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井控培训0917

井控培训0917

井控工艺技术题库第一章概论第一节井控及基本概念1、井控技术就是控制井口的技术。

(B)A 正确 B错误2、井控技术是专指控制油气层压力的技术。

( B )A 正确 B错误3、井控工作包括 ( ABCD ) 等容。

A 井控设计 B井控管理 C现场硫化氢防护 D 井控培训4、井控工艺技术与井控装备技术相比,( C )。

A前者重要 B后者重要 C二者一样重要5、井控操作证的有效时间为(B)。

A一年 B二年 C三年6、井控基本原理是(A)。

A作用于地层的压力大于或等于地层压力B作用于地层的压力等于地层压力C作用于地层的压力大于地层压力 D作用于地层的压力小于地层压力7、平衡钻井技术要求做到压而不死,压而不漏,表明:该项技术也是(ABCDE )的技术。

A安全条件下能打得更快B安全条件下追求经济效益C兼顾钻井工程其他方面要求D保护油气地层E有利于最终油气开采8、溢流与井喷事故更多发生于 ( C ) 环节。

A划眼 B取芯C起下钻 D静止9、井控技术共分为(C)个阶段。

A 一B 二C 三D 五10、一次井控技术的前提条件是(D)。

A 及时发现溢流B 思想上高度重视C 及时压井D 准确预测地层压力11、从井控的角度来讲,防漏也是防喷。

( A )A 正确 B错误12、在钻井中,依靠井适当的钻井液密度来平衡地层压力,使得地层流体不能进入井的技术,称为(D)技术。

A平衡钻井 B压井 C抢险 D 一次井控13、钻井现场防止井喷的关键是 ( A ) 。

A及时发现溢流并迅速关井 B及时压井C坚持做好防喷演习 D维护好钻井液性能14、及时发现溢流属于二次井控技术的容。

(A)A 正确B 错误15、二次井控技术的主要容包括(ABC)。

A 监测发现溢流B 关井C 压井重建平衡D 预测地层压力16、放喷时的处理属于井控的 ( B ) 技术。

A一次控制 B二次控制 C三次控制17、对井喷失控的处理属于井控的 ( C ) 技术。

A一次控制 B二次控制 C三次控制18、地层流体只有在井底压力失去平衡时才会侵入。

(B)A 正确B 错误20、在标准状况下,天然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 B )A 正确 B错误21、井控安全与现场的硫化氢防护工作 ( A ) 。

A 紧密相连 B没有关系22、通常条件下,溢流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A 井底压差B 储层孔隙度C 井深 D钻井液粘度23、常见溢流类型包括( ABC )。

A 油B 气C水 D、硫化氢 E、二氧化碳第二节井喷失控的原因及危害24、只有在钻井过程中操作不当才可能导致井喷失控。

(B)A 正确B 错误25、在关井过程中,司钻在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剪切闸板剪断井钻具,控制井口:(ABCD)等。

A地质与工程设计缺陷B井控装备失效C 井控措施不完善,未落实D 未及时关井及关井后处理失误26、井喷失控的危害包括(ABCD)。

A 打乱全面的正常工作秩序,影响全局生产;B 井喷失控极易造成环境污染;C 易造成井下复杂;D 造成机毁人亡和油气井报废,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第三节油气田井控特点27、由于地层压力难以准确预测,所以油气田将井控工作重点放在(B)。

