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视剪辑笔记

影视剪辑笔记

三、各章节重点提要:一1剪辑发展的四个阶段,一些重要贡献者。

“原生态”时期:不存在剪辑的电影电视(卢米埃尔兄弟:《工厂大门》、《火车到站》、《出港的船》)“蒙太奇”语言时期:奠定了剪辑艺术的基础(路易。

卢米埃尔:《水龙出动》、《说龙救火》、《扑灭火灾》、《拯救灾难者》……梅里埃:《灰姑娘》……德温。

鲍特:《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火车大劫案》)一2 综述部分,广义狭义剪辑;好莱坞推崇的零度剪辑;段落概念;一3 剪辑创造新的银幕时空二4 重点是构图三1 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的区别、插入编辑和组合编辑的区别三2 剪辑工作的三个阶段、10个步骤,每个步骤须完成的最关键的事。

四1 保持画面连贯性承上启下两层含义、视觉中心的确定、四个匹配、理解动接动静接接,掌握软剪辑、硬剪辑概念。

四2 全部,包括概念和图示,方向轴线概念不作要求,枢轴概念不作要求,双轴线情况下的处理不作要求。

轴线概念、关系轴线下对两个被摄对象的几种拍法、合理越轴相对更重点些。

四3,景别、摄影机运动(镜头运动)、镜头长度与节奏的关系,与后面节奏问题一起考,作综合分析。

四4 内部运动剪辑点的选择技巧;动接动、静接静的理解;声音剪辑点,平剪、串剪概念、图示。

五2 剪辑率、感动调子概念;空间因素三个主要方面,节奏主要放在段落分析中综合考察。

六对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的理解。

叙事剪辑的基本句型;对比剪辑两大类;隐喻剪辑、重复剪辑能举例。

一、电影、电视的景别景别,根据景距、视角的不同,一般分为: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置。

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一说为半远景)三个层次。

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遭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内的景观。

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中景: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头,或用来拍摄与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的常用景别。

半身景:俗称“半身像”,指从腰部到头的景致,也称为“中近景”。

近景:指摄取胸部以上的影视画面,有时也用于表现景物的某一局部。

特写:指摄影、摄像机在很近距离内摄取对象。

通常以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为取景参照,突出强调人体的某个局部,或相应的物件细节、景物细节等。

大特写:又称“细部特写”,指突出头像的局部,或身体、物体的某一细部,如眉毛、眼睛、枪栓、板机等。

二、摄影、摄像机的运动(拍摄方式)推:即推拍、推镜头,指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前的运动拍摄,取景范围由大变小,分快推、慢推、猛推,与变焦距推拍存在本质的区别。

拉: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后的拉摄运动,取景范围由小变大,也可分为慢拉、快拉、猛拉。

摇:指摄影、摄像机位置不动,机身依托于三角架上的底盘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使观众如同站在原地环顾、打量周围的人或事物。

移:又称移动拍摄。

从广义说,运动拍摄的各种方式都为移动拍摄。

但在通常的意义上,移动拍摄专指把摄影、摄像机安放在运载工具上,沿水平面在移动中拍摄对象。

移拍与摇拍结合可以形成摇移拍摄方式。

跟:指跟踪拍摄。

跟移是一种,还有跟摇、跟推、跟拉、跟升、跟降等,即将跟摄与拉、摇、移、升、降等20多种拍摄方法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

