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纯电动公交充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XX大学城纯电动公交充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1.1.2建设地点本项目选址于XX大学城公交维修保养场内。
1.1.3建设单位概况建设单位名称:XX市交通站场建设管理中心建设单位法人代表:伍于敏XX市交通站场建设管理中心概况XX市交通站场建设管理中心是XX市交通委员会直属的事业单位,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汽车站场建设、管理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组织实施对已规划站场的建设以及各项管理工作;按照XX市公交站场总体规划的要求,组织实施对已规划站场的建设;负责公交站场、候车亭的建设和管理以及中山大道快速公交实验线的运营和管理;负责有关汽车站场建设资金的筹集、投入、使用,负责我市道路运输站场客货运输信息和公交站场营运信息的收集、汇总工作。
1.2 编制依据1.2.1 国家相关政策(1)《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2)《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23号)(4)《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2009年3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5)《中国汽车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6)财政部科技部《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建[2009]6号)(7)《关于扩大公共服务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有关工作的通知》(财建[2010]227号)1.2.2 XX市相关文件及批文(1)XX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2008-2020)(2)《关于我市亚运会期间投入批量电动公交车运行相关事项的请示》(穗交〔2010〕596号)(3)《关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及产业化工作的会议纪要》(穗府会纪〔2010〕160号)(4)《关于亚运期间应用新能源汽车问题的会议纪要》(穗府会纪〔2010〕164号)(5)《关于同意大学城纯电动公交车充电站建设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复函》(穗发改工〔2010〕19号)(6)《关于电动车辆充电站用户协调工作会议纪要》(会纪〔2010〕360号)(7)《关于电动车辆充电站建设技术对接协调工作会议纪要》(会纪〔2010〕384号)(8)《关于将大学城纯电动公交充电站工程纳入亚运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管理的复函》(会纪〔2010〕360号)(9)XX常务副市长和XX秘书长在穗交〔2010〕623号文件上的批示(10)《关于送审建筑设计方案的复函》穗规函〔2010〕5549号1.3 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3.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贯彻“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中心思想,抓住XX市作为第二批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为契机,扎实推进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和应用。
1.3.2编制的原则(1)坚持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原则项目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具有可操作性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符合国家政策、法规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前提,尤其对投资方向具有导向性和约束性的政策,必须认真贯彻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之中。
(2)坚持“客观性、科学性、公正性”的原则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原则,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均应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努力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才能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决策的依据不出现失误或尽可能避免失误。
(3)坚持前瞻性原则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不仅应指导当前的生产实践,而且要指导未来一定时期的生产活动,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掌握现代先进技术和知识,而且要用科学发展观研究问题,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判断,特别是对市场的变化趋势和风险的防范应有前瞻性。
(4)坚持生态环保、资源节约原则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明确列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即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因此,项目建设要把坚持“生态环保、资源节约”原则,作为项目建设环境可行性的关键因素。
1.4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2009年7月30日,XX市在全国率先颁布中长期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规划(2008-2012年)。
《规划》将交通可替代能源、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等领域列为XX新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
提出“将以绿色亚运城工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工程、新能源装备产业培育工程”等十大工程为突破口,推动XX新能源的建设方向。
汽车产业是XX市的支柱产业之一,以XX为中心的珠三角是中国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占全国市场的四分之一。