A 一次井控阶段B 二次井控阶段C 三次井控阶段D 设计阶段28、高压、高含硫、(C)井称为“三高”井。

A高温 B高产 C高危29、与砂岩地层相比,碳酸盐岩地层地层压力预测难度(A)。

A 更大B 更小C 同样大30、对于喷漏同存的问题,应首先解决(B)。

A 溢流B 井漏C 无所谓31、平衡钻井技术要求采用( C ) 。

A高密度钻井液 B低密度钻井液 C合适密度的钻井液32、含硫化氢地区作业,当鼻子闻不到硫化氢味道时,表明:(C)。

A现场没有硫化氢 B现场有硫化氢C不能确定现场有无硫化氢33、在含硫地区钻井,要求钻井液的ph 值控制在(A)。

A 9.5以上B 9.5以下C 11以上D 9.534、相比较而言,气井的井控风险 ( A ) 。

A 更大 B差不多C更小35、相同的钻井条件下,气体溢流演变成井喷的时间更短,因为 ( ABD ) 。

A 气体密度更小 B要滑脱上升 C含硫化氢 D 要膨胀第二章井下各种压力概念及相互关系第一节静液压力1、由于钻井液重力产生的压力,称之为钻井液(B)。

A 重量B 静液压力C 压力梯度2、常规钻井作业过程中,主要依靠(A)来平衡地层压力。

A 静液压力B 泵压C 循环压耗D 井口压力3、计算斜井眼的井底钻井液液柱压力时,采用井深计算的结果(A)实际值。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 小于或等于4、在直径分别是φ216mm和φ311mm的井眼中,如果所用钻井液密度相同,则在同样垂直深度3000 m 处的静液压力 ( C )。

Aφ311井眼的大 Bφ216井眼的大 C 相等5、某井使用钻井液密度为1.20 g/cm3,井眼垂直深度2000 m,计算井底的静液压力为 ( A) MPa 。

A 23.5B 24.7C 21.9第二节当量钻井液密度6、当量钻井液密度是指将井某一位置的(B)折算成钻井液密度。

A 井深B 压力C 温度D 地层流体密度7、某压力的当量密度大小,与该处(CD)。

A 井眼尺寸有关B 实际井深成反比C垂直井深成反比 D 该压力大小成正比8、某油井钻至2000 m时发生溢流关井,已知钻井液密度为1.20 g/cm3,套管鞋深1800 m,关井立压2 MPa,关井套压3 MPa,计算套管鞋处的当量钻井液密度是( A )。

A 1.37 g/cm3B 1.31 g/cm3C 1.35 g/cm3第三节地层压力9、地层压力是指 ( C ) 。

A上覆岩石压力 B基体岩石重力 C岩石孔隙流体的压力10、地层压力的表示方法通常有四种:1)用压力的单位表示;2)用压力梯度表示;后两种用(CD)表示。

A用井眼垂直深度表示 B用井眼的容积表示C用当量密度表示 D用压力系数表示;11、现场钻遇的地层压力可能有 ( ABC ) 情形。

A异常高压 B正常地层压力 C异常低压12、正常地层压力当量密度围是(A)。

A 1.00~1.07g/cm3B 1.00~1.17g/cm3C 1.07~1.17g/cm3D 1.00~1.5g/cm313、钻井中实际所使用的最大钻井液密度应该:(AC)。

A稍大于裸眼最大的地层压力系数B稍大于裸眼最小的地层压力系数C小于裸眼最小的地破压力系数 D小于裸眼最大的地破压力系数第四节地层破裂压力14、关井后,地层破裂压力就是地层破裂时的井口压力。

( B )A 正确 B错误第五节地层漏失压力15、敞井条件下最易压漏的地层是指(D)的地层。

A地层破裂压力最小 B地层破裂压力系数最小C地层漏失压力最小 D地层漏失压力系数最小16、地层漏失压力在 ( ABD ) 等位置,往往比地层破裂压力小。

A 高渗透砂岩 B断层破碎带 C 泥页岩 D 裂缝性地层第六节循环压力损失与环空压耗17、泵压用于克服钻井液循环阻力,大部分的压力消耗在:( B )A 环空B 钻具(包含钻头)C立管 D 地面管线18、钻井液沿环空向上流动时所产生的压力损失称为(B)。

