议会。
北美大陆的议会虽然因袭于英国,但是由于北美的特殊环境,使得北美大陆的议会具有更强的民主性。
在选举方面,北美大陆的选民范围更广,比例也更加合理,而且北美地广人稀,人们获得土地比较容易,从而成为有产者,这就变相地降低了选民的门槛。
在选区制度方面,北美大陆只要人数达到上限就自动成为选区,相交于英国而言,更加地合理。
三是,北美大陆存在着地方自治。
在新英格兰,只要公民达到相应的年龄都能参加市镇大会,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
这些不断成长的民主因素,不仅使得英国统治北美的社会基础不断的瓦解,促进了北美独立战争的产生,还使潘恩的政治思想得以在北美十分顺利的得以传播。
(三)建立“山巅之城”的抱负作为寻求宗教自由和新的希望之乡来到北美大陆的清教徒,在其思想之中有着强烈的使命感。
在1630年,温斯罗普发表了一篇名为《基督教仁慈的典范》的布道,阐明了清教徒来到殖民地的目标。
在这篇布道中,温斯罗普大胆地宣称,上帝与人类缔结契约,要求建立一个神圣团体,而清教徒向美洲新世界的移民行动则是这个契约的一部分。
他说:“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将建立一座山巅之城。
全世界人民的目光都将注视着我们”。
他们要建立的“山巅之城”就是要在各方面都做到最好,成为人类社会的典范。
这些清教徒们认为,他们不仅有建立这个典范的责任,更有将其向世界推广的使命。
在独立战争时期,北美大陆的大多数都是清教徒,他们受清教徒先辈的影响要大于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在那个时代,对于普通的北美人民来说,他们更熟悉的是《圣经》,而不是洛克、孟德斯鸠这样的启蒙思想家。
这些清教徒从圣经中的《出埃及记》看到犹太人无论多么困难都要逃避埃及的奴役,回到自己的家乡,赢得自由从而了解到“自由”的精神,从摩西从普通人中挑选士师的故事中,让人民也能享受到自己应有的权利,知道“民主”的意义,从“人类皆照上帝的模样而造出”的教义中,了解到每一个都是一样的,不存在其他的差异,从而明白“平等”的含义。
这种教义对美国人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其在后来的制度设计中,始终注重民主、自由、平等的体现。
正是由于他们对自己的制度具有极大的信心,使得其可以实现建立“山巅之城”的抱负。
(四)与宗主国的矛盾随着英国和北美殖民地的经济联系的逐渐加强,北美殖民地的经济实力也在不断上升,使得英国越来越重视北美这块殖民地。
但是英国并没有把北美殖民地当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看待,而仅仅将其作为自己的原料市场和商品市场。
为了加强对北美殖民地的控制,英国采取高压政策压制北美的发展,这就导致双方的矛盾不断地加剧。
英国制定的《糖税法》和《印花税法》虽然在议会上通过,但是在议会的成员之中却没有一个是由殖民地居民选举出来的。
还有与英国人相同,北美殖民地认为,在法庭上设立陪审团是他们的基本宪法自由,但是《糖税法》和《印花税法》都是要求在代理海事法院而不是殖民地当地的法院审判违法者。
这些都反应了北美殖民度居民在政治上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使得他们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不仅在政治上,北美殖民地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在经济上英国也是对其进行剥削压迫的。
英国颁布了许多法令对北美殖民地征收重税,一方面,英国虽然在七年战争中取得胜利,但也损失惨重,财政的负担极大,为了转嫁财政危机,向北美殖民地收税;另一方面,北美殖民地的独立意识慢慢地觉醒,对英国的反抗运动也是一日强过一日。
经济上的摩擦和政治上的冲突演变为军事上的对抗。
在1775年,北美独立战争开始了。
但是,在独立战争的初期,人们的思想并不是那么的统一,对英国的依赖感还是相当的强,除此之外,革命内部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保守分子,始终对英国抱有幻想,希望能够和英国和解,所以在与英国“是战是和”的问题上始终犹豫不决。
在这种情况下,托马斯•潘恩发表了《常识》,提出了独立的口号。
(五)潘恩的《常识》潘恩来到北美大陆的时候,北美殖民地和英国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要求独立的呼声很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犹豫不决的人,比如始终坚持以和为重的保守派。