XX紧紧抓住全球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充分依托现有汽车企业和科研机构,以自主创新为核心,车用能源和动力研发为重点,示范应用和产业化为方向,应用环境建设为突破口,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相结合、政策优惠和宣传引导相结合,加快推进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根据XX市政府大力发展新能源车辆的总体部署,结合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和新能源发展应用战略的实施要求,保持我市新能源、替代能源车辆应用技术的领先水平。
2010年3月24日XX市科技和信息化局牵头制定了《XX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方案(2010-2012)》,2010年5月31日,国家科技部批准该方案,并同意将XX市纳入第二批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
XX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第二批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对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所起的示范作用至关重要。
特别是2010年亚运会在XX举办,为了践行“绿色亚运”(办会标准是“祥和亚运、绿色亚运、文明亚运”)的承诺,XX市交委与广汽集团紧密配合,积极推进亚运会期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
目前,广汽集团正在按计划推进生产,亚运会期间示范推广26辆纯电动客车投入运行,作为亚运场馆间主要公共交通工具。
提供26辆专用纯电动公交车的地面充电站及配套设施的建设是保障新能源汽车的正常运行的关键,项目建设是必须的。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1 贯彻《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战略的必要要求2009年3月国务院正式颁布《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已经明确了我国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的总体战略、战略重点和具体规划。
其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规划》的战略重点,在国家产业政策,财政补贴政策的刺激下,伴随“2011年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的规划目标和“十城千辆”示范项目的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我国出现了前所未有“大干快上”的局面。
2.2 XX成为第二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根据XX市政府大力发展新能源车辆的总体部署,结合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和新能源发展应用战略的实施要求,保持我市新能源、替代能源车辆应用技术的领先水平。
XXX书记于2009年3月21日在广汽集团《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计划的建议》(广汽工报〔2009〕10号)上作出批示后,XX市交委牵头会同市有关部门编制了《XX市发展新能源汽车行动方案》,并于2010年4月27日由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
同时,为积极申报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2010年3月24日,市科技和信息化局牵头制定了《XX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方案(2010-2012)》,2010年5月31日,国家科技部批准该方案,并同意将XX市纳入第二批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
2.3倡导生态环保,践行“绿色亚运”的理念,在亚运会期间示范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亚运会是综合反映亚洲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水平及成就的大型展示活动。
2010年XX亚运会的主题是“动感亚洲,感动世界”,办会标准是“祥和亚运、绿色亚运、文明亚运”。
亚运会期间将吸引大量国内外参观人员,XX将成亚洲的窗口和世界的窗口。
为体现本届亚运会的规划理念,践行绿色低碳交通方式,亚运场馆间公共交通工具将采用部分创新、环保的新能源客车。
该客车既是承担场馆间交通的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绿色亚运理念的具体展示内容之一。
为推进亚运会期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市交委与广汽集团紧密配合。
早于2009年6月,广汽集团客车有限公司就通过了国家工信部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工厂资质审查,5款新能源客车已发布产品公告。
2009年10月25日,广汽集团亚运气电混合动力样车验收暨批量示范运行经专家验收通过,正在按计划推进生产。
按照《规划》,2013年前混合动力公交车产能达到1000台/年,纯电动公交车产能达到400台/年。
目前,XX亚运会期间预计可提供30辆气电混合动力客车投入运行,广汽集团自主研发生产的6辆纯电动客车已进入试车阶段。
可以说,XX市已具备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和研发的能力。
2.4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杰出代表,电动汽车发展前景良好2.4.1电动车概述从下表我们可以看出,电动汽车和传统内燃机汽车最大的区别在于原来的发动机变成了电机,并增加了电机控制系统这一关键零部件。
按照目前的技术,电动汽车的车身成本已和内燃机汽车车身的成本相差不多,具备了产业化条件。
电动大巴是基于传统柴油大巴的基础上改变而成的。
把传统大巴发动机去掉,改成电机;把提供动力的不能再生能源(柴油、汽油、LPG)改为由二次能源(蓄能电池组)提供。
为了合理管理能源分配,在每一个电池组里加上电池管理系统(BMS),使得能够监控到每一块单体电池是否正常运作。
同时,增加了中央控制系统,控制如何分配电池能源也为电机分配合理动力。
购置成本的主要差别在于动力电池组,导致目前电动汽车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是动力电池组的成本,对一辆每天需要行驶250公里的电动大巴来说,需配备300kWh的磷酸铁锂电池,价格在150万元左右。
即便国家有50万元的补贴,仍需多付出100万左右的资金购买动力电池。
如果电池成本下降,将可以显著降低电动汽车的初始购置成本,从而推动电动车发展。
以同样购买12米客车为例,传统柴油大巴需要40-80万。
而纯电动大巴(含一套电池组)则需要80-180万不等。
目前,国家对纯电动大巴每辆补贴50万元,有的地区还有地方政府额外补贴。
因此,购买一辆纯电动大巴的成本正在逐渐接近购买一辆传统大巴的费用,而且纯电动客车还有节能、无排放等优势,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
2.4.2电动车充电方式概述目前存在两种主要的充电方式,一种是整车充电模式,一种是采用快速更换模式。
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主要来自电池的折旧和充电电费,不计任何补贴,电池的折旧就占了61%左右,充电电费占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