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合同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合同违约责任不对等怎么办在拟定合同时,合同双方往往都会约定违约责任以保证双方的诚信。
但是,有的违约责任条款在一开始拟定时就存在不平等的现象,或是偏向于甲方或是偏向于乙方。
那么,我们面对合同违约责任不对等要怎么办呢?今天,大家就和赢了网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一、违约责任不对等的法律规定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九条当事人主张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请求予以适当减少的,人民法院应当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衡量,并作出裁决。
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认定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
二、合同违约责任赔偿原则(一)完全赔偿原则完全赔偿原则是因违约方的违约行为使受害人遭受的全部损失,都应由违约方负赔偿责任。
即违约方不仅应赔偿对方因其违约而引起的现实财产的减少,而是应赔偿对方因合同履行而得到的履行利益。
这是对受害人利益实行全面的、充分的保护的有效措施。
从公平和等价交换原则看,由于违约方的违约而使受害人遭受损害,违约方也应以自己的财产赔偿全部损害。
当然,这种赔偿应限制在法律规定的合理范围内。
根据《合同法》第113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实际损失是现存的损失,可以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损失,一般也不会产生争议。
关键是要掌握可得利益。
可得利益是合同履行后债权人可以实现或者取得的收益,它具有以下特点:1、未来性。
可得利益不是现实的利益,而是一种未来的利益,它必须是经过合同违约方履行后才能获得的利益。
2、期待性。
可得利益是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可以预见的利益,可得利益的损失也是合同当事人能够预见到的损失。
3、一定的现实性。
尽管可得利益并非订立合同时就可实际享有的利益,但这种利益并不是臆想的,如果合同违约方不违约,是非违约方可以得到的利益。
(二)合理预见原则《合同法》第113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这就是合理预见原则,又叫可预见性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预见的主体是违约方;2、预见的时间是合同订立时;3、预见的内容是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财产损失的范围;4、判断违约方能否预见的标准采用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标准,即通常以同类型的社会一般人的预见能力为标准。
(三)减轻损害原则也叫采取适当措施避免损失扩大原则,是指在一方违约并造成损害后,受害人必须采取合理措施以防止损害的扩大,否则,受害人应对扩大部分的损害负责,违约方此时也有权请求从损害赔偿金额中扣除本可避免的损害部分。
也就是将减轻损害作为受害人的一项义务看待,并以此限制违约方的赔偿责任。
《合同法》第119条也作出了明确规定: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
当事人因防止损失扩大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违约方承担。
减轻损害原则的构成要件是:1、损害的发生由违约方所致,受害人对此没有过错;2、受害人未采取合理措施防止损害扩大;3、受害人的不当行为造成损害扩大。
(四)损益相抵原则又叫损益同销,是指受害人基于损害发生的同一原因而获得利益时,应将所受利益从所受损害中扣除,以确定损害赔偿范围。
这是确定赔偿责任范围的重要规则。
根据这一规则,违约既使受害人遭受了损害,又使受害人获得了利益时,法院应责令违约方赔偿受害人全部损害与受害人所得利益的差额,这是净损失、真实损失,但并不是减轻违约方本应承担的责任。
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都没有规定损益相抵原则,但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应承认此原则。
具体地说,违约损害赔偿地目的是补偿受害人所遭受的损失,并非使受害人反而因此而受益。
由于同一违约行为既遭受损失,又获得利益,如不将利益予以扣除,就等于让受害人因违约行为而受益,这是违反违约损害赔偿的本意和目的的。
因此,必须采取损益相抵原则。