总之,跟拍的手法灵活多样,它使观众的眼睛始终盯牢在被跟摄人体、物体上。

升:上升摄影、摄像。

降:下降摄影、摄像。

俯:俯拍,常用于宏观地展现环境、场合的整体面貌。

仰:仰拍,常带有高大、庄严的意味。

甩:甩镜头,也即扫摇镜头,指从一个被摄体甩向另一个被摄体,表现急剧的变化,作为场景变换的手段时不露剪辑的痕迹。

悬:悬空拍摄,有时还包括空中拍摄。

它有广阔的表现力。

空:亦称空镜头、景物镜头,指没有剧中角色(不管是人还是相关动物)的纯景物镜头。

切:转换镜头的统称。

任何一个镜头的剪接,都是一次“切”。

综:指综合拍摄,又称综合镜头。

它是将推、拉、摇、移、跟、升、降、俯、仰、旋、甩、悬、空等拍摄方法中的几种结合在一个镜头里进行拍摄。

短:指短镜头。

电影一般指30秒(每秒24格)、约合胶片15米以下的镜头;电视30秒(每秒25帧)、约合750帧以下的连续画面。

长:指长镜头。

影视都可以界定在30秒以上的连续画面。

对于长、短镜头的区分,世界上尚无公认的“尺度”,上述标准系一般而言。

世界上有希区柯克《绳索》中耗时10分钟、长到一本(指一个铁盒装的拷贝)的长镜头,也有短到只有两格、描绘火光炮影的战争片短镜头。

反打:指摄影机、摄像机在拍摄二人场景时的异向拍摄。

例如拍摄男女二人对坐交谈,先从一边拍男,再从另一边拍女(近景、特写、半身均可),最后交叉剪辑构成一个完整的片段。

变焦拍摄:摄影、摄像机不动,通过镜头焦距的变化,使远方的人或物清晰可见,或使近景从清晰到虚化。

主观拍摄:又称主观镜头,即表现剧中人的主观视线、视觉的镜头,常有可视化的心理描写的作用。

七1 电视时间特性;电视时间三种基本形式;八 1线性时空结构、八2 相同时空、相邻时空剪辑法则八3转场的依据和转场的具体技巧四、复习练习题电影诞生初期的影片比如《工厂大门》、《火车到站》等,尚没有剪辑概念,都是由一个镜头构成。

梅里埃对剪辑的贡献是突破了用单个镜头叙述一个故事的限制。

英国的布莱顿学派发现摄影机和主体之间距离的改变可以获得不同的景别的视觉效果。

美国人鲍特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创造了剪辑所依据的两条原则——时间的选择性和空间的选择性。