A 井底压耗B 环空压耗C 循环压耗19、在排量不变的条件下,循环压耗随(ABCD)等因素的改变而变化。

A钻具组合 B井深 C钻井液性能 D井漏20、降低钻井液排量,环空压耗将会(B)。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化D 说不清21、由于循环压耗的存在,井底压力将会(A)。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化D 说不清第七节抽汲压力与激动压力22、抽汲压力会减小井底液柱压力。

( B )A 正确 B错误23、起钻快时才会产生抽汲作用,这种说法是(B)的。

A 正确 B错误24、下钻或下套管过程中产生的附加压力为(A)。

A激动压力 B 抽汲压力 C 井口压力25、抽汲压力与激动压力大小与环空间隙 ( A )。

A有关 B无关26、起钻过程中的抽汲压力其大小与井钻具长度(A)。

A有关 B无关27、起钻造成抽汲,抽汲会导致(C)降低。

A地层压力 B液柱压力 C井底压力28、激动压力会导致井底压力(A)。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化D 说不清第八节井底压力30、井底压力大小会受到(AD)的影响。

A 循环排量B 钻压 C钻具组合 D井深31、正向划眼时的井底压力( A )钻井液液柱压力。

A大于 B小于 C不一定 D等于32、正常钻进时,钻具计算的井底压力比环空计算的井底压力(C)。

A高一些 B低一些 C相同33、下钻时作用在井底的压力为 ( C )。

A环空静液压力 B环空静液压力+抽汲压力C环空静液压力+激动压力 D 环空静液压力+环空压耗34、正常条件下钻井,井底压力最小的工况是(B).A 钻进B 起钻 C划眼 D循环处理钻井液35、起钻时井底压力为(B)。

A环空静液压力 B环空静液压力-抽汲压力C环空静液压力+激动压力 D 环空静液压力+环空压耗第九节安全附加值36、实际所使用的钻井液密度应该:(AC)。

A稍大于裸眼最大的地层压力系数B稍大于裸眼最小的地层压力系数C小于裸眼最小的地层破裂压力系数37、安全附加值的设置主要是为了保证(B)过程中的井控安全。

A 钻进B 起钻C 下钻D 静止38、集团公司对气井所规定的钻井液密度附加值为:(D)。

A 0.10~0.15g/cm3B 0.05 g/cm3~0.1g/cm3C 0.05~0.15 g/cm3D 0.07 g/cm3~0.15 g/cm339、现场选择钻井液安全附加密度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ACD)等。

A 所钻井深 B将下入的下一层套管深度C地层含硫化氢情况 D地层压力预测准确度40、高含硫油气井钻井作业过程中,钻井液密度应尽量取(C)。

A 下限B 中间值C 上限D 随意值第十节井底压差41、欠平衡钻井,有利于 ( ABD) 。

A提高机械转速 B 保护油气地层C防止井喷 D防止井漏42、井底压差是指(B)之间的差值。

A井筒液柱压力与地层压力 B 井底压力与地层压力C井底压力与地层破裂压力 D井筒液柱压力与地层破裂压力43、平衡钻井要求在钻井过程中始终保持井底压力(C)地层压力。

A 略小于 B等于C略大于44、井的正压差越大,对于油气层损害(B)。

A越小 B越大 C没关系第三章地层压力检测第一节地层压力检测的目的及意义1、准确的地层压力检测,是确定(A)的重要依据。

A 钻井液密度B 钻井液粘度C 钻具组合D 钻头选型2、地层压力的确定可为(ABC)提供依据。

A 钻井液密度 B井身结构 C 井控设备第二节异常地层压力形成机理3、地层中的静液压力梯度会受到 ( BD ) 的影响。

A 硫化氢浓度 B液体密度 C地温梯度 D 井深4、在上覆岩层压力不变的条件下,地层压力增加,表明该地层属于 ( B ) 地层。

A 过压实 B欠压实 D 正常压实第三节地层压力检测方法5、钻遇异常高压层时,若钻井参数等无变化,此时机械钻速会(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