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同步测试题及答案二本套同步测试题共4个系列,每系列5套试题学业分层测评(六)(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已知果蝇的体细胞内有4对同源染色体,根据萨顿的假说,关于该动物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果蝇的精子中含有成对的基因B.果蝇的体细胞只含有一个基因C.果蝇的4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的基因可以同时来自父方,也可以同时来自母方D.在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只含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解析】果蝇的精子中基因单个存在,A错误;果蝇的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B错误;果蝇的4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一部分来自父方,另一部分来自母方,C错误。
【答案】D2.下列各项中,能证明基因与染色体具有平行关系的实验是()A.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B.孟德尔的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C.细胞的全能性实验D.孟德尔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解析】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得出控制白眼的基因与性染色体有关的结论,首次发现基因在染色体上;孟德尔的两个实验得出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细胞的全能性实验证明细胞具有全能性。
【答案】A3.根据基因与染色体的相应关系,非等位基因的概念可叙述为()A.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不同基因B.同源染色体上不同位置上的基因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D.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解析】非等位基因是指同源染色体上不同位置的基因以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强调的都是不同位置上的基因。
B、C两项所述内容包含于非等位基因的概念,D项所述不是非等位基因。
【答案】A4.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现代解释的叙述错误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B.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C.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解析】孟德尔遗传定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是不能自由组合的,自由组合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答案】C5.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且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
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解析】“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即子代雌性和雄性果蝇的眼色不同。
设红眼为A控制、白眼为a控制。
A项为X A X a×X A Y→雌性都是红眼,雄性1/2红眼、1/2白眼,不能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
B项为X a X a×X A Y→雌性都是红眼,雄性都是白眼,可以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
C项为X A X a×X a Y→后代雌雄各1/2红眼和1/2白眼,不能直接判断性别。
D项为X a X a×X a Y→后代全是白眼,也不能直接判断性别。
【答案】B6.如图甲、乙、丙、丁表示四株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乙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B.甲、丙豌豆杂交后代有四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C.乙豌豆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2∶1D.丙、丁豌豆杂交后代的表现型相同【解析】图示中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图甲和图乙杂交即AaBb与AaBB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A__B__∶aaB__=3∶1,A正确;图甲和图丙杂交即AaBb与AAbb杂交,后代有4种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2种表现型(A__B__、A__bb),B正确;图乙AaBB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A__BB∶aaBB=3∶1,C错误;图丙和图丁杂交即AAbb与Aab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表现型相同,D正确。
【答案】C7.果蝇的红眼(R)对白眼(r)是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现用一对果蝇杂交,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杂交后F1中雄果蝇与亲代雌果蝇眼色相同,雌果蝇与亲代雄果蝇眼色相同,那么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A.X R X R×X r Y B.X r X r×X R YC.X R X r×X r Y D.X R X r×X R Y【解析】根据题意,F1中雄果蝇与亲本雌果蝇眼色相同,因此,亲本雌果蝇一定为纯合体,由此排除C和D项;若选A项,则子代雌果蝇与亲代雄果蝇的眼色会不同。
因此,只有当雌性亲本为隐性个体,雄性亲本为显性个体时,才符合题中条件,即X r X r×X R Y。
【答案】B8.在果蝇杂交实验中,下列杂交实验成立:①朱红眼(雄)×暗红眼(雌)→全为暗红眼②暗红眼(雄)×暗红眼(雌)→雌性全为暗红眼,雄性中朱红眼(1/2)、暗红眼(1/2)。
若让②杂交的后代中的暗红眼果蝇交配,所得后代中朱红眼的比例应是()A.1/2 B.1/4C.1/8 D.3/8【解析】①朱红眼(雄)×暗红眼(雌)→全为暗红眼,首先可以判断暗红眼为显性;②暗红眼(雄)×暗红眼(雌)→雌性全为暗红眼,雄性中朱红眼(1/2)、暗红眼(1/2),可以推理出X B X b 和X B Y杂交得到X B X B、X B X b、X B Y、X b Y,其中暗红眼交配后代中朱红眼的比例可以通过X B X b和X B Y杂交来推理,1/2×1/4=1/8。