格里菲斯采用了分镜头叙述技巧,他已经有意识地用剪辑来控制画面的情绪节奏。

构图指对被摄对象的一种空间上的布局和安排。

动态构图体现了影视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的运动属性。

与现在使用广泛的非线性编辑相对的是传统的线性编辑。

基于磁带编辑的线性编辑又分为组合编辑和插入编辑。

所谓“动接动”中的“动”包含两大类运动:一是指摄影机运动,二指被摄主体运动。

镜头方向正好与轴线一致的镜头叫“骑轴镜头”。

在磁带的线性编辑中一般粗剪用组合编辑,精剪用插入编辑。

一般做定位镜头的多为全景景别。

在越轴的镜头前一般插入特写景别的镜头以形成视觉缓冲。

所谓剪辑率是指在单位时间长度的画面中,镜头转换的次数。

它是形成影视作品感动调子的两大因素之一。

影视节奏的空间因素我们主要考虑三方面:景别、构图和摄影机运动。

“动作剪辑”形态是以好莱坞戏剧电影为标志的。

狭义的影视剪辑是指贯穿影视创作全过程的一种思维或意识,我们称之为剪辑意识。

被摄主体出画意味着他从特定时空进入了自由时空。

零度剪辑是好莱坞所推崇的一种剪辑风格和技巧,它按照一系列的匹配原则形成流畅的剪辑。

流畅剪辑中上下镜头之间形成自然过渡的关系,观众感觉不到镜头的转换,忘记了摄影机的存在。

段落是一组镜头链,是按照一定逻辑、内容需要组接在一起的一系列镜头,是表现内容单元相对完整的某一连续的过程。

修改片子的时候用插入编辑容易造成“断磁”吗?在影视作品中只有特写镜头能作为视觉的节奏重音吗?静态构图和动态构图的结合常可以产生一种张弛有序的节奏感吗?形成流畅的剪辑是剪辑的根本目的吗?镜头之间的剪辑是否流畅看的是上下镜头之间视觉重点的流动和转移的心理依据是否充分吗?蒙太奇理论的出现和被广泛接受,确立了剪辑在电影中的地位和作用吗?蒙太奇理论尽管是对剪辑实践的总结而发展起来的,但它已经超越剪辑而成为对创作观念和各环节都产生重大影响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吗?被摄主体入画意味着他从特定时空进入了自由时空吗?请简述影视剪辑的10个工作流程。

每个流程的工作要点是什么?剪辑:准备阶段(熟悉素材并修改拍摄提纲(应注意内容安排详细,要求明确)、准备设备(要求要明确、科学;检查设备要仔细)、与有关人员协商(注意分工,增加沟通)、整理素材(有条理地将镜头序号、内容、长度记在场记单上供剪辑时使用))剪辑阶段(纸上剪辑(编辑设想)(注意整体的布局和思路,强调顺序的排列和结构)、初剪(对原始素材进行筛选并按照剪辑提纲设计的顺序进行松散排列)、精剪(对镜头进行合理化调整))检查阶段(检查意义表达(注意真实性、逻辑性、结构和比例的检查)、检查画面(对断磁、跳帧等流畅性的检查)、检查声音(对混合音比例、声画协调性进行比较))请分别说明硬剪辑、软剪辑都有哪些情况?软剪辑:固定镜头接固定镜头,摇镜头接摇镜头,移动镜头接移动镜头(包括维拉镜头),都符合动接动、静接静的剪辑原则,统称为软剪辑硬剪辑:把相连镜头有明显的动静区分的组接(动接静或者静接动成为硬剪辑)请举例说明错觉剪辑原则的具体运用。

错觉剪辑原则即通过视觉的叠加和比较而产生一种错误的直觉,通过欺骗性剪辑在保证画面流畅性的同时,由于上下镜头在造型元素上存在相似性因素(内容或造型结构相似)而产生视错觉使得观众视觉和心理上形成一个整体,自然流畅,如飞行员家中的飞机模型接飞机在空中飞行(内容相似);孔雀开屏接缓缓打开的折扇(造型相似)对于形成关系轴线的两个对话者我们一般会有哪几种拍摄方法?外反拍:摄像机处于平行关系内反拍:摄像机位置与关系轴线位置平行,面向外对着各自的主体骑轴拍摄:两个设摄像在轴线上背对背平行拍摄:两个摄像机的视轴互相平行,拍摄的分别是主体的侧面像合理越轴的两种基本策略是什么?分别有哪些具体方法?合理越轴两种基本策略:1在画面内显示其方向改变的合理性(插入骑轴镜头、插入运动主体转弯等自然改变方向的镜头、越轴前插入交代环境的全景镜头、利用枢轴镜头越轴) 2.利用视觉缓冲现象合理越轴(插入与运动主体有关的事物的局部镜头、插入大动作来跳轴、插入主观镜头)决定镜头长度的因素有哪些?剪辑中镜头的长度是指两个剪辑点之间的镜头有效长度,在考虑中往往我们会根据叙述长度、情绪长度和节奏长度的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的镜头长度影响因素:景别的大小、画面的明暗、画面的主体和陪体、镜头的动与静、快与慢、观众的熟悉程度、声音内容、字幕等等。

请举例论述叙事剪辑中的五种常用句型的节奏差异。

电视时间有哪三个主要特征?你如何理解。

1.不稳定性:电视时间有哪三个基本形式?分别举例说明。

影视中延长时间有哪些方法?请举例说明线性时空结构的优势和局限(或说处理特征)。

请简述一般什么情况下需要转场?请简述转场的一般技巧七八种?。

相关主题