在对北美殖民地的现实情况进行考察过后,潘恩发表了《常识》揭露了英国剥削、压制北美殖民地的非法性,驳斥了主张和解继续效忠英王的思想和言论。
《常识》响应了人民争取独立的心声,坚定了北美人民的抗击英国的决心,鼓舞了北美人民的斗志。
潘恩的《常识》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述的是政权的起源和目的,兼论英国政体。
潘恩先是论述了政府和社会具有不同的起源,从而强调政府只负有保护公民的义务,没有侵害公民的权利。
第二部分是论君主政体和世袭制。
潘恩先从圣经中关于国王产生的故事来说明,国王本身就是背离上帝的存在,君主世袭制的存在只会对人类社会造成破坏。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的是北美的形势。
从与英国的关系着手讨论,打破和解的的幻想,说明独立是最适合北美殖民地的道路。
《常识》的第四部分讲述的是北美目前拥有的实力和赢得战争的可能,以及未来战争胜利后,北美该怎样建设的问题。
在独立之后,可以建立自己的议会,建立自己的民主国家。
第五部分的附记是对前面内容的补充。
潘恩的《常识》,批判了英国的君主政体,揭露了世袭制的罪恶,鼓励了北美人民反抗英国的决心;指出英国统治北美殖民地的不合法性,坚定了北美人民坚持独立的决心;分析目前北美所拥有的能都取得战争胜利的能力,鼓舞了北美人民战胜英国的信心;提出了对未来国家的建设的设想,为美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独立共和思想及政府理论对美国的影响(一)独立思想推动美国独立战争的发展在独立战争开始后,革命内部对革命前途始终存在疑惑,不知道到革命的前途是什么,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头,一旦北美的革命成功过后,将英国总督赶走之后,要不要实行独立,这实在是未来革命将何去何从的大问题。
时势造英雄,在这个时候,潘恩大胆的站了出来。
潘恩虽然出生在英国,但对英国的政治体制以及它对其包括北美大陆在内的殖民地的统治十分不满。
尤其是当他踏上了北美大陆的土地之后,日益认识到英国对北美大陆进行殖民统治的非法性。
于是他以一篇《常识》说明了独立的必要性,指明了革命的方向,廓清了他们心中的疑惑。
在革命的初期,存在着“英国是北美的母国,北美不能反对其母国”的论调,潘恩指出,英国的第一个国王是来自法国的诺曼底公爵,而且英国的贵族半数以上也有法国的血统,按照同样地推理方式,英国就应该受到法国的统治。
所以,北美的母国不是英国,如果有的话,那也应该是欧洲。
虽然现在北美殖民地的许多居民都具有英国的血统,但如果以此为依据来说英国是北美殖民地的母国,就太过狭隘了。
要知道,早期来到北美殖民地的是受英国流放的清教徒,他们来到北美殖民地的目的是为了逃避英国的政治迫害和宗教压迫的,如今压迫前人的暴政正追逐着这些人的后代,我们能说英国式北美的母国或亲国吗?所以英国式北美的母国,北美不能反对母国的论调是错误,相反我们更应该为了自由与英国作抗争。
针对革命内部还有妄想与英国和解的保守派。
潘恩指出,英王是一个专制的君王,在统治北美殖民地时,各种统治的权柄都掌握在英王的手里,它是不允许北美殖民地有自由、自治的情况存在的。
而且北美殖民地在英国的政治格局中也只是出于次要地位,随时可以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损害殖民地的利益。
就算殖民地和英国达成了和解,但是以往造成的伤害所形成的怨恨只会使得这个社会更加地不安定。
所以独立就是唯一的出路。
潘恩驳斥了英国是北美的母国的论调,指出了和解的不现实,从而坚定了北美殖民地争取独立的决心。
我们很难想象,潘恩的独立思想对当时北美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当时有评论家曾指出,每一位在一分钟之前还犹豫不决的人读完这本小册子后马上就转变了态度,投入到争取独立的斗争中去。
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潘恩,没有潘恩的《常识》,就没有随后轰轰烈烈的的独立战争,就没有美利坚合众国的创立。
就这一点来看,潘恩确实可以称得上是美国历史上的英雄。
(二)代议制共和思想促进了美国共和政体的建立潘恩的前半生是在英国的世袭君主制下度过的,因此他对君主制与世袭制的种种弊端早有体会。
他指出:“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
”在《常识》中,潘恩对世袭君主制进行了深入的批判。
潘恩认为,在宇宙体系中,人类在根本上都是平等的,但是国王的产生却破坏了这个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