【答案】C9.以抗螟非糯性水稻(GGHH)与不抗螟糯性水稻(gghh)为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
则F1中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A B C D【解析】F2的性状分离比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则两对等位基因应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结合选项图示可分析C项正确。
【答案】C10.如图所示为果蝇细胞分裂图,请据图回答。
(1)图Ⅱ的细胞叫________________。
每个细胞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为________。
(2)图Ⅰ、Ⅱ、Ⅲ连续的分裂过程是否是一个细胞周期?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若图Ⅰ表示一只红眼雄果蝇的精原细胞,请在图Ⅰ中标出该等位基因的位置。
(4)按第(3)题的假设,若图Ⅲ中的a变形后的精子与一只红眼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结合发育成一只白眼雄果蝇,则b的基因型为________。
【解析】(1)已知图Ⅰ为精原细胞,则图Ⅱ为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因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所以无同源染色体,含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2)细胞周期是对连续分裂的细胞而言,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染色体数目减半,不能再接着进行分裂。
(3)W基因在X染色体上,Y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
识别图解找出不一样的同源染色体就是雄性果蝇的XY性染色体。
(4)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两两相同,即两个X W、两个Y。
由a变形后的精子与一只红眼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结合发育成一只白眼雄果蝇,知a为Y,b与a相同,故也为Y。
【答案】(1)次级精母细胞08(2)不是。
因为减数分裂不可能周而复始地进行连续分裂(3)如下图所示(4)Y[能力提升]11.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是BbX R X rB.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 r的配子占1/2C.F1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16D.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X r X 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解析】从题目中F1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再结合亲本的表现型可知,红眼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为BbX R X r,白眼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为BbX r Y,A项正确,由亲本基因型可进一步推知两亲本产生X r配子的概率:父方为1/2,母方也为1/2,因此整体比例为1/2,B 项正确;其F1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是1/2(雄)×3/4(长翅),即3/8,C项错误;白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 r X r,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个着丝点一分为二,使两条复制而来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由于其上基因相同(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因此,其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基因型是bbX r X r,D项正确。
【答案】C12.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狭叶(b)呈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狭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
如果杂合宽叶雌株同狭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是()A.子代全是雄株,其中1/2为宽叶,1/2为狭叶B.子代全是雌株,其中1/2为宽叶,1/2为狭叶C.子代雌雄各半,全为宽叶D.子代中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狭叶雌株∶狭叶雄株=1∶1∶1∶1【解析】杂合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 B X b,产生X B、X b两种卵细胞;狭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 b Y,产生X b、Y两种花粉,X b花粉致死,只有Y花粉参与受精,因此后代全部为雄株,1/2为宽叶,1/2为狭叶。
【答案】A13.果蝇是一种非常小的蝇类,遗传学家摩尔根就因对果蝇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下图甲表示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及基因组成,下表显示有关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据此图表分析回答:甲乙(1)(2)如果以该果蝇为亲本之一,若要只通过一次杂交就得到子代雄果蝇全部为白眼,则另一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若只考虑表中的体色与眼形,让该果蝇与基因型相同的异性果蝇交配,理论上F1中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个体中纯合子占________。
(4)图乙是该果蝇某染色体上的基因序列,假设该染色体上的所有隐性基因都在后代中表达,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不考虑突变和环境因素)。
【解析】摩尔根的果蝇实验验证了萨顿提出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而且图乙直接表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若只考虑表中的体色与眼形,则亲本果蝇的基因型为BbRr,其与相同基因型的异性果蝇交配所得的F1中不同于亲本性状的个体所占比例为7/16,其中的纯合子占3/16,也就是说F1中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个体中纯合子占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