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县土地利用分区黄大基林幸青陈海平杨素悦(广州地理研究所,广州,510070)提要:根据惠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自然资源特点、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域布局规划、主要用地需求量预测、各类用地调整指标、部门用地布局规划等资料,在综合分析全县土地利用现状、区位优势、土地利用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惠东县的土地利用进行综合分区和空间管制分区,并提出土地管理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惠东县;土地利用;规划;分区;策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结合自身的自然、社会、经济等条件而编制的合理分配土地和调整各类土地的利用结构与布局的战略构想和设计方案。
土地规划的本质,是以理性的预测和周密的谋划,来克服市场的不足和人类行为的盲目性。
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空间规划,核心内容是各类用地的空间布局。
而土地利用分区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控制土地利用空间分布较为有效的手段。
以用地指标与土地利用分区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种较好的规划模式[1]。
⒈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概况惠东县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和惠州市东部,地处北回归线南侧,界于北纬22°30ˊ至23°23ˊ、东经114°33ˊ至115°26ˊ之间,东连汕尾市海丰县,北靠河源市紫金县,西接惠阳区和惠城区,南临南海的大亚湾和红海湾,全县土地总面积3535.17 km2。
惠东县下辖13个镇、1个街道办和2个管委会。
2005年全县常住人口81万人,其中,户籍人口74万人,暂住人口7万人。
1.1自然资源条件⑴地形地貌。
惠东县属沿海山地丘陵县,地形多样。
地形分为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等四大类,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陆地东西宽、南北窄的狭长形状,延伸至沿海海岸。
乌禽嶂支脉莲花山脉分布在县境北部和东北部,其间东江支流西枝江自东北向西南横贯中部。
北部、东北部山区有海拔1000m以上的高山共27座,其中最高的莲花山主峰海拔1337.3m,这是惠东的主要林区;中部是沿江盆地河谷和丘陵区,地势较平缓,土质肥沃,是惠东的主要产粮区和经济作物区;南部是稔平半岛,属沿海低丘陵区,是惠东的渔业生产基地。
⑵气候资源。
惠东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暖。
年均气温21.7℃,年均降雨量1859.7mm,年均无霜期日数大于300天。
东北部山区霜多且重,中部沿江丘陵区次之,南部沿海低丘区轻霜无冰。
年内降雨量主要集中在4~10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90.5%。
年平均日照时数2075.7小时,日照率47%。
台风的主要月份为6~10月。
⑶水资源。
惠东县境的河流,分属东江和粤东沿海两个水系,以东江水系占主要地位。
属西枝江流域的二级支流有:集雨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有8条(杨梅水、宝溪水、小沥河、安墩河、作者简介:黄大基(1959-),男,广东省河源市人,助理研究员,从事资源与环境研究和规划工作,(E-mail)huangdaji2005@。
楼下河、碧山河、白花河、梁化河);100km2以下50km2以上的有9条;50km2以下20km2以上的有15条;其他小支流25条。
属粤东沿海水系的有:集雨面积100km2以上的有吉隆河;20~100km2的有2条(白云河和范港河);还有小河流20条。
惠东县已建注册的水库105座,其中大型水库1 座,中型水库2座,小㈠型水库30座,小㈡型水库72座。
大中型水库有白盆珠水库、花树下水库和黄坑水库,总蓄水量约13×108m3,有效库容约4.5×108m3。
全县拥有淡水量高达45×108m3,其中地表径流38×108m3,浅层地下水7×108m3,人均拥有淡水量6000m3左右。
⑷旅游资源。
惠东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境内有全国迄今唯一的港口国家级海龟自然保护区、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平海古城、巽寮省级旅游开发区、九龙峰祖庙、南山寺、西来庵宗教旅游区;巽寮海湾、稔山长沙湾、平海南门海湾等海滨浴场;白盆珠水库,安墩热汤、平海鹧洞、白盆珠温泉,以及白花铁炉嶂、大岭九龙峰、多祝南山瀑布、“东江红都”高潭老区、多祝皇思扬古围村、惠东南湖公园革命烈士纪念碑等30多处。
⑸矿产资源。
惠东县矿产资源品种较多,分布面广。
经探明,惠东县内的矿产资源有煤、水晶、铁、钨、绿柱石、陶瓷土等9大类26种。
其中石英砂储量充足,建材石料花岗岩、石灰石较为丰富,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区,如多祝的铁矿、安墩的高岭土、高潭的花岗岩等。
1.2经济社会概况⑴综合实力逐步提升。
2005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当年价)138.96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5.87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3.23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9.86亿元。
按当年户籍人口73.73万人计算,人均GDP达到18976元。
在GDP中,三大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23.3∶48.5∶28.2调整至2005年的18.6∶52.7∶28.7。