损益相抵原则的构成要件:1、违约损害赔偿之债已经成立。
这是前提条件。
即只有构成违约损害赔偿之债时,才有必要确定损害赔偿范围,而损益相抵恰恰是限制损害赔偿范围的因素。
2、违约行为造成了损害和收益。
即损害和收益是同一违约行为的不同结果。
(五)责任相抵原则是指按照债权人与债务人各自应负的责任确定责任范围。
《合同法》第120条规定:当事人双方都违反合同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就是责任相抵原则。
同时应明确,在我国合同法理论上,责任相抵是一种形象的说法,不是指当事人的责任抵销,是在确定各自应负的责任基础上确定赔偿责任。
责任相抵原则的构成要件:1、当事人双方都违反合同。
即适用前提是双方当事人都存在违约行为。
这是客观要件,只要客观上具有违约行为,而不管主观上是否存在过错。
2、双方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当事人双方都违约的情况下,其各自承担与其违约行为相对应的违约责任,不能相互替代。
(六)经营欺诈惩罚性赔偿原则针对交易中各种严重的欺诈行为,特别是出售假冒伪劣商品产生的欺诈行为的严重存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明确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经营欺诈惩罚性赔偿原则的构成要件:1、经营者提供商品、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存在。
常见的有:直接出售假冒商品的行为;故意短斤少两的行为;消费加工承揽中偷工减料、偷换原材料的行为;在修理服务中偷换零件、虚列修理项目、增报修理费的行为等。
2、消费者受到损害。
首先,要有消费者受到损害的事实发生;其次,受损害者只能是消费者。
3、消费者要求经营者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合同违约责任不对等怎么办呢?通过上文的解答,小编为您总结办法如下:找到相关的损失证明文件,然后以重大误解或者显失公平为由,请求法院撤销该约定。
通过这种方式,不对等的违约责任将会被免除,您也可以有效的避免这部分损失。
若是您不知道如何办理,聘请律师全程代您办理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解析消费者行为学 /w/xf/594198.html ∙消费者投诉的程序和范围是什么/w/xf/594196.html∙设立旅游消费纠纷专门仲裁机构的建议/w/xf/594194.html∙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新/w/xf/594192.html∙超市对消费者物品承担责任/w/xf/594189.html∙谨防医疗美容六大陷阱/w/xf/594187.html∙案例:价格标实不符应退款/w/xf/594185.html∙旅客因发热取消行程/w/xf/594183.html∙发展中的消费者知情权义务主体/w/xf/594181.html∙财产损失赔偿是什么/w/xf/594180.html∙三职工出境游偷逃日本/w/xf/594178.html∙汽车消费税政策 /w/xf/594176.html∙消费者投诉和举报的受理部门的法律规定是什么/w/xf/594174.html∙旅游合同书范本2018最新当事人的义务/w/xf/594172.html∙劳动者有权同时获得工伤保险赔偿和人/w/xf/594170.html∙消协主持正义消费者得以维权/w/xf/594168.html∙美容汞中毒索赔案 /w/xf/594166.html ∙这种旅游保险都能索赔什么/w/xf/594163.html∙产品召回我可不可以强求店家退钱/w/xf/594162.html∙网络消费者合同书范本2018最新纠纷的管辖/w/xf/594160.html∙三包责任各个具体时间有何规定/w/xf/594158.html∙消费者申诉后,还可以协商和解吗/w/xf/594156.html∙浅析消费者概念 /w/xf/594154.html∙产品质量纠纷代理词范例汇总/w/xf/594152.html∙经营者消费环境安全义务的法律依/w/xf/594149.html∙在招待所游泳池内游泳溺水身亡/w/xf/594148.html∙产品质量检验报告详解/w/xf/594146.html∙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w/xf/594144.html∙消费者依法可索赔路费/w/xf/594142.html∙鞍山市保护消费者权益条例/w/xf/594140.html∙游客旅游车上跌伤赔偿金额起争/w/xf/594138.html∙蜜月游眨眼变恶梦 /w/xf/594136.html ∙合同书范本2018最新未到期不履约怎么处理/w/xf/594134.html∙旅游消费者权益的特征/w/xf/594132.html∙调换地砖等级商家赔偿损失/w/xf/594130.html∙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及特征/w/xf/594128.html∙如何打破汽车召回的怪圈/w/xf/594125.html∙规定适用范围 /w/xf/594124.html∙欺诈消费者行为有哪些/w/xf/594121.html∙电视购物受骗能追回失去的吗/w/xf/594119.html∙哪些产品必须符合安全标准/w/xf/594118.html∙国内旅游组团合同书范本2018最新范本/w/xf/594116.html∙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的法律性/w/xf/594114.html∙消费者行为学的典型营销案例/w/xf/594112.html∙消费信用的实质内容和立法形/w/xf/594110.html∙错责任原则的优势与局限是怎样的/w/xf/594108.html∙产品名称应当如何标注/w/xf/594106.html∙产品侵权责任的含义及其发展演变是什么/w/xf/594104.html∙商场以次品充正品欺骗消费者怎么办/w/xf/594102.html∙结合案例解释经营者标明真实名称/w/xf/594100.html∙消费概念的界定是什么/w/xf/594098.html∙燃料油消费税抬高成本/w/xf/594096.html∙产品责任之归责原则不宜过于严格/w/xf/594094.html∙产品缺陷 /w/xf/594092.html∙对拒绝质检检查的企业的处罚/w/xf/594090.html∙商场服务不满退货不兑现/w/xf/594088.html∙消费者享有的求偿权的概念/w/xf/594086.html∙网络消费需求特征的内容/w/xf/594084.html∙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w/xf/594082.html∙产品质量有问题一味推卸怎么办/w/xf/594080.html∙消费者有权要求生产者/w/xf/594078.html∙产品责任保险的特点/w/xf/594076.html∙消费者如何避免上当/w/xf/594074.html∙云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w/xf/594072.html∙遭遇旅游纠纷要理性维权/w/xf/594070.html∙报名人数不足却借不对散客开放之名/w/xf/594068.html∙餐饮企业有权谢绝消费者自带酒水/w/xf/594066.html∙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的理论基础/w/xf/594064.html∙加工产品质量纠纷要求赔偿多少/w/xf/594062.html∙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不足之处/w/xf/594060.html∙当事人就质量未约定或者不明/w/xf/594058.html∙整形美容医院品牌的价值过亿/w/xf/594056.html∙消费损害赔偿案例解析/w/xf/594053.html∙在香港买到的商品有质量问题如何处理/w/xf/594051.html∙我国有关产品责任抗辩事由的规定及其完善需要做些什/w/xf/594050.html∙6大问题讨回开发商非法获取的全部款额/w/xf/594048.html∙电视购物担心受骗怎么办/w/xf/594045.html∙关于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构想/w/xf/594044.html∙本案中商品房交付的质量要求/w/xf/594042.html∙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w/xf/594040.html∙消费者权利私权性的形成和变迁/w/xf/594038.html∙旺旺仙贝含大肠菌群上质检总局黑名单/w/xf/594035.html∙消费者协会的性质是什么/w/xf/594033.html∙饭店收消毒餐具费侵犯公平交易权/w/xf/594031.html∙消费者权利性质分析/w/xf/594030.html∙我国产品责任立法及归责原则存在的问题是怎么规定/w/xf/594028.html∙消费者权益保护在合同书范本2018最新法中有哪/w/xf/594026.html∙旅游事故中赔偿主体的确定/w/xf/594024.html∙郭德纲代言减肥产品被告/w/xf/594022.html∙硬件方面的安全保障义务/w/xf/594020.html∙警示说明 /w/xf/594018.html∙三包规定的义务 /w/xf/594016.html∙哪些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w/xf/594014.html∙消费心理的定义 /w/xf/594012.html∙社区义诊莫轻信 /w/xf/594010.html∙案析两则餐饮纠纷 /w/xf/594008.html ∙产品范围是怎样规定的/w/xf/594006.html∙消费者受尊重权的解析/w/xf/594004.html∙一般性侵权归责原则的含义是怎样规定的/w/xf/594002.html∙美容医疗事故案例 /w/xf/594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