⑵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
2005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916.48km,密度为54.4km/100km2,其中高速公路里程62.08km;平海碧甲、港口大澳塘和稔山亚婆角码头升格为国家一类口岸作业区,共有泊位9个,年吞吐能力50×104t。
电源电网建设加快,电力供应能力提高,现有110kV 及以上变电站10座,主变容量达94×104kV·A;信息网络设施不断完善,信息资源开发应用发展迅速;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增强。
⑶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全县环境总体良好,大气环境质量达到Ⅰ至Ⅱ类标准;集中饮用水源水质全部达标,西枝江水质总体达到Ⅱ至Ⅲ类,海域水质达到Ⅰ至Ⅱ类标准。
全县建立9个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态环境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⒉土地利用现状和有利条件2.1土地利用现状根据惠东县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资料,全县土地总面积为353517hm2。
其中,农用地318666hm2,占土地总面积的90.14%;建设用地21333hm2,占6.03%;未利用地13518hm2,占3.82%。
全县已利用土地总计为339999hm2,土地利用率高达96.18%。
惠东县分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详见表1。
表1 2005年惠东县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表单位:hm2镇街农用地小计耕地其他农地建设用地小计城乡用地交通水利及其他未利用地合计平山12977 1939 11038 2779 2544 235 533 16289 大岭13205 2530 10675 1715 1544 171 1103 16023 白花17871 4133 13737 1815 1505 310 703 20389 梁化24132 4121 20012 1420 942 478 757 26310 稔山15343 2566 12777 2391 1378 1012 1366 19099 巽寮6230 367 5863 664 119 545 270 7163 平海12666 1650 11016 732 397 336 704 14102 港口1253 166 1087 585 189 396 440 2278 铁涌8958 2579 6379 789 601 188 1923 11670 吉隆11128 1277 9851 715 536 178 933 12776 黄埠6271 459 5812 680 448 232 1460 8411 多祝53969 6555 47414 1877 1520 356 1684 57529白盆珠35572 1211 34361 3628 357 3271 573 39772 安墩46432 3654 42777 996 927 69 482 47910 宝口32291 1190 31100 299 279 20 335 32925 高潭19121 945 18176 250 214 36 252 19623 其他1248 0 1248 0 0 0 0 1248 合计318666 35342 283324 21333 13500 7833 13518 353517 注:资料来源于惠东县国土资源局。
2.2土地利用有利条件⑴地理区位优越,综合开发条件好。
本县地处粤东地区和福建省通往广州、深圳、香港的必经之地,深汕高速公路、广惠高速公路均穿境而过;海上运输可直达闽、港、澳。
惠州机场距县城平山约15km,计划到2008年可直航北京、杭州、无锡、徐州等大中城市。
惠东境内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不少旅游区已具规模,这些都为惠东县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惠东县位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季,光、热、水资源丰富,土地类型包括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等四大类,土壤类型多样,土壤肥沃、适宜多种优质农作物生长,生物资源极其丰富,有马铃薯、梅菜、荔枝、龙眼等几十种农作物。
⑵林地资源丰富,经济效益潜力大。
全县的林地面积高达262924.95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4.37%。
其中,有林地面积为200733.47hm2,占林地总面积的76.35%。
加上道路两旁的护路林和居民点、工矿、园区的绿化林,全县的森林覆盖率已高达70%以上。
可见,惠东县的林地资源十分丰富。
近年来,在植树造林、改变林种等方面,惠东县做了大量的工作,有林地面积不断增加。
可以预见,未来惠东县的生态环境将会更加宜人。
但是,在林地结构中,由于林属单调,林相较疏,中、幼龄林占比例较大,经济林比例很小,造成惠东县目前的林业经济效益较低。
⑶海、岛岸线长,滩涂资源丰富。
县内南部稔平半岛濒临南海的大亚湾和红海湾畔,有大小岛屿55个,海岸线总长达171.8km,沿海后备土地资源十分丰富。
2005年全县滩涂面积达6125.34hm2,开发潜力很大。
惠东县渔业资源品种繁多,密度较大,海洋鱼虾类有20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40余种。
海水终年盐度较高,水质清新。
近岸岛屿、礁岩、河涌众多,适宜海水养殖的浅海滩涂面积大。
沿海滩涂资源是在不断增长的土地资源,是惠东县可供开发利用的重要资源。
在宽敞的沿海岸滩涂,宜适时围垦,一是增加可供利用的土地,二是防止由于滩面不断淤高,影响堤岸内现有农田的排涝能力。
在符合海洋功能区划的前提下,应当科学确定围垦的范围,以便适时适度进行围垦造地。
⒊土地利用综合分区和建设管制分区通过土地分区,能更好地体现土地利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土地分区是以土地本身所具备的适宜性为基础,结合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